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第9版)图片为准
¥
29
3.3折
¥
89
八五品
仅1件
作者吴雄文;强华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08
版次9
装帧其他
货号B-4-3-1
上书时间2024-12-17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吴雄文;强华
-
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3-08
-
版次
9
-
ISBN
9787117348614
-
定价
89.00元
-
装帧
其他
-
开本
大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416页
-
字数
751千字
- 【内容简介】
-
在广泛调研第八轮教材编写及使用建议的基础上,本次修订拟编写教材品种在上一版的基础上做出了相应调整,并根据药学学科领域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以及新出台的国家政策法规、《中国药典》等对本轮教材进行更新,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新药研发能力。同时,将思想政治教育纳入教材,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以及敢于创新、勇攀高峰的科学精神。为了顺应“互联网 教育”需求和我社数字资源的积累,本次修订将同步进行数字化资源建设。
- 【作者简介】
-
三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中科技大学同基础医学院副院长。1984年毕业于武汉医学院医疗系,获医学学士学位;1987年获医学硕士学位(病理生理学,同济医科大学);1989至1991年在澳大利亚西澳大学病理系攻读博士学位(联合培养);1991年获得医学博士学位(病理生理学,同济医科大学);1999年至2000年作为访问学者在澳大利亚西澳大学免疫学中心和Edith Cowan大学人类遗传学中心进修。
- 【目录】
-
绪论/1
第一节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1
一、 微生物与微生物学 /1
二、 免疫与免疫学 /3
第二节 微生物学和免疫学的发展简史/8
一、 微生物学与抗感染免疫发展时期 /8
二、 现代免疫学与现代微生物学时期 /9
第三节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的发展趋势及其在医药学中的作用/10
第一章 抗原/12
第一节 影响抗原免疫原性的因素/12
一、 抗原的因素 /12
二、 机体的因素 /13
三、 抗原进入机体的方式 /13
第二节 抗原特异性与交叉反应/13
一、 决定抗原特异性的分子基础——抗原表位 /14
二、 共同抗原表位与交叉反应 /15
三、 半抗原 - 载体效应 /15
第三节 抗原的分类及其在医药学实践中的应用/16
一、 抗原的分类 /16
二、 抗原在医药学实践中的应用 /18
第四节 非特异性免疫刺激剂/19
一、 免疫佐剂 /19
二、 超抗原 /19
三、 丝裂原 /20
第二章 抗体/22
第一节 抗体的结构/22
一、 基本结构 /22
二、 J 链和分泌片 /23
三、 水解片段 /24
第二节 抗体的异质性/25
一、 同种型 /25
二、 同种异型 /25
三、 独特型 /26
第三节 抗体的生物学功能/26
一、 抗体的主要功能 /26
二、 各类抗体的主要特性 /27
第四节 免疫球蛋白基因结构及抗体的多样性/28
一、 免疫球蛋白的基因库 /28
二、 免疫球蛋白V 区基因重排 /29
三、 抗体类别转换 /29
第五节 人工制备抗体/30
一、 多克隆抗体 /30
二、 单克隆抗体 /30
三、 基因工程抗体 /31
第三章 补体系统/33
第一节 概述/33
一、 补体系统的组成 /33
二、 补体系统的命名 /34
三、 补体系统的来源和理化特性 /34
第二节 补体系统的激活途径/34
一、 经典途径 /34
二、 旁路途径 /35
三、 MBL 途径 /36
四、 补体活化的共同末端效应 /36
五、 补体三条激活途径的比较 /37
第三节 补体活化的调控/37
第四节 补体的生物学作用/38
第五节 补体系统异常与疾病/39
一、 补体遗传性缺陷 /39
二、 补体含量的改变 /39
三、 补体与感染性疾病 /39
第四章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及其编码的抗原/41
第一节 HLA 复合体及其遗传特征 /41
一、 HLA 复合体的结构 /41
