高速铁路综合检测技术
¥
80
5.1折
¥
158
全新
仅1件
作者余祖俊;梁建英
出版社中国铁道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06
版次1
装帧精装
上书时间2023-04-19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余祖俊;梁建英
-
出版社
中国铁道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1-06
-
版次
1
-
ISBN
9787113277789
-
定价
158.00元
-
装帧
精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432页
-
字数
624.000千字
- 【内容简介】
-
本书从检测技术对高速铁路运营安全的意义出发,对国内外高速铁路安全检测技术发展现状进行介绍,在此基础上着重对我国高速铁路综合检测技术进行讲解。全书共分6个章节,第1章为绪论;第2章为检测技术,分别从温度、压力、速度、振动、应变、电压电流等方面进行介绍;第3章为高速列车车载检测技术,分别对高压、牵引、制动等系统进行讲解;第4章为高速列车安全状态地面监测技术;第5章为高速铁路基础设施地面检测监测技术;第6章为高速铁路基础设施车载检测技术。
- 【作者简介】
-
余祖俊,北京交通大学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专业博士毕业,现任北京交通大学副校长,中国铁道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铁道学会高速铁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保密协会教育分会主任委员、中国保密协会理事。主要研究领域为轨道交通安全检测技术与智能感知。,梁建英,1972年4月出生,上海铁道学院电力牵引与传动控制专业本科毕业、同济大学自动化专业硕士毕业、北京交通大学载运工具运用工程博士毕业,现任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第九届委员会副主席,山东省城市轨道交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轨道交通电气设备技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铁道学会第七届车辆委员会委员,国际轨道车辆工业设计创新联盟届理事长,本书作者团队包括北京交通大学、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哈尔滨铁路科研所科技有限公司等。
- 【目录】
-
1 绪 论 1. 1 检测技术对高速铁路运营安全的意义 1. 1. 1高速铁路运营安全因素 1. 1. 2检测技术对高速铁路运营安全的意义 1. 2 国内外高速铁路安全检测技术发展现状 1. 2. 1 车载列车监测技术 1. 2. 2 地面列车监测技术 1. 2. 3 高速铁路基础设施检测技术 1. 2. 4 其他设备及环境监测 1. 2. 5 高速综合检测列车 1. 3 我国高速铁路综合检测技术 1. 3. 1我国高速铁路综合检测技术体系框架1. 3. 2基于物联网技术的高速铁路检测技术2 检测技术工作原理 2. 1温度检测2. 1. 1膨胀式温度传感器 2. 1. 2电阻式温度传感器 2. 1. 3热电式温度传感器 2. 1. 4 集成温度传感器 2. 1. 5 光纤式温度传感器 2. 2 压力检测 2. 2. 1 应变片式压力传感器 2. 2. 2 压电式压力传感器 2. 2. 3 霍尔式压力传感器 2. 2. 4 差动电容式压力传感器 2. 2. 5 压磁式压力传感器 2. 3 速度测量 2. 3. 1 基于转速的速度检测 2. 3. 2 基于多普勒效应的速度检测 2. 3. 3 基于激光测距的速度检测 2. 4 振动检测 2. 4. 1 压电式振动检测 2. 4. 2 电涡流式振动检测 2. 4. 3 电感式振动检测 2. 4. 4 电容式振动检测 2. 4. 5 电阻式振动检测 2. 5 应变检测 2. 5. 1 电阻应变片工作原理 2. 5. 2 电阻应变片的温度误差及补偿 2. 5. 3 电阻应变片测量电路 2. 6 电压电流检测2. 6. 1 电阻式电压电流测量 2. 6. 2 霍尔式电压电流测量 2. 6. 3 电压电流互感式测量 2. 7 流量传感器 2. 7. 1 接触式流量检测 2. 7. 2 非接触式流量检测 2. 8 液位检测 2. 8. 1 差压式液位测量 2. 8. 2 测距式液位测量 2. 8. 3 电容式液位测量 2. 8. 4 反射式液位测量 2. 9 火灾检测 2. 9. 1 感温型火灾检测 2. 9. 2 感烟型火灾检测 2. 9. 3 感光型火灾检测 2. 9. 4 复合型火灾检测 2. 10 异物侵限检测 2. 10. 1 振动光纤检测技术 2. 10. 2 电子围栏检测技术 2. 10. 3 光波探测技术 2. 10. 4 视频监控技术 2. 11 位置检测 2. 11. 1 基于轨道电路的位置检测 2. 11. 2 基于里程计的位置检测 2. 11. 3 基于卫星的位置检测 2. 12 视觉检测 2. 12. 1 单目视觉测量原理 2. 12. 2 双目视觉测量原理 2. 12. 3 结构光测量原理 2. 12. 4 图像目标检测与分类 2. 13 超声波伤损检测 2. 13. 1 超声波及其特性 2. 13. 2 超声波伤损检测原理及方法 2. 13. 3 超声导波技术 3 高速列车车载检测技术 3. 1 高速列车网络监测与控制系统 3. 2 高压系统 3. 2. 1 受电弓 3. 2. 2 高压互感器 3. 3 牵引系统 3. 3. 