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千金方(最新经典珍藏)
  • 千金方(最新经典珍藏)
  • 千金方(最新经典珍藏)
  • 千金方(最新经典珍藏)
  • 千金方(最新经典珍藏)
  • 千金方(最新经典珍藏)
  • 千金方(最新经典珍藏)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千金方(最新经典珍藏)

全新 建议本地取货免邮

20 6.9折 28.8 全新

库存3件

贵州黔东南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唐]孙思邈 著

出版社三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06

版次1

印刷时间2014-08

印次4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2-09-18

68书摊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走在中国历史的河床上,望着那不知疲倦的滚滚洪流,我们禁不住想问:时光 究竟延伸了什么?时而宁静、时而疯狂的华夏民族踏出多少不平凡的足迹。曾经 我们向往着远方,向往着家园以外的风景,但是常常因为怕受伤而止步不前。    
        生命是渴望幸福的所在,最为基础的便是一副健康的身体。在历史的回眸 间,你也许会看到我们的祖先,他们在原始森林与动物争抢生存地的昨天,那时 稍微的病痛和伤口都有可能导致他们的死亡。相信很多人都能了解伤病给人 类带来的痛苦,那种生不如死的感觉与人类幸福的祈愿真是南辕北辙。 
         人类经过长期的发展,逐渐掌握了一些药物,这是人类走出的第一步,也是 生命最为关键的一步。关于医学历史的发展渐渐有了雏形,后来成为一种职 业。任何人对于医生都是尊敬的,因为这职业的本身是高尚的。 
        中国历史上的名医有很多,例如上古时期的神农,战国时期的扁鹊,两汉时 期的华佗、张仲景………在中国每一个职业上都有一位人物的名字象征这个职 业,比如:鲁班、李白………那么对于人类来说,最为重要的医学界又是哪位呢? 
        相信很多人对于这个名字都能脱口而出,唐代孙思邈,他是中国乃至世界 史上著名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被誉为药王。华人尊称他为“医神”。名号虽然 不是什么直观的东西,但是它能代表一个人的成就,特别是大众所给予的名号。
         孙思邈撰写了《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这是人类至关重要的一笔财 富。本书便是从医神孙思邈的著作中选取了一些人们常用的医药方,既继承了 医神的著作,又能解决人类的病痛,何乐而不为! 
         此本《千金方》收录了医神孙思邈的医学智慧。这是一本图文并茂的医学 书,使读者在药物的把握上更加精确。愿天下所有人都有一副健康的身体,以 此来迎接属于我们的幸福明天。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唐]孙思邈 著
  • 出版社 三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2-06
  • 版次 1
  • ISBN 9787551801478
  • 定价 28.8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90页
  • 字数 300千字
【内容简介】
《千金方(最新经典珍藏)》的作者孙思邈重视医德修养,强调“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深刻影响了后世医学伦理学的发展。《千金方(最新经典珍藏)》第一卷为总论,内容包括医德、本草、制药等;再后则以临床各科辨证施治为主,计妇科2卷,儿科1卷,五官科1卷。内科15卷(其中10卷按脏腑分述),外科3卷;另有解毒急救2卷。食治养生2卷。脉学1卷及针灸2卷。共计233门。方论5300首。
【作者简介】
      孙思邈(约581-682),唐代道医,医学家,中医医德规范制定人,人尊为“药王”。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自幼多病,立志于学习经史百家著作,尤立志于学习医学知识。青年时期即开始行医于乡里,并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他对待病人,不管贫富老幼、怨亲善友,都一视同仁,无论风雨寒暑,饥渴疲劳,都求之必应,一心赴救,深为群众崇敬。大业(605-618)年中,曾游学四川,并在该地炼丹,后隐于终南山,与沙门道宣律师交厚,写了不少道家炼丹方面的著作。后唐太宗、高宗曾多次招他任国学博士、谏议大夫等职,均谢绝,唯于咸亨四年(673)任承务郎直长尚药局,掌管合和御药及诊候方脉等事务,上元元年(674) 即因病辞退。当时名士宋令文、孟诜、卢照邻皆视他为老师。

       孙思邈在数十年的临床实践中,深感古代医方的散乱浩繁和难以检索,因而博取群经,勤求古训,并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编著成《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反映了唐初医学的发展水平。

       孙思邈逝世后,被尊称为药王,并将他故乡的五台山改为药王山,还为他建庙塑像,树碑立传。
【目录】
妇人方上卷
求子第一
妊娠恶阻第二
养胎第三
妊娠诸病第四
产难第五
子死腹中第六
逆生第七
胞胎不出第八
下乳第九

妇人方中卷
虚损第十
虚烦第十一
中风第十二
心腹痛第十三
下痢第十四
杂治第十五

妇人方下卷
补益第十六
月水不通第十七
赤白带下崩中漏下第十八
月经不调第十九

少小婴孺方卷
序例第一
初生出腹第二
惊痫第三
客忤第四
伤寒第五

七窍病卷
目病第一
鼻病第二
口病第三
舌病第四
唇病第五
齿病第六
喉病第七
耳疾第八
面药第九

治诸风方卷
论杂风状第一
诸风第二
贼风第三
偏风第四
风痱第五
风懿第六
角弓反张第七
风痹第八

伤寒方上卷
伤寒例第一
辟温第二
伤寒膏第三
发汗散第四
发汗汤第五
发汗丸第六
宜吐第七
宜下第八
发汗吐下后第九

伤寒方下卷
伤寒杂治第十
劳复第十一
百合第十二
伤寒不发汗变成狐惑第十三
伤寒发黄第十四
温疟第十五

肝脏卷
肝脏脉论第一
肝虚实第二
肝劳第三
筋极第四
坚症积聚第五

胆腑方卷
胆腑脉论第一
胆虚实第二
咽门论第三
髓虚实第四
风虚杂补酒煎第五
吐血第六
万病丸散第七

心脏方卷
心脏脉论第一
心虚实第二
心劳第三
脉极第四
脉虚实第五
心腹痛第六
胸痹第七
头面风第八

小肠腑方卷
小肠腑脉论第一
小肠虚实第二
舌论第三
风眩第四
风癫第五
好忘第六

脾脏方卷
脾脏脉论第一
脾虚实第二
脾劳第三
肉极第四
肉虚实第五
秘涩第六
热痢第七
冷痢第八

胃腑方卷
胃腑脉论第一
胃虚实第二
喉咙论第三
反胃第四
呕吐哕逆第五
噎塞第六
胀满第七
痼冷积热第八

肺脏方卷
肺脏脉论第一
肺虚实第二
肺劳第三
气极第四
积气第五
肺痿第六
肺痈第七
飞尸鬼疰第八

大肠腑方卷
大肠腑脉论第一
大肠虚实第二
肛门论第三
皮虚实第四
咳嗽第五
痰饮第六
九虫第七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