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识产权的对价理论(签赠本)
  • 知识产权的对价理论(签赠本)
  • 知识产权的对价理论(签赠本)
  • 知识产权的对价理论(签赠本)
  • 知识产权的对价理论(签赠本)
  • 知识产权的对价理论(签赠本)
  • 知识产权的对价理论(签赠本)
  • 知识产权的对价理论(签赠本)
  • 知识产权的对价理论(签赠本)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知识产权的对价理论(签赠本)

30 8.6折 35 九五品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徐瑄 著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03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25

上书时间2024-05-18

美度书院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徐瑄 著
  •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4-03
  • 版次 1
  • ISBN 9787511859174
  • 定价 35.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67页
  • 字数 264千字
  • 丛书 暨南大学法学文库
【内容简介】
知识产权的对价理论是用对价原理、方法和实践分析知识经济和知识行为,为知识产权的分配正义而提出的一张方法论,是对价法律思维和法律方法在知识产权制度中的一个应用。
【作者简介】
  徐瑄,1962年出生于辽宁沈阳。籍贯江苏赣榆。1987年9月至1989年1月,就读于北京大学哲学系,获硕士学位;1997年9月至2001年9月,就读于北京大学法学院。师从赵震江教授攻读法理学,获法学博士学位;2003年9月至2006年9月,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博士后流动站与-梁慧星教授合作从事美国宪政与私权(版权)的博士后研究。研究方向及领域为知识产权法学、法理学、法哲学及知识产权管理学、马克思主义原理。现为暨南大学教授,暨南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副院长,广东省重点文科研究基地暨南大学知识产权与法治研究中心主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特别委托项目“贯彻科学发展观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研究”首席专家,国家知识产权局首批百名高层次人才培养人选,全国首批知识产权领军人才,中国法学会知识产权研究会副会长,中国高校知识产权研究会理事,中国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理事,中国律师协会会员。第13、14届广州市人大代表,广州市人大内司工委委员。主要学术贡献对知识产权法哲学的研究,创建了知识产权“对价理论”,揭示了知识产权的“对价”机制和立法原理。对价原理作为宪政原则、施政技术和方法构建了普遍的制度设计方法论。该方法作为一般法哲学方法,具有在企业、国家和社会方面运用的普遍性。其《财产权及其交互性一一马克思和科斯发现了什么》系统地提出了来自马克思的和谐社会系统理论,对中国当下社会变革具有现实意义。
【目录】
前言:关于知识产权对价,我都说了些什么 

导论 

一、中国应创建自己的知识产权系统诠释理论 

二、全球化背景下知识产权立法的合法性 

三、知识产权须经“对价”才能“衡平” 

四、构建产权对价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 

第一章追问 

第一节知识产权这棵大树该“修剪”了 

第二节专利权垄断性的法哲学分析 

第三节从Eldred v.Ashcroft诉讼案看美国版权法价值 转向——美国两百年来首次对“版权扩张”法案进行违宪审查 

第四节知识产权与财产法一体化构建 

第五节关于知识产权的几个深层理论问题 

本章小结:知识产权是一棵结满果实的大树 

第二章求解 

第一节智慧的财产权构建如何可能?——以现代自然法为分析方法对WTO框架下知识产权的解读 

第二节知识产权的正当性——兼论知识产权法中的对价与衡平 

本章小结:现代国家应重塑知识产权对价与平衡 

第三章立论 

第一节平衡点:关于知识产权的“对价理论” 

第二节知识产权对价理论的理论框架 

本章小结:从宪政的视角看知识产权 

第四章求证 

第一节为版权立法的对价技艺 

第二节著作人格权的对价 

本章小结:新媒体时代的版权问题 

第五章对价本源的考证 

第一节产权分析框架:从亚当·斯密的国富原理说起 

第二节财产(权):交互条件定律及对价前提——卡尔·马克思发现了什么? 

第三节国家共同体的性质:国家和个人互利共赢的“交互对价条件” 

第四节市场经济体的前提条件及创新国家的必要交互条件 

第五节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进一步产权改革的路径 

本章小结:马克思主义与现代启蒙 

第六章宪政基础 

第一节对价是法治国家的治理术 

第二节美国知识产权宪政机制与中国战略对策 

第三节知识产权教育:让心智与知识和财富一起增长 

本章小结:法治国家需要一种大实践智慧 

第七章顶层设计 

第一节为知识产权立法的政治智慧 

第二节从顶层设计的视角看国家知识产权战略 

第三节完善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几点思考 

本章小结:推进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的对策建议研究 

附录徐瑄和她的“均衡对价”法治思维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