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涪陵“沿革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涪陵“沿革研究

详细讲述涪陵沿革的学术研究及涪陵沿革的记载,对枳城来历,涪陵周边关系 地域的划分与变更。进行详细描述。

125 99 九品

仅1件

重庆武隆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曾超

出版社中国书籍出版社

ISBN9787506883382

出版时间2021-08

版次1

印刷时间2021-08

印次1

印数1千册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纸张纯质纸

页数453页

字数521千字

定价99元

货号17

上书时间2022-08-20

等候春风的书摊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详细讲述涪陵沿革的学术研究及涪陵沿革的记载,对枳城来历,涪陵周边关系 地域的划分与变更。进行详细描述。
商品描述
序言

    地名承载着一个地方重要的地理风貌、历史发展、社会演变、民俗凤情、人口变化、姓氏构成等众多信息。而内涵丰富、意义隽永的地名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坚持文化自信的有力支撑。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乘船路经涪陵时,就曾询问“涪陵”的来历,并强调弄清地名演变的治政价值;周恩来视察丰都,也曾建议“酆都”改“丰都”的政治功用。
    涪陵,一个拥有极为深厚文化内涵的历史地区和现实地名。虽然从20世纪20年代起,不少专家学者对其得名进行过探究,徐中舒、任乃强、蒲孝荣、施纪云、鲁智深、蔡盛炽、蒲国树等均提出过假说,但深入、系统、全面探究“涪陵”沿革的不多,而且也还存在一定的商榷之处。2018年,涪陵区社科联为深入推进涪陵历史文化研究,挖掘地名文化遗产,特以重大委托项目加强“涪陵”沿革研究。
经过多次探讨和全面考查,决定“涪陵”沿革研究主要思考和探究如下问题:
    一、从古到今,曾经出现过诸多以“涪陵”冠名的行政机构设置,主要有:涪陵县、涪陵属国都尉、涪陵郡、涪郡、涪城郡、涪陵镇、涪州、涪陵专区、涪陵地区、涪陵市(县级、地级)、涪陵区,因此有必要对之进行系统全面地清理,弄清其发展演变的历史脉絡。
    二、在历史上,今重庆市彭水(自治)县、武隆区、合川区、涪陵区均曾出现过“涪陵”之名,均曾有“涪陵”之设置,今重庆市涪陵区、武隆区、南川区均曾有“枳”之设置,今重庆市綦江区、南川区均曾有“南川”之设置,今重庆市合川区、渝中区、垫江县均曾有“垫江”之名,今重庆市酉阳(自治)县、黔江区(西阳山)、湖南永顺均曾有“酉阳”之名,如何看后待这种异地同名之现象。
    三、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涪陵”最早出现在西汉武帝建元年间(涪陵县),地在今重庆市彭水(自治)县;东汉、蜀汉、西音、李成、齐、北周、隋均有“涪陵”之设置,最终“涪陵”定位于唐代武德年(海州涪陵郡),地在今重庆市浩陵区。如此, 究竟谁更拥有“涪陵”自释权。
四、历史上,今重庆市涪陵区、合川区、彭水(自治)县、武隆县为曾有“涪陵”之名,因之,有必要确定“涪陵”的主体地域,主要为今重庆市涪陵区、南川区、武隆区、黔江区、彭水(自治)县、酉阳(自治)县、秀山(自治)县、石柱(自治)县、丰都县、垫江县。考虑到今重庆市长寿区的特殊性,历史上长期与涪陵有隶属关系,虽纳入周邻关系,但体例则与主体地域一致。
    五、因历史发展演变,今重庆市涪陵区最早为“积”, 唐代始获“涪陵”之名,并延续至今,“枳”与“涪陵”之间的关系如何?
    六、古代县大而郡小,后世郡大而县小。各代行政分合、政区演变须繁,或袭旧,或设立,或省并,或迁治,以致政区叠更、隶属转变、辖城调整、疆界变迁,因之,有必要弄清历史时期“涪陵”各地的发展演宽,行政离合。
     七、因历史政区的演变, 古地今治多有不同,有些地区在古即为用一行政区域,在今则临界跨省,因之,有必要考查“涪陵”地域与周邻之关系。

                                           曾超
2020年5月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详细讲述涪陵沿革的学术研究及涪陵沿革的记载,对枳城来历,涪陵周边关系 地域的划分与变更。进行详细描述。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