二、 HLA 复合体的遗传特征 /42
第二节 HLA 抗原及其功能 /43
一、 HLA 抗原的分子结构 /44
二、 MHC- 抗原肽复合物 /45
三、 MHC 的生物学功能 /45
第三节 HLA 在医药学中的意义 /46
一、 HLA 与组织、器官移植 /46
二、 HLA 与临床疾病 /47
三、 HLA 与药物不良反应 /48
第五章 细胞因子和免疫细胞膜分子/50
第一节 细胞因子/50
一、 细胞因子分类 /50
二、 细胞因子的共同特点 /52
三、 细胞因子受体 /53
四、 细胞因子的生物学作用 /55
第二节 免疫细胞膜分子/56
一、 白细胞分化抗原、表面标记和CD命名 /56
二、 免疫细胞膜分子的生物学作用 /57
第三节 细胞因子、免疫细胞膜分子在临床
医药学中的应用/59
一、 参与疾病发生 /60
二、 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61
三、 在疾病预防和治疗中的应用 /61
第六章 免疫细胞/64
第一节 造血干细胞/64
第二节 固有免疫细胞/65
一、 吞噬细胞 /65
二、 自然杀伤细胞和固有样淋巴细胞 /67
三、 抗原提呈细胞 /68
四、 其他免疫相关细胞 /71
第三节 T、B 淋巴细胞 /72
一、 T 淋巴细胞 /72
二、 B 淋巴细胞 /77
第七章 免疫应答及其调节/82
第一节 免疫应答概述/82
一、 免疫应答的类型和特点 /82
二、 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 /83
第二节 固有免疫应答/84
一、 固有免疫系统的构成 /84
二、 固有免疫应答的作用时相 /85
三、 固有免疫应答的特点 /86
四、 固有免疫应答与适应性免疫应答的关系 /86
第三节 T 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 /86
一、 抗原的加工和提呈 /86
二、 T 细胞对抗原的识别 /88
三、 T 细胞的活化、增殖和分化 /89
四、 T 细胞的效应及其机制 /91
五、 T 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发挥的主要作用 /93
第四节 B 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 /93
一、 B 细胞对TD 抗原的应答 /93
二、 体液免疫应答的一般规律 /95
三、 B 细胞对TI 抗原的应答 /96
四、 B 细胞应答的效应 /96
第五节 免疫应答的调节/97
一、 免疫耐受 /97
二、 免疫调节 /99
第八章 超敏反应/101
第一节 Ⅰ型超敏反应 /101
一、 发生机制 /101
二、 常见疾病 /104
三、 防治原则 /104
第二节 Ⅱ型超敏反应 /105
一、 发生机制 /105
二、 常见疾病 /106
第三节 Ⅲ型超敏反应 /107
一、 发生机制 /107
二、 常见疾病 /108
第四节 Ⅳ型超敏反应 /109
一、 发生机制 /109
二、 常见疾病 / 110
第五节 各型超敏反应特征比较与相互关系/ 111
一、 各型超敏反应的特征比较 / 111
二、 各型超敏反应与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 / 111
第九章 免疫学应用/ 113
第一节 免疫学检测/ 113
一、 免疫学检测原理 / 113
二、 抗原抗体反应的基本检测方法 / 114
三、 免疫细胞的测定 / 119
四、 免疫学检测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 /121
五、 免疫学检测技术在药学研究中的应用 /121
第二节 免疫预防/122
一、 人工主动免疫 /122
二、 人工被动免疫 /123
三、 计划免疫 /123
第三节 免疫治疗/124
一、 分子治疗 /125
二、 细胞治疗 /126
三、 生物应答调节剂与免疫抑制剂 /126
第十章 细菌学概论/128
第一节 细菌的形态、结构与分类/128
一、 细菌的大小和形态 /128
二、 细菌的结构 /129
三、 细菌的分类与命名 /138
第二节 细菌的物理性质/140
一、 细菌的胶体性质 /140
二、 细菌的光学性质 /140
三、 细胞膜的半渗透性 /141
四、 细菌的渗透压 /141
第三节 细菌的营养与生长繁殖/141
一、 细菌的化学组成 /141
二、 细菌的营养物质及生理功能 /142
三、 细菌吸收营养物质的方式 /142
四、 细菌的营养类型 /145
五、 细菌的生长繁殖 /146
六、 细菌的人工培养 /147
第四节 细菌的新陈代谢/151
一、 细菌的酶 /152
二、 细菌的产能方式 /152
三、 细菌的代谢过程 /154
四、 细菌的重要代谢产物 /156
