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另起的新文化运动重述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发生史
  • 另起的新文化运动重述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发生史
  • 另起的新文化运动重述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发生史
  • 另起的新文化运动重述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发生史
  • 另起的新文化运动重述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发生史
  • 另起的新文化运动重述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发生史
  • 另起的新文化运动重述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发生史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另起的新文化运动重述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发生史

22 3.2折 69 九五品

仅1件

浙江绍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袁一丹 著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2021-10

上书时间2024-04-19

书友kw5001917的书摊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袁一丹 著
  •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出版时间 2021-10
  • ISBN 9787108072368
  • 定价 69.00元
  • 开本 其他
【内容简介】

现代文学史一贯把《新青年》标记为新文化运动的起点。然而鲁迅在《热风·题记》中却说,“新文化运动”是讥嘲《新青年》的人“另起”的名目,随后“反套”到《新青年》身上。本书从名与实的缝隙切入,追问“新文化运动”一词何时出现,是谁的发明?又如何被“反套”在《新青年》身上?“五四”与“新文化”是如何被“焊接”在一起的?从而重审文学革命、“五四”与新文化运动之间的历史逻辑。

 

本书采取的研究策略,不是用“另一个”起点来对抗原有的起源神话。“另起”是动态的过程,新文化、新文学的“起点”本是复数的。每个事后追认的“起点”都对应着一种运动方案、一种历史评判及一种文化远景。

 

新文化运动作为“起点”的标志性意义,从长时段看,最终体现在语言文字的变革上。“五四”文学革命,亦可视作一场漫长的读写革命。从不同角度探讨汉字存废及阅读方式、书写习惯的变化,未尝不是松动“起点”的另一种方式。

 


【作者简介】

袁一丹,重庆人,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任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现代文学及近代思想史研究。近期研究课题包括:1.五四新文化运动发生史;2.抗战时期沦陷区研究;3.北京都市研究。曾在《文学评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中华文史论丛》《读书》等刊物发表论文数十篇,已出版学术随笔集《此时怀抱向谁开》(六合丛书)。

 


【目录】

引言  松动的“起点”

 

 

 

第一章  “新文化运动”的名与实

 

一  “反套”在《新青年》上

 

二  “五四”:“文化”还是“武化”

 

三  研究系与北大派:“争个你偏我正”

 

四  学衡派的张冠李戴

 

 

 

第二章  新文化的运动机制与权势落差

 

一  纵的持久与横的扩张

 

二  文化运动与地方新政

 

三  新文化的金字塔

 

 

 

第三章  新文化人的自我改造

 

一  从“半侬”到“半农”

 

二  “耻辱的门”

 

三  陆沉中的自我救赎

 

四  “瓦釜”之声

 

五  “战士”与“文娼”

 

 

 

第四章  交换广告中的新文化联盟

 

一  新文化的“地方代理”

 

二  “五四”前后的杂志联盟

 

三  阅读共同体

 

四  民初杂志界

 

 

 

第五章  重构文学革命的前史

 

一  最后之因还是个别之因

 

二  科学救国抑或文学救国

 

三  视同“阑尾”的《去国集》

 

 

 

第六章  作为社交手段的新诗

 

一  新诗的自我窄化

 

二  受质疑的送别诗

 

三  “社会化”的修养

 

四  诗可以群

 

五  海外组党的挫败

 

 

 

第七章  新文学家的游戏笔墨

 

一  《何典》的再出土

 

二  疑古“废话”

 

三  从字体到文体

 

四  “射他耳家”

 

 

 

第八章  创造一种新的可读性

 

一  系于声气抑或文义

 

二  亚东版《水浒》与金圣叹批点

 

三  眼的文学革命

 

 

 

第九章  心理实验与汉字命运

 

一  文学革命与国语运动的聚光灯外

 

二  横读与直读之争

 

三  仪器背后的原理性思考

 

四  汉字的“格式道”

 

 

 

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