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科网络技术学院教程:路由和交换基础, ,,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思科网络技术学院教程:路由和交换基础, ,,

0.09 八五品

仅1件

湖北咸宁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加拿大]斯科特·埃普森(Scott Empson)、[美]谢丽尔·施密特(Cheryl Schmidt) 著;思科系统公司 译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12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b116

上书时间2022-10-19

书友kw946557的书店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加拿大]斯科特·埃普森(Scott Empson)、[美]谢丽尔·施密特(Cheryl Schmidt) 著;思科系统公司 译
  •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4-12
  • 版次 1
  • ISBN 9787115371904
  • 定价 70.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530页
  • 字数 1008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思科网络技术学院项目是Cisco公司在全球范围内推出的一个主要面向初级网络工程技术人员的培训项目,旨在让更多的年轻人学习先进的网络技术知识,为互联网时代做好准备。
  《思科网络技术学院教程:路由和交换基础》是思科网络技术学院全新版本的配套书面教材,主要内容包括:交换网络简介、基本的交换概念和配置、VLAN、路由的概念、VLAN间路由、静态路由、动态路由、单区域OSP、访问控制列表(ACL)、DHCP、IPv4网络地址转换。《思科网络技术学院教程:路由和交换基础》每章后还提供了复习题,并在附录中给出了答案和解释,以检验读者每章知识的掌握情况。术语表描述了网络有关的术语,并给出了相应的解释。
  《思科网络技术学院教程:路由和交换基础》适合准备参加CCNA认证考试的读者以及各类网络技术初学人员参考阅读。
【作者简介】
  斯科特·埃普森(ScottEmpson),是加拿大阿尔伯塔省埃德蒙顿市北阿尔伯塔理工学院(NorthernAlbertaInstituteofTechnology,NAIT)应用信息系统技术学士学位项目的教授,讲授思科路由、交换、网络设计,并负责高等教育阶段多种不同项目(证书、文凭及应用学位)的领导力课程。
  Scott也是思科网络技术学院在NAIT的项目协调人,该校的网院是阿尔伯塔省的区域支持中心。他自2000年以来一直在思科网院工作。
  Scott获得了教育学硕士学位和三个本科学位:文学学士学位(主修英语);教育学学士学位(主修英语/语言艺术);应用信息系统技术学士学位(主修网络管理)。目前,他拥有多项行业认证,包括CCNP、CCDP、CCAI、CIEH以及Network+。在进入NAIT执教之前,他曾在北阿尔伯塔多所不同的学校担任初、高中英语/语言艺术/计算机科学等课程的教师。
  Scott与他的妻子Trina以及两个孩子Zachariah和Shaelyn居住在阿尔伯塔省埃德蒙顿市。
  
  谢丽尔·施密特(CherylSchmidt),是位于佛罗里达州杰克逊维尔的佛罗里达州州立大学杰克逊维尔分校的教授,讲授网络和PC维修课程。从开始的版本的课程开始,她就一直承担网院课程的教学工作。
  Cheryl已编写出版了多本教材,领域涉及PC维修、网络以及VoIP。Cheryl还作为一名主题专家参与了思科网络技术学院团队,致力于开发全新先进的评估标准和课件。
  在承担学术责任之外,Cheryl目前正在攻读信息技术博士学位。闲暇之余,她会与家人、孙子共享天伦之乐,此外,她还喜欢读书、骑单车、徒步旅行和破解智力难题。
【目录】
第1章交换网络简介
1.1LAN设计
1.1.1融合网络
1.1.2交换网络
1.2交换环境
1.2.1帧转发
1.2.2交换域
1.3总结
1.4练习
1.5课堂练习
1.6PacketTracer练习
1.7检查你的理解

第2章基本的交换概念和配置
2.1基本交换机配置
2.1.1使用初始设置配置交换机
2.1.2配置交换机端口
2.2交换机安全:管理和实施
2.2.1安全远程访问
2.2.2LAN中的安全问题
2.2.3最佳安全做法
2.2.4交换机端口安全
2.3总结
2.4练习
2.5课堂练习
2.6实验
2.7PacketTracer练习
2.8检查你的理解

第3章VLAN
3.1VLAN分段
3.1.1VLAN定义
3.1.2VLAN的优势
3.1.3VLAN的类型
3.1.4语音VLAN
3.2多交换环境中的VLAN
3.2.1VLANTrunk
3.2.2通过VLAN控制广播域
3.2.3标记以太网帧以便识别VLAN
3.2.4本征VLAN和802.1Q标记
3.2.5语音VLAN标记
3.3VLAN实施情况
3.3.1Catalyst交换机上的VLAN范围
3.3.2创建VLAN
3.3.3为VLAN分配端口
3.3.4更改VLAN端口成员
3.3.5删除VLAN
3.3.6检验VLAN信息
3.4VLANTrunk
3.4.1配置IEEE802.1QTrunk链路
3.4.2将Trunk重置为默认状态
3.4.3检验Trunk配置
3.5动态Trunk协议
3.5.1DTP简介
3.5.2协商接口模式
3.6VLAN和Trunk故障排除
3.6.1使用VLAN的IP寻址问题
3.6.2缺失VLAN
3.6.3Trunk故障排除简介
3.6.4Trunk的常见问题
3.6.5Trunk模式不匹配
3.6.6不正确的VLAN列表
3.7VLAN安全和设计
3.7.1交换机欺骗攻击
3.7.2Double-Tagging攻击
3.7.3PVLANEdge
3.8VLAN设计的最佳做法
3.9总结
3.10练习
3.11课堂练习
3.12实验
3.13PacketTracer练习
3.14检查你的理解