第五节 细菌的感染与免疫/158
一、 细菌的感染 /158
二、 抗细菌感染免疫 /162
第六节 细菌的检查方法/162
一、 细菌形态的检查 /162
二、 细菌感染的检查 /164
第十一章 微生物的遗传和变异/167
第一节 微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物质基础/167
一、 微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 /167
二、 质粒和转座因子 /169
第二节 噬菌体及其对细菌遗传性的影响/171
一、 噬菌体的生物学性状 /172
二、 噬菌体与宿主菌的关系 /172
三、 噬菌体的分离与测定 /174
四、 噬菌体在医药学中的应用 /174
第三节 微生物变异的常见类型/174
第四节 微生物变异的机制及其修复/176
一、 基因突变及其分子机制 /176
二、 基因的转移和重组 /177
三、 DNA 损伤的修复 /182
第五节 微生物遗传和变异的医药学意义/182
第十二章 微生物分布与医学微生态学/184
第一节 微生物的分布/184
一、 空气中的微生物 /184
二、 水体中的微生物 /184
三、 土壤中的微生物 /185
四、 微生物在人体的分布 /185
第二节 微生态平衡与失调/186
一、 微生态平衡 /186
二、 肠道微生态与健康 /187
三、 微生态失调与机会致病菌 /188
第三节 微生态平衡与医药学实践/189
一、 保护或重建微生态环境 /189
二、 增强机体的免疫力 /189
三、 微生态制剂的应用 /189
四、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190
第十三章 医药学实践中有害微生物的控制/191
第一节 理化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191
一、 基本概念 /191
二、 物理消毒与灭菌法 /192
三、 化学消毒与灭菌 /193
四、 影响消毒与灭菌效果的因素 /194
第二节 生物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195
一、 抗生素对微生物的作用 /195
二、 噬菌体对细菌的作用 /195
三、 细菌素对细菌的作用 /196
四、 固有免疫相关因子的抗微生物作用 /196
五、 正常菌群拮抗作用 /197
六、 病毒间的干扰现象 /197
第三节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197
一、 病原微生物危害程度分类 /197
二、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水平分级 /198
三、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要求和风险评估 /198
四、 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和安全工作行为 /199
第十四章 常见的病原性细菌/201
第一节 球菌/201
一、 葡萄球菌属 /201
二、 链球菌属 /204
三、 奈瑟菌属 /206
第二节 肠道杆菌/208
一、 埃希菌属 /209
二、 志贺菌属 / 211
三、 沙门菌属 /212
第三节 弧菌和螺杆菌/214
一、 霍乱弧菌 /214
二、 副溶血性弧菌 /216
三、 幽门螺杆菌 /217
第四节 厌氧性细菌/218
一、 破伤风梭菌 /218
二、 产气荚膜梭菌 /220
三、 肉毒梭菌 /220
四、 无芽孢厌氧菌 /221
第五节 分枝杆菌/222
一、 结核分枝杆菌 /223
二、 麻风分枝杆菌 /225
第六节 动物源性细菌/226
第七节 其他重要病原性细菌/227
第八节 在分类学上列入广义细菌学范畴的微生物/227
一、 支原体 /228
二、 立克次体 /229
三、 衣原体 /230
四、 螺旋体 /231
第十五章 放线菌/235
第一节 放线菌的发现及分类地位/235
一、 放线菌的发现及一般特征 /235
二、 放线菌在微生物中的分类地位 /236
第二节 放线菌的主要生物学特征/236
一、 放线菌的形态与结构 /236
二、 放线菌的生长与繁殖 /239
第三节 放线菌代表属/240
一、 链霉菌属(Streptomyces) /240
二、 小单孢菌属(Micromonospora) /241
三、 诺卡菌属(Nocardia) /241
四、 游动放线菌属(Actinoplanes) /242
五、 马杜拉放线菌属(Actinomadura) /242
六、 放线菌属(Actinomyces) /242
第十六章 病毒学概论/244
第一节 病毒的形态、结构与分类/244
一、 病毒的大小与形态 /244
二、 病毒的结构和化学组成 /244
