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情理法与中国人毛边签名钤印
  • 情理法与中国人毛边签名钤印
  • 情理法与中国人毛边签名钤印
  • 情理法与中国人毛边签名钤印
  • 情理法与中国人毛边签名钤印
  • 情理法与中国人毛边签名钤印
  • 情理法与中国人毛边签名钤印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情理法与中国人毛边签名钤印

全新未拆 毛边签名钤印本 运输战损见最后二图

109 九五品

仅1件

浙江宁波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范忠信 郑 定 詹学农

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发行部

出版时间2023-09

版次1

装帧精装

上书时间2024-11-01

司徒的闲杂小书摊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范忠信 郑 定 詹学农
  • 出版社 山西人民出版社发行部
  • 出版时间 2023-09
  • 版次 1
  • ISBN 9787203129691
  • 定价 78.00元
  • 装帧 精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24页
  • 字数 230千字
【内容简介】
毋庸置疑,中国古代法律文化是全人类共同的财产,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史的重大贡献,我们应该珍惜这种文化遗产。本书分为法理篇、刑事篇和民事篇三个部分,从宏观到微观层层展示了我国传统法观念的特质,首次系统地梳理了中国传统法观念的核心,即天理、国法、人情三位一体的观念的形成、发展及其种种内在逻辑,具有开创性。并且,结合古人言论和古代司法案例,对中华法系之利与弊都进行了全面的分析,论述生动,分析深入。
【作者简介】
范忠信,1959年生,湖北英山人。先后就读于西南政法、中国政法、中国人民大学,获法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曾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科研处处长、法律文化研究院院长,杭州师范大学法治中国化研究中心主任,现为华侨大学、上饶师院特聘教授,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曾当选中国法律史学会执行会长,现为中国法律思想史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曾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入选“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新世纪优秀人才”“当代中国法学名家”。著有《中国法律传统的基本精神》《中西法文化的暗合与差异》等。

郑 定,1963年生,湖北英山人。先后就读于中国政法、中国人民大学,获法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1986年起任教于中国人民大学,1997年晋升教授。曾任法学院副院长、《法学家》杂志副主编。曾当选中国法律史学会执行会长,入选“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新世纪优秀人才”。著有《中国法制史研究通览》《台湾的经济发展与法律调整》等。2007年10月病逝。

詹学农,1959年生,湖北英山人。先后就读于武汉大学、中国政法大学,获史学学士、法学硕士学位。先后任职于郑州大学、国家民政部和中国新兴集团、中国嵩海实业总公司。参编《中国乡镇政权建设》《灾害管理》等书,发表论文数十篇。
【目录】
目录

 

 

 

 

 

 

法      第一章  天理、国法、人情三位一体:法的概念 / 003

理        从“渡”说起 / 003



法即赏罚 / 005

国法与王法 / 009

法与天理 / 011

“法不外乎人情” / 016

情理法兼顾 / 021

“情理”与“人情” / 024

第二章 家长的手杖:法的作用 / 025

定分止争 / 026

规矩、绳墨、权衡 / 030

驱人向善 / 033

 

 

救乱起衰 / 036

统一大脑,均平才智 / 039

管人与管事的差异 / 043

第三章 牧师与刽子手:“德”与“刑” / 047

“教化派”与“刑威派”:共同的“准则法” / 049

“技术法”的差别 / 051

差别的原因 / 053

第四章 “非礼,是无法也”:“礼”与“法” / 057

“礼”和“法”:各有两重含义 / 059

“礼”就是法律 / 060

“礼”未必是致刑之“法” / 063

第五章 良心与后果的权量:法律与道德 / 067

从赵娥小姐说起 / 067

礼法关系问题的产生 / 069

立法应符合道德 / 070

法律应合何种道德 / 072

司法:屈法律以全道德 / 076

司法:宁屈道德不枉法律 / 081

第六章 “有治人无治法”:贤人与法律 / 084

“君子者,法之原也” / 084

远水难解近渴 / 087

法的绝对价值比贤人低 / 090

 

 

刑      第七章 孝道与刑法(上):悖法行孝,君子无刑/097

事        纵容犯罪的大孝子 / 097



从徐元庆到施剑翘:抗法复仇 / 099

孝子不可刑,君子不可辱 / 101

畏法不复仇,君子所不齿 / 106

复仇的限制与禁止 / 107

子为父隐,也是孝行 / 110

第八章 孝道与刑法(下):不孝之罪,刑之无赦 / 116

“不孝”为元恶 / 116

与仇人私和 / 119

“干名犯义” / 122

“供养有阙” / 123

“别籍异财” / 125

“委亲之官” / 126

“诈称父祖死亡” / 129

“冒哀求仕” / 130

“匿不举哀” / 131

“居丧嫁娶作乐,释服从吉” / 132

在父祖被囚时嫁娶 / 135

犯父祖名讳 / 136

违反教令 / 137

第九章 服制与刑罚:准五服制罪 / 142

亲属关系中的“差序格局” / 142

 

 

依服制定罪量刑 / 147

亲属相杀伤 / 150

亲属相殴相骂 / 153

亲属相奸 / 155

亲属相盗 / 156

第十章 “仁政”与司法:“仁者之刑” / 158

“志善者免” / 158

存留养亲与承祀 / 161

矜老恤幼 / 165

秋冬行刑 / 166

 

民       第十一章 “无讼”:一个永恒的梦 / 171

事         双面陶像的启示 / 171



无争讼便是天堂世界 / 173

几千年的中国梦 / 178

第十二章 “贱讼”:因噎废食的评价 / 184

有讼的原因 / 184

古人眼中的“讼” / 187

讼与“面子”“族望” / 191

恶讼的有趣逻辑 / 193

讼与政绩 / 197

《戒讼说》 / 200

 

 

第十三章 “息讼”:以不变应万变 / 202

德教感化以绝讼源 / 202

多方调解以消讼意 / 208

惩罚讼徒以儆效尤 / 213

“各打五十大板”之理 / 216

以不变应万变 / 218

第十四章 “辩讼”:“名分之前无是非” / 220

纷繁“名”与“分” / 221

权利、义务生于名分 / 224

“名分之前无是非” / 231

第十五章 “决讼”(上):伦理关系重于财产关系 / 235

古人亦有所有权观念 / 236

伦理关系重于财产关系 / 238

“通财合食” / 242

“违禁取利” / 245

酌情偿债 / 247

第十六章 “决讼”(下):情、理、法兼顾 / 252

法律多元,伦常一贯 / 252

依“礼”决讼 / 257

依“人情”决讼 / 258

依“理”决讼 / 260

王法、家法及其他 / 261

原版后记 / 263

 

 

附       《情理法与中国人》:蹒跚学步法史路 / 267 2010年版修订说明 / 278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现代性价值及其传承 / 282

一、何为传统法律文化的现代性 / 282

二、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现代性价值 / 287

三、传统法律智慧价值传承体系建设的要害所在 / 297

结语 / 300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