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庐山慧远与中国哲学心性本体论的建立/缙云哲学文库

    释放查看图文详情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庐山慧远与中国哲学心性本体论的建立/缙云哲学文库

12 3.2折 38 九五品

仅1件

辽宁沈阳

送至北京市朝阳区

运费快递 ¥12.00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解兴华 著

出版社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09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H三

上书时间2024-06-15

评价110好评率 100%

  • 物流很快 3
  • 价格实惠 2
  • 值得信赖 2
  • 包装仔细 2
  • 发货速度快 2
  • 品相不错 2
  • 品相超预期 2
  • 服务态度好 2
  • 物超所值 2
  • 非常满意 2
查看全部评价

书友kw5498813的书摊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解兴华 著
  • 出版社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6-09
  • 版次 1
  • ISBN 9787562180203
  • 定价 3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183页
  • 字数 230千字
【内容简介】
  《庐山慧远与中国哲学心性本体论的建立》论证了中国哲学“宇宙心”观念的初步建立过程。本书以庐山慧远为中心,结合晋宋时代的佛学思潮,试图论述四至五世纪的中国佛学在形而上学的基础上构建心性哲学,从而开启中国佛学之创新时代,并决定尔后中国哲学发展主轴的思想历史过程。
【作者简介】


解兴华,女,1980年生,山东原人,民大学哲学博士,现任西南大学哲学系学专业讲师,兼任梁漱溟研究会理事,主要从事学、中国史、哲学与中国传统研究,特别关注魏晋南北朝时期儒释道三教关系的流变与思想史意义。以独立作者身份在世界研究学术界等刊物发表学术数篇。
【目录】
导论
第一章 “玄学化”与六家七宗:慧远的思想背景
一、玄学与“玄学化”
(一)对世界的“本”“末”区别
(二)“圣人”理想与“逍遥”主体
二、六家七宗
(一)心无宗
(二)本无异宗
(三)缘会宗
(四)幻化宗
(五)识含宗
(六)即色宗
(七)本无宗
第二章 鸠摩罗什译经前慧远的佛学探索及其意义
一、《法性论》
(一)《法性论》的历史疑云
(二)《法性论》与般若学的关系
(三)为何说《法性论》的思想基调来自毗昙学
二、“心”与“神”
(一)善何以必要
(二)“心”与“神”的确立
(三)《三法度论》的“不可说不知”与慧远的“神”
第三章 “毕竟空”的颠覆
一、对“实法”的否定
二、关于“法身”的检讨
三、僧肇的理论总结:《不真空论》与《般若无知论》
四、“涅槃”的新观念
五、僧肇的理论总结:《涅架无名论》
第四章 慧远对鸠摩罗什的提问及其意义
一、“法性”:从“多元实在”到“一元实在”的转化
(一)“实法”的清理¨
(二)“实法”的建立
二、“实法”“法性”与“法身”
(一)“实法”如何存在的理论问题
(二)从“神”到“法身”
(三)“三乘”与“神”理念的歧出
三、标位各有所本:慧远与般若中观学
第五章 慧远与“佛性我”的建立
一、王者的怀疑与学者的反思
二、从《妙法莲华经》开始的“妙有”之风
(一)会三归一与开权显实
(二)两种理据的建立
(三)慧远的追究与演绎
三、追随者的回答:竺道生的佛学思想
(一)普遍的佛性
(二)“我”“性”与“理”
结论
参考文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微信扫码逛孔网

无需下载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

运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