三、 病毒的分类 /246
第二节 病毒的增殖/248
一、 病毒的复制周期 /248
二、 病毒的异常增殖与干扰现象 /250
第三节 病毒的人工培养法/250
第四节 理化因素对病毒的影响/251
一、 物理因素 /251
二、 化学因素 /251
第五节 病毒的感染与免疫/251
一、 病毒感染的传播方式 /252
二、 病毒感染的致病机制 /252
三、 病毒感染的类型 /253
四、 抗病毒免疫 /254
第六节 病毒感染的检测与防治原则/255
一、 病毒感染的检测 /255
二、 病毒感染的防治原则 /257
第十七章 引起人类疾病的常见病毒/259
第一节 呼吸道感染病毒/259
一、 流行性感冒病毒 /259
二、 副黏病毒 /262
三、 其他呼吸道病毒 /263
第二节 消化道感染病毒/265
一、 肠道病毒 /265
二、 急性胃肠炎病毒 /268
第三节 肝炎病毒/269
一、 甲型肝炎病毒 /270
二、 乙型肝炎病毒 /271
三、 丙型肝炎病毒 /274
四、 丁型肝炎病毒 /275
五、 戊型肝炎病毒 /276
第四节 逆转录病毒/276
一、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276
二、 人类嗜T 细胞病毒 /279
第五节 其他病毒及朊粒/279
一、 虫媒病毒 /279
二、 出血热病毒 /280
三、 疱疹病毒 /281
四、 狂犬病病毒 /282
五、 人乳头瘤病毒 /284
六、 朊粒 /284
第十八章 真菌学/287
第一节 真菌学概论/287
一、 真菌的生物学性状 /287
二、 真菌的致病性与免疫性 /290
三、 真菌感染的防治原则 /291
第二节 与人类疾病有关的主要病原性真菌/291
一、 皮肤及皮下感染真菌 /291
二、 深部感染真菌 /292
第三节 与药物有关的真菌/296
一、 酵母菌 /296
二、 霉菌 /297
三、 蕈菌 /297
第十九章 抗生素/300
第一节 抗生素的概念和分类/300
一、 抗生素的概念和医用抗生素的特点 /300
二、 抗生素的分类 /301
第二节 抗生素的主要作用机制/301
一、 抑制细胞壁的合成 /301
二、 影响细胞膜的功能 /303
三、 干扰蛋白质的合成 /303
四、 抑制核酸的合成 /304
五、 干扰细胞的能量代谢和电子传递体
系统 /304
第三节 抗生素产生菌的分离和筛选/304
一、 新抗生素产生菌获得的途径 /304
二、 土壤微生物的分离 /305
三、 筛选、早期鉴别与分离精制 /305
四、 临床前试验与临床试验 /308
第四节 抗生素的制备/308
一、 发酵阶段 /308
二、 发酵液预处理及产物提取阶段 /310
第五节 抗生素的生物合成/ 311
一、 次级代谢与次级代谢产物 / 311
二、 抗生素生物合成的代谢途径 /312
三、 青霉素的生物合成途径及代谢调控 /312
第六节 耐药性/314
一、 耐药性产生的遗传学机制 /314
二、 耐药性产生的生物化学机制 /315
三、 耐药性的防控 /316
第七节 抗生素含量测定/316
一、 抗生素的效价和单位 /316
二、 抗生素效价的微生物检定法 /317
第二十章 微生物在其他药物生产中的应用/321
第一节 微生物来源的药物/321
一、 氨基酸 /321
二、 维生素 /323
三、 酶及酶抑制剂 /325
四、 多糖 /327
五、 微生物菌体来源的药物 /327
六、 其他 /328
第二节 微生物在半合成药物中的应用/328
一、 甾体化合物 /329
二、 手性药物 /332
三、 中药的微生物转化 /332
第三节 微生物组合生物合成技术在药物
开发中的应用/333
一、 微生物组合生物合成的技术范畴 /333
二、 微生物组合生物合成技术在药物
合成的应用策略 /333
第二十一章 药物的抗菌试验/335
第一节 体外抗菌试验/335
一、 抑菌试验 /335
二、 杀菌试验 /337
三、 联合抗菌试验 /338
四、 体外抗菌试验的影响因素 /339
第二节 体内抗菌试验/340
一、 实验动物 /341
二、 试验菌 /341
三、 感染模型 /341
四、 抗菌治疗 /341
五、 药物的体内药效评价 /342
第二十二章 药品的微生物学质量控制/343
第一节 药品生产中的微生物污染/343
一、 药品中微生物的来源 /343
二、 微生物引起的药物变质 /344
第二节 药品生产中防止微生物污染的措施/344
一、 加强药品生产管理 /344
二、 进行微生物学检验 /345
三、 使用合格的防腐剂 /345
四、 药品生产的GMP 验证 /345
第三节 药品的微生物学检查/345
一、 无菌产品的无菌检查 /346
二、 非无菌产品的微生物限度检查 /349
附录 微生物限度标准/358
参考文献/360
中英文名词对照索引/361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