1 牵引变压器 3. 3. 2 牵引变流器和牵引电机 3. 4 制动系统 3. 4. 1 压力传感器 3. 4. 2 速度传感器 3. 5 辅助供电系统 3. 5. 1 辅助变流器 3. 5. 2 充电机 3. 5. 3 蓄电池系统 3. 6 火警系统 3. 7 轴温监测系统 3. 8 转向架失稳系统 3. 8. 1 失稳检测主机 3. 8. 2 失稳加速度传感器 3. 9 空调系统 3. 9. 1 温度传感器 3. 9. 2 高、低压压力传感器 3. 9. 3 压力波传感器 3. 10 车门系统 3. 10. 1 开关类传感器 3. 10. 2 敏感边缘传感器 3. 10. 3 霍尔传感器 3. 10. 4 电流 电压检测传感器 3. 11 给水卫生系统 3. 11. 1 净水箱 3. 11. 2 污物箱 3. 11. 3卫生间 3. 11. 4 盥洗室 3. 11. 5 集便系统 3. 11. 6 电热开水器 4 高速列车安全状态地面监测技术 4. 1 动车组车辆故障动态图像检测系统(TEDS) 4. 1. 1 TEDS 组成 4. 1. 2 车辆感知定位技术 4. 1. 3 图像检测技术 4. 1. 4 智能识别检测技术 4. 1. 5 检测流程及其应用 4. 2 滚动轴承早期故障轨边声学诊断系统 4. 2. 1 TADS 组成 4. 2. 2 滚动轴承故障声学检测技术原理 4. 2. 3 TADS 组网及应用 4. 3 受电弓及车顶状态动态检测系统 4. 3. 1 系统组成 4. 3. 2 磨耗及中心线检测技术 4. 3. 3 压力检测技术 4. 3. 4 车顶监控技术 4. 4 轮对故障动态检测系统 4. 4. 1 系统组成 4. 4. 2 外形尺寸检测技术 4. 4. 3 探伤检测技术 4. 4. 4 图像车号识别技术 4. 5 移动式轮辋轮辐探伤系统 4. 5. 1 移动式轮辋轮辐探伤系统组成 4. 5. 2 系统技术参数 4. 5. 3 相控阵超声原理及特点 4. 5. 4 轮辋轮辐缺陷检测技术 4. 6 空心车轴超声波探伤系统 4. 6. 1 空心车轴超声波探伤系统组成 4. 6. 2 超声波探伤原理 4. 6. 3 探头系统模块简介 5 高速铁路基础设施地面检测监测技术 5. 1 线路基础设施检测监测技术 5. 1. 1 轨道静态检测 5. 1. 2 轨道几何尺寸检测 5. 1. 3 钢轨外形检测 5. 1. 4 无缝线路检测 5. 2 接触网及供电设备检测监测技术 5. 2. 1 接触网静态几何测量 5. 2. 2 接触网地面监测装置 5. 3 电务设备监测技术 5. 3. 1 信号集中监测 5. 3. 2 转辙机表示缺口监测 5. 3. 3 GSM-R 接口监测 5. 4 周边环境检测监测技术 5. 4. 1 自然灾害及异物侵限监测 5. 4. 2 地震监测 6 高速铁路基础设施车载检测技术 6. 1 高速综合检测列车检测技术 6. 1. 1 轨道几何检测 6. 1. 2 轮轨力及车辆动态响应检测 6. 1. 3 接触网检测(1C 装置)6. 1. 4 通信检测 6. 1. 5 信号检测 6. 1. 6 综合系统 6. 2 高速综合巡检车检测技术 6. 2. 1 轨道表面状态巡检 6. 2. 2 钢轨廓形检测 6. 2. 3 建筑限界检测 6. 2. 4 接触网部件悬挂状态检测(4C 装置) 6. 2. 5 轨旁信号设备状态巡检 6. 3 运营动车组搭载式检测技术 6. 3. 1 车载式线路动态检测 6. 3. 2 接触网安全巡检装置 6. 3. 3 车载接触网运行状态检测装置 6. 4 专业检测技术 6. 4. 1 车载式钢轨探伤 6. 4. 2 隧道状态检查车 6. 4. 3 路基雷达检测 6. 4. 4 线路动态加载检测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本书从检测技术对高速铁路运营安全的意义出发,对国内外高速铁路安全检测技术发展现状进行介绍,在此基础上着重对我国高速铁路综合检测技术进行讲解。全书共分6个章节,第1章为绪论; 第2章为检测技术,分别从温度、压力、速度、振动、应变、电压电流等方面进行介绍; 第3章为高速列车车载检测技术,分别对高压、牵引、制动等系统进行讲解; 第4章为高速列车安全状态地面监测技术; 第5章为高速铁路基础设施地面检测监测技术; 第6章为高速铁路基础设施车载检测技术。
主编推荐
余祖俊,1968年10月出生,北京交通大学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专业博士毕业,现任北京交通大学副校长,中国铁道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铁道学会高速铁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保密协会教育分会主任委员、中国保密协会理事。主要研究领域为轨道交通安全检测技术与智能感知。,梁建英, 1972年4月出生,上海铁道学院电力牵引与传动控制专业本科毕业、同济大学自动化专业硕士毕业、北京交通大学载运工具运用工程博士毕业,现任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第九届委员会副主席,山东省城市轨道交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轨道交通电气设备技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铁道学会第七届车辆委员会委员,国际轨道车辆工业设计创新联盟届理事长,本书作者团队包括北京交通大学、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哈尔滨铁路科研所科技有限公司等。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