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从何处寻
  • 美从何处寻
  • 美从何处寻
  • 美从何处寻
  • 美从何处寻
  • 美从何处寻
  • 美从何处寻
  • 美从何处寻
  • 美从何处寻
  • 美从何处寻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美从何处寻

10 2.6折 38 八五品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宗白华 著

出版社重庆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01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F2

上书时间2024-06-16

中国现代书院的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宗白华 著
  • 出版社 重庆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5-01
  • 版次 1
  • ISBN 9787562486763
  • 定价 3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408页
  • 字数 254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宗白华别集
【内容简介】
  《宗白华别集:美从何处寻》美的本质是什么?美从哪里来?美是客观的还是主观的?
  一代美学宗师宗白华用洋溢着艺术灵性与激情的生动文笔,揭示出诗歌、音乐、绘画、雕塑、戏剧以及书法等多种艺术形式中所隐藏的美,在我们面前铺开一段绚丽多姿的寻美历程。

【作者简介】
  宗白华(1897—1986),哲学家、美学家、诗人。原名之櫆,字伯华。生于安徽安庆市小南门方宅母亲的家中,祖籍江苏常熟。幼年在南京模范小学读书。1919年在上海主编《时事新报》文艺副刊《学灯》,发现和扶植了郭沫若等文坛新秀。1920年赴德留学,先后在法兰克福大学和柏林大学学习哲学和美学。1925年回国,任南京东南大学、中央大学哲学系教授。抗战期间随校迁至重庆,抗战胜利后返回南京继续任教。1952年改任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史教授直至逝世。
  宗白华是我国现代美学的先行者和开拓者,被誉为“融贯中西艺术理论的一代美学大师”。1925年即开始讲授康德哲学及西方美学,当时有“南宗北邓(邓以蛰)”之称。1986年12月20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
【目录】

美学散步
美从何处寻?
论文艺的空灵与充实
中国美学史中重要问题的初步探索
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
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
中国诗画中所表现的空间意识
论中西画法的渊源与基础
中西画法所表现的空间意识
介绍两本关于中国画学的书并论中国的绘画
略谈敦煌艺术的意义与价值
论素描——孙多慈素描集序
中国书法里的美学思想
中国古代的音乐寓言与音乐思想
论《世说新语》和晋人的美
清谈与析理
希腊哲学家的艺术理论
康德美学思想评述
看了罗丹雕刻以后
形与影——罗丹作品学习札记
我和诗
新诗略谈
唐人诗歌中所表现的民族精神
美学与艺术略谈
戏曲在文艺上的地位
《三叶集》书信——致田汉、郭沫若
恋爱诗的问题——致一岑
乐观的文学——致一岑
徐悲鸿与中国绘画
《歌德之认识》附言
歌德之人生启示
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
悲剧的与幽默的人生态度
略谈艺术的“价值结构”
昙花一现
书法在中国艺术史上的地位
欢欣的回忆和祝贺——贺郭沫若先生五十生辰
题张蓓英画册
凤凰山读画记
团山堡读画记
常人欣赏文艺的形式
中国文化的美丽精神往哪里去?
略论文艺与象征
读《论美》后的一些疑问
荷马史诗中突罗亚城的发现者希里曼对中国长城的惊赞
关于山水诗画的点滴感想
漫话中国美学
艺术形式美二题
关于美学研究的几点意见
《美学向导》寄语
美学与趣味性
任伯年的一本册页
中国书法艺术的性质
我和艺术
中西戏剧比较及其他
论《兰亭序》的两封信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