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哲学思维:再论创中国新医学
  • 中华哲学思维:再论创中国新医学
  • 中华哲学思维:再论创中国新医学
  • 中华哲学思维:再论创中国新医学
  • 中华哲学思维:再论创中国新医学
  • 中华哲学思维:再论创中国新医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华哲学思维:再论创中国新医学

26 3.3折 78 全新

仅1件

广东深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中国工程院院士 汤钊猷 著

出版社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11

版次1

装帧精装

货号H8

上书时间2024-04-26

兽大大的书摊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未拆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中国工程院院士 汤钊猷 著
  • 出版社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1-11
  • 版次 1
  • ISBN 9787547854723
  • 定价 78.00元
  • 装帧 精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187页
  • 字数 182.000千字
【内容简介】
本书是汤钊猷院士在 60 余年医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从医学哲学的角度,将中华哲学思维内涵溯源概括为“不变、恒变和互变”的“三变”思维,新颖独到,思辨性强,发人深省。
  汤钊猷院士在书中深刻探讨“三变”思维在医学领域中如何应用的基础上,对传统医学是否科学、医学的发展趋势与面临的问题、中国新医学的核心指导思想、中西医结合可行路径等热点话题,运用“三变”思维给予客观分析和解答,颇具指导意义。
  本书是汤钊猷院士继《西学中,创中国新医学——西医院士的中西医结合观》后推出的倡导“创中国新医学”的又一部新作,可供广大中西医从业人员、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工作者阅读参考。
【作者简介】
  汤钊猷,1930年生,中国工程院院士,肿瘤外科教授,美国和日本外科学会名誉会员。曾任上海医科大学校长、国际抗癌联盟(UICC)理事、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主任、中华医学会副会长、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现任复旦大学肝癌研究所名誉所长。

    早提出“亚临床肝癌”概念,获1979年美国金牌奖和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后从事肝癌转移研究,早建成“高转移人肝癌模型系统”,2006年获第二个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还获得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中国医学科学奖、中国工程科技奖、吴阶平医学奖和陈嘉庚生命科学奖。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白求恩奖章。

    曾任9本国际杂志编委,主编专著10部,英文版《亚临床肝癌》被誉为肝癌的里程碑著作。发表SCI/SCI-E论文266篇(/通讯作者117篇)。培养的博士研究生中,有4人的博士论文获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奖。
【目录】
章 笔者对中华哲学思维的认识

一、 探源中华哲学思维/ 003

1. 追根溯源中华哲学思维/ 004

2. 难读的《周易》/ 007

3. 粗读《道德经》/ 010

4. 三读《黄帝内经》/ 013

5. 再读《孙子兵法》/ 016

6. 的《矛盾论》与《实践论》/ 019

二、 中华哲学思维要旨:三变观/ 022

1. 不变─存在着一个永恒的“自然法则”,即“道”/ 023

2. 恒变─“道”即永不停息的“变”/ 024

3. 互变─“变”可简化为阴阳互变/ 025

033 第二章 探究中华哲学思维在医学中的应用

一、 “自然法则”与顺应自然/ 035

1. 从中华哲学看医学的基本任务/ 035

2. 从中华哲学看生命与养生/ 038

3. 从中华哲学看疾病的源头/ 041

4. 从中华哲学看疾病预防/ 046

5. 从中华哲学看疾病诊断/ 054

6. 从中华哲学看疾病治疗/ 057

二、 从“阴阳互存”全面看问题/ 061

1. 辩证看待局部与整体/ 062

2. 辩证看待微观与宏观/ 067

3. 辩证看待精准与模糊/ 070

4. 辩证看待对抗与非对抗/ 073

5. 辩证看待侵入与非侵入/ 076

6. 辩证看待攻邪与扶正/ 078

7. 辩证看待高精尖新与多快好省/ 082

8. 辩证看待偶然与必然/ 084

9. 一分为二看问题,有时负面比正面更重要/ 086

10. “阴阳复阴阳”给医学扩展出更大的视野/ 088

三、 从“阴阳互变”动态看问题/ 089

1. 事物转化运动─永无完结/ 090

2. 事物转化方向─对立互变/ 092

3. 事物转化时机─物极必反/ 095

4. 事物转化重点─有无相生/ 096

5. 事物转化原因─内因外因/ 098

四、 从“阴阳中和”正确处理问题/ 101

1. “阴阳中和”的来龙去脉及其含义/ 101

2. “多益”与“适度”/ 103

3. “阴阳中和”依靠实践检验/ 108

五、 中华哲学思维对医学发展的意义/ 111

115 第三章 循中华哲学思维,再论创中国新医学

一、 关于“科学”含义的探讨/ 117

1. “科学”的产生/ 117

183 第四章 结语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未拆封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