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教与中国丧葬文化
  • 佛教与中国丧葬文化
  • 佛教与中国丧葬文化
  • 佛教与中国丧葬文化
  • 佛教与中国丧葬文化
  • 佛教与中国丧葬文化
  • 佛教与中国丧葬文化
  • 佛教与中国丧葬文化
  • 佛教与中国丧葬文化
  • 佛教与中国丧葬文化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佛教与中国丧葬文化

20 八五品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江新建 著

出版社湖南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09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D15

上书时间2024-06-26

中国现代书院的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江新建 著
  • 出版社 湖南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8-09
  • 版次 1
  • ISBN 9787543854529
  • 定价 16.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大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175页
  • 字数 152千字
【内容简介】
中国是一个鬼神信仰很深的国度。先民们很早就有灵魂的观念,即认为人的自身拥有双重构造,魂主神,魄主形,人死之后,灵魂和肉体(魄)分开,变为“鬼”,就到另一个世界里生活了。在先民的心目中,这个“鬼”不但像人一样也有喜怒哀乐,也要吃穿住行,而且还具有某种超人的能力,能够对人进行监视和赏罚。《墨子·明鬼》中杜伯死后所化的“鬼”,竟然可以在光天化日和众目睽睽之下,去追杀自己的仇人。显然,这种神形魂魄的理论,是一种二元论的生命观。佛教传人中国后,并没有排斥和打击民间的这种鬼神信仰,而是用它那一套地狱天堂、善恶报应、因果轮回的学说,改造和充实了中国的民间宗教信仰。从此,中国的鬼魂观念就与佛家轮回报应观念紧紧地掺和在一起;佛教的西方弥勒净土也演变为“天堂”,成为人们最为憧憬的“极乐世界”。人死之后,根据其在人世间的善恶表现,或者“升人天堂”,或者投胎转世,或者被打人地狱受尽苦难。
【作者简介】
江新建,男,1954年出生。湖南平江县人。1967年辍学回乡务农。1984年作为自学成才青年破格录用为国家干部。1987年毕业于湘潭大学历史系文博专业,1996年罕1999年存北京大学研究生院行政管理专业,课程班进修(在职)。先后参加河南站马屯、湖南车轱山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工
【目录】
第一章 佛教生死观的传入

 第一节 灵魂说

 第二节 天堂

  一、佛祖

  二、四大菩萨

  三、四大天王

  四、罗汉

 第三节 地狱

  一、鬼国“首都”——丰都

  二、地藏王

  三、阎魔王

  四、十殿冥王

  五、判宫

  六、钟馗

  七、城隍

  八、夜叉

  九、饿鬼

 第四节 目莲救母与盂兰盆节 

  一、目莲救母

  二、盂兰盆节 

 第五节 因果报应六道轮回

第二章 儒、佛、道三教合一的民间丧葬习俗

 第一节 以儒家礼制为主体的民间丧仪

  一、寿命告终

  二、告丧与奔丧

  三、告门神、家神

  四、阴阳先生批书与写殃榜

  五、大殓

  六、吊唁

  七、奠礼

  八、哭丧

  九、闹孝

  十、出殡

 第二节 佛、道超度追荐亡灵的民间道场

  一、水陆法会

  二、焰口施食

  三、七七追荐

  四、民间道场

 第三节 风水说

  一、择墓地

  二、风水对僧倡丧葬的影响

第三章 佛教葬法对中国葬俗的影响

 第一节 火葬

 第二节 其他葬法

  一、塔葬

  二、天葬

  三、水葬

  四、土葬

  五、岩葬

  六、树葬

  七、二次葬

第四章 佛教艺术与中国丧葬

 第一节 雕刻

 第二节 绘画

 第三节 音乐

第五章 我国各民族的丧葬习俗

结语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