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秦汉散文(分类选讲)
  • 先秦汉散文(分类选讲)
  • 先秦汉散文(分类选讲)
  • 先秦汉散文(分类选讲)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先秦汉散文(分类选讲)

8 3.1折 25.8 八品

仅1件

江西赣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炳海 著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09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4-05

老学通的书摊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品
少量笔记划线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李炳海 著
  •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7-09
  • 版次 1
  • ISBN 9787040218961
  • 定价 25.8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51页
  • 字数 300千字
【内容简介】
本书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是“中国古代文学分类选讲”系列教材之一。该教材首章为导论,描述先秦两汉散文题材的分类及演变,末章是文体概论和名篇导读。全书主体部分共七章,分别以世道沧桑、战争风云、外交景观、恩怨情仇、隐逸高蹈、病里乾坤、梦幻世界为题,对七类题材的作品进行选讲。前三类属于重大题材,侧重于社会的兴衰治乱、历史变革;后四类属于普通的生活题材,着眼于人自身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各章都有对每类题材作品的总论,在具体选讲过程中注重对代表性作品的解析。

  本书可供高校用作中文系和校级通识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一般文史爱好者了解赏析先秦两汉散文的普通读物。
【目录】
导论

 第一节 早期散文的题材

  一、《周易》本经的题材

  二、《尚书》的题材

 第二节 春秋战国散文的题材

  一、混沌一体的题材形态

  二、分门别类的题材编排

  三、单一题材的独立成书

 第三节 两汉散文的题材

  一、政论家散文题材的选择和布局

  二、经学家散文题材的厘定和配置

  三、史学家散文题材的调遣和定位

  四、目录学家散文题材的整理和编排

第一章 世道沧桑

 第一节 以史为鉴的文学传统

  一、周公的以殷鉴周

  二、贾谊的以秦鉴汉

  三、王符、崔定的以雍鉴洛

 第二节 世运兴衰的生动展示

  一、周王朝衰落期的问鼎事件

  二、齐晋称霸和式微的轨迹

  三、两汉盛世的赞曲颂歌

  第三节 家族荣辱的真实写照

  一、《左传》、《国语》的家族事象

  二、《史记》、《汉书》的家族史叙评

  三、司马迁、班固对家族史的自述

第二章 战争风云

 第一节 《尚书》等对早期战争的叙事

  一、夏、商、周的战前动员令

  二、武王伐纣的叙事及演变

  三、姜太公形象的历史转换

 第二节 《左传》、《国语》的战争画卷

  一、耀德不观兵的战争理念

  二、整体军容和个体英雄的显示

  三、渗透礼乐文化精神的武士风度

  第三节 《史记》中的将帅之星

  一、治军严明的司马穰苴、孙武

  二、以奇制胜的孙膑、田单

  三、叱咤风云的西楚霸王项羽

  四、善射而不遇时的飞将军李广

 第四节 《汉书》中的西汉名将

  一、饮恨终生的将门之后李陵

  二、老当益壮的镇西名将赵充国

第三章 外交景观

 第一节 春秋列国的行人和辞令

  一、据理力争的博物君子郑子产

  二、以智慧和幽默应对挑战的晏子

  三、各有风采的戎夷使者

  四、两种形态、两种风格的辞令

  第二节 波谲云诡的战国外交

  一、苏秦、张仪的纵横游说

  二、毛遂、公孙弘、唐且的不辱使命

  三、赵威后、君王后的善对来使

 第三节 汉代使者的历险和冒险

  一、陆贾的出使南越

  二、苏武的守节不屈

  三、终军的请缨报国

第四章 恩怨情仇

 第一节 德怨相报的类型和规则

  一、以德报德、以怨报怨

  二、以德报怨、以怨报德

  三、恩怨相报的对等原则

 第二节 贵贱更替中的聚散离合

  一、贫贱而离、富贵而合

  二、贫贱而合、富贵而离

  三、不以贫富贵贱易交的形象

 第三节 士为知己者死的侠肝义胆

  一、要离行刺传奇

  二、豫让复仇记

  三、聂政刺韩傀

  四、荆轲刺秦王

第五章 隐逸高蹈

 第一节 春秋之前的隐士及其传说

  一、史前隐士的传说

  二、夏、商、西周隐士的传说

 第二节 春秋战国时期的隐士及传说

  一、商界隐士范蠡、屠羊说

  二、孔门隐士原宪

  三、庄子及道家隐士

  四、布衣隐士颜躅、戴晋生

  五、举家偕隐的介之推、接舆

 第三节 两汉时期的隐士及传说

  一、为王侯师的黄石公、商山四皓

  二、隐于卜肆的严遵

  三、蜚声士林的郭泰

 第四节 隐士的基本类型及形象特征

  一、终身不仕型

  二、先仕后隐型

  三、亦仕亦隐型

第六章 病里乾坤

 第一节 身病而神清的孔门师徒

  一、孔子患病期间的理性精神

  二、曾参的易箦和乐正子春伤足

  三、陈蔡绝粮的人生考验

 第二节 先秦道家的疾病观及文学显现

  一、贫困非病而富贵成病

  二、生理疾病和心理疾病

  三、疾病状态中的人生超越

 第三节 疾病状态中的贵族形象

  一、理智型和迷狂型

  二、反思型和放任型

  三、稳定型和多变型

  四、刚愎自用型和委运乘化型

第七章 梦幻世界

 第一节 梦象与生殖崇拜

  一、伊尹生于空桑的传说

  二、邑姜、燕姑之梦

  三、西汉帝母、嫔妃之梦

  四、从原型到范型的梦象

 第二节 梦象与恐惧心理

  一、战争恐惧生成的梦象

  二、权力危机生成的梦象

  三、复仇恐惧生成的梦象

 第三节 梦境中的生命沟通

  一、人和天神的生命沟通

  二、梦象的血统和地域因缘

  三、梦象的生命一体化理念

 第四节 梦象观及其文学表现

  一、梦象与人的常态和病态

  二、道家梦象观的双重属性

  三、梦象的虚实与真幻

第八章 文体概论和名篇导读

 第一节 文体的界限及分工

  一、叙事与议论的分立与错杂

  二、记言与记事的分工与结合

  三、散文与诗歌的聚散离合

 第二节 议论文的主要文体及名作

  一、独言专论体及名作

  二、对话设问体及名作

  三、经传体及名作

  四、连珠体及名作

  第三节 叙事文的主要文体及名作

  一、说林体及名作

  二、传记体及名作

  三、碑文体及名作

  四、游记体及名作

  五、历史演义体及名作

主要参考文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少量笔记划线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