第4章路由概念
4.1路由器的功能
4.1.1网络的特征
4.1.2为什么需要路由
4.1.3路由器是计算机
4.1.4路由器互连网络
4.1.5路由器选择最佳路径
4.1.6数据包转发机制
4.2连接设备
4.2.1连接到网络
4.2.2默认网关
4.2.3记录网络寻址
4.2.4在主机上启用IP
4.2.5设备LED
4.2.6控制台访问
4.2.7在交换机上启用IP
4.3路由器上的基本设置
4.3.1配置路由器的基本设置
4.3.2配置IPv4路由器接口
4.3.3配置IPv6路由器接口
4.3.4配置IPv4环回接口
4.4检验直连网络的连接
4.4.1验证接口设置
4.4.2验证IPv6接口设置
4.4.3过滤show命令输出
4.4.4命令历史记录功能
4.5在网络间交换数据包
4.5.1路由器的交换功能
4.5.2发送数据包
4.5.3转发到下一跳
4.5.4数据包路由
4.5.5到达目的地
4.6路径决定
4.6.1路由决策
4.6.2最佳路径
4.6.3负载均衡
4.6.4管理距离
4.7分析路由表
4.7.1路由表
4.7.2路由表来源
4.7.3远程网络路由条目
4.8直连路由
4.8.1直连接口
4.8.2直连路由表条目
4.8.3直连示例
4.8.4直连IPv6示例
4.9静态获知的路由
4.9.1静态路由
4.9.2静态路由示例
4.9.3静态IPv6路由示例
4.10动态路由协议
4.10.1动态路由
4.10.2IPv4路由协议
4.10.3IPv4动态路由示例
4.10.4IPv6路由协议
4.10.5IPv6动态路由示例
4.11总结
4.12练习
4.13课堂练习
4.14实验
4.15PacketTracer练习
4.16检查你的理解

第5章VLAN间路由
5.1VLAN间路由配置
5.2VLAN间路由操作
5.2.1什么是VLAN间路由
5.2.2传统VLAN间路由
5.2.3单臂路由器VLAN间路由
5.2.4多层交换机VLAN间路由
5.3配置传统VLAN间路由
5.3.1配置传统VLAN间路由:准备工作
5.3.2配置传统VLAN间路由:交换机配置
5.3.3配置传统VLAN间路由:路由器接口配置
5.4配置单臂路由器VLAN间路由
5.4.1配置单臂路由器:准备工作
5.4.2配置单臂路由器:交换机配置
5.4.3配置单臂路由器:路由器子接口配置
5.4.4配置单臂路由器:检验子接口
5.4.5配置单臂路由器:检验路由
5.5VLAN间路由故障排除
5.5.1VLAN间配置问题
5.5.2IP寻址问题
5.6第3层交换
5.6.1第3层交换简介
5.6.2交换机虚拟接口的VLAN间路由
5.6.3含有路由端口的VLAN间路由
5.6.4在Catalyst2960上配置静态路由
5.7第3层交换故障排除
5.7.1第3层交换机配置问题
5.7.2示例:第3层交换故障排除
5.8总结
5.9练习
5.10课堂练习
5.11实验
5.12PacketTracer练习
5.13检查你的理解

第6章静态路由
6.1静态路由
6.1.1连接远程网络
6.1.2为什么使用静态路由
6.1.3何时使用静态路由
6.2静态路由的类型
6.2.1静态路由应用
6.2.2标准静态路由
6.2.3默认静态路由
6.2.4汇总静态路由
6.2.5浮动静态路由
6.3配置IPv4静态路由
6.3.1iproute命令
6.3.2下一跳选项
6.3.3配置下一跳静态路由
6.3.4配置直连静态路由
6.3.5配置完全指定静态路由
6.3.6检验静态路由
6.4配置IPv4默认路由
6.4.1默认静态路由
6.4.2配置默认静态路由
6.4.3检验默认静态路由
6.5配置IPv6静态路由
6.5.1ipv6route命令
6.5.2下一跳选项
6.5.3配置下一跳静态IPv路由
6.5.4配置直连静态IPv6路由
6.5.5配置完全指定静态IPv路由
6.5.6检验IPv6静态路由
6.6配置IPv6默认路由
6.6.1默认静态IPv6路
……
第7章动态路由
第8章单区域
第9章访问控制列表
第10章DHCP
第11章IPv4的网络地址转换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