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中山的儒学情结:中华文化的承传与超载
  • 孙中山的儒学情结:中华文化的承传与超载
  • 孙中山的儒学情结:中华文化的承传与超载
  • 孙中山的儒学情结:中华文化的承传与超载
  • 孙中山的儒学情结:中华文化的承传与超载
  • 孙中山的儒学情结:中华文化的承传与超载
  • 孙中山的儒学情结:中华文化的承传与超载
  • 孙中山的儒学情结:中华文化的承传与超载
  • 孙中山的儒学情结:中华文化的承传与超载
  • 孙中山的儒学情结:中华文化的承传与超载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孙中山的儒学情结:中华文化的承传与超载

6 1.2折 49 八五品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黄明同 著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06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1-12

上书时间2024-06-19

美度书院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黄明同 著
  •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0-06
  • 版次 1
  • ISBN 9787509715772
  • 定价 49.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81页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孙中山基金会丛书
【内容简介】
  《孙中山的儒学情结:中华文化的承传与超载》是一部关于孙中山研究的力作,作者从孙中山的儒学情结切入,然后肯定他对中华文化的现代转型的贡献,新颖的视角,创意的述论,无疑在孙中山思想研究中把握了一个值得重视的课题,并把先前的研究水平推进到新的高度。《孙中山的儒学情结:中华文化的承传与超载》立论中肯,资料翔实,令读者耳目一新,有所思考。
【作者简介】
  黄明同,1940年生,研究员,广西合浦人。曾任华南师范大学岭南近现代思想文化研究中心秘书长、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孙中山研究所副所长、哲学所所长。现任广东省社会科学院老专家工作室副主任、孙中山基金会秘书长。长期从事中国哲学和孙中山研究,在孙中山研究与陈献章研究方面有较大的开拓。主要研究成果有独著专著《陈献章评传》、《明代心学宗师——陈献章》、《孙中山建设哲学——中国现代系统思维的开启及运用》二人合著专著《孙中山经济思想——中国建设前瞻者的思考》、《王船山历史观与史论研究》,合著专著《岭南文化志》、《孙中山思想与实践》、《康有为早期遗稿述评》等;主编《广东省志·社会科学志》;副主编《广东省志·孙中山志》;在《哲学研究》、《中国哲学史研究》、《学术研究》、《广东社会科学》等刊物发表文章80余篇。
  张冰,1978年生,男,河南新乡人,历史学硕士,中山大学政府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政治学理论方向博士研究生,现任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精神文明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政治思想史、国家建设理论、乡村社会治理研究。
  张树旺,1976年生,男,博士,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系副主任,兼任政府决策与政府绩效评价研究所、公共服务与政府治理研究中心副研究员,主要从事行政伦理与组织、行政领导、政治体制史、政治思想史研究。
【目录】
序一孙中山研究的深化与拓展
序二全面探索孙中山儒学情结的新作
导言
第一章总论
一由武力而文化——对文化重要性的揭示
二与儒学关系定位的争议
三文化取向形成的社会背景与文化氛围
四曲折求学之路产生的影响
五文化取向的发展历程

第二章远大目标与儒家的大同理想
一三民主义中的“天下为公”理想
二宏伟蓝图中的大同模式
三期盼大同主义从理想走向现实
四传承儒家大同理想的当代启示

第三章民族主义与儒家的民族观
一“恢复中华”与“夷夏之防”
二“五族共和”与“天下一统”
三从反帝求独立到回应世界主义
四“大亚洲主义”与“世界大同”

第四章民权主义与儒家的“民为邦本”
一从仿效欧美到寻找传统资源
二以传统儒家“民本”理念对西方的纠偏
三主权在民理论的中国特色
四儒家贤能治国理念的现代演绎

第五章民生主义与儒家“均富"论
一依“均富”确立民生主义为建设目标
二古代中国儒家“均富”理念
三“均富”思想的近代演绎
四民生主义中的“均富”蓝图
五儒家“均富”理念的承传与启示

第六章“互助"论与儒家的“仁学”道德观
一“互助”论与近代社会进化学说
二“互助”论的仁学渊源
三以服务为中心的新型道德观

第七章系统思维方式与儒家传统哲学
一思维方式的变奏
二系统思维的运用
三儒家传统哲学的承传
四与西方现代系统理论不谋而合

第八章开放创新文化观与中华文化转型
一社会转型期的文化论争
二文化论争中的误区与亮点
三文化论争中的正确回应
四贡献与启迪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写在完稿之后的话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