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低渗透裂缝性油藏开发技术
¥
12
2.0折
¥
60
八五品
仅1件
作者孙庆和 著
出版社石油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10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3-15
上书时间2024-12-14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孙庆和 著
-
出版社
石油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9-10
-
版次
1
-
ISBN
9787502174576
-
定价
60.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33页
-
字数
38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内容简介】
-
《特低渗透裂缝性油藏开发技术》从理论和开发实践上论述了特低渗透裂缝性油藏开发技术,包括储层特征、显裂缝及地应力场特征、微裂缝、无效缝及可动油特征及描述方法,还包括注采系统调整技术、渗吸采油技术、注气开发技术、采油工程技术和地面工程技术,它不但给出了开发这类油藏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理论依据、研究方法和研究实例,最后列举了特低渗透裂缝性油藏开发实例。
《特低渗透裂缝性油藏开发技术》可供从事特低渗透裂缝性油田开发的技术人员、技术管理者及相关院校师生参考。
- 【目录】
-
第一章特低渗透裂缝性储层概念及储层特征
第一节特低渗透裂缝性储层概念和分类
第二节形成特低渗透裂缝性储层的盆地构造背景
第三节特低渗透裂缝性储层沉积环境及砂体类型
第四节特低渗透裂缝性储层孔隙结构及物性特征
第二章特低渗透裂缝性储层裂缝及现代应力场特征
第一节储层裂缝概念及研究状况
第二节显裂缝测量
第三节特低渗透裂缝性储层人工缝及现代应力场
第四节扶余油层显裂缝的发育特征
第五节控制储层裂缝发育的主要因素
第三章特低渗透储层微缝特征
第一节特低渗透油层微裂缝概念及国内外研究情况
第二节储层微缝的形态特征
第三节影响微缝发育的因素和主要成因类型
第四节储层中构造微缝的空间方位特征
第五节储层微裂缝孔隙结构特征
第六节储层微缝平面及纵向分布特征
第四章储层无效微缝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成岩作用类型
第二节储层成岩过程及微缝孔隙的演化
第三节沉积微相对成岩作用及无效缝分布的影响
第四节无效缝分布特征
第五节无效缝对储层渗流能力和储油能力的影响
第五章特低渗透裂缝性油藏可动油
第一节核磁共振原理及可动油实验测定
第二节控制储层可动油的主要因素
第三节储层可动油平面和纵向分布特征
第六章特低渗透裂缝性储层注水开发调整技术
第一节特低渗透储层非达西渗流特征
第二节特低裂缝性油藏注水指示曲线
第三节注水开发中后期地应力场变化及限压注水技术
第七章特低渗透裂缝性储层注采系统调整综合论述及技术界限
第一节注采系统调整要达到目的及影响因素
第二节合理流压确定
第三节合理注水压力
第四节合理注采比
第八章改变井别注采系统调整技术
第一节注采系统不完善产生的原因及改变井别注采系统调整达到的目的
第二节特低渗透裂缝性油藏注采系统调整渗流理论
第三节改变井别注采系统调整技术参数确定
第四节改变井别注采系统调整原则及合理调整方式
第五节改变井别注采系统调整开发实例
第九章加密注采系统调整技术
第一节加密注采系统要达到目的及开发效果
第二节井网适应性分析
第三节特低渗透裂缝性油藏加密注采系统调整技术经济界限
第四节合理井网加密原则及加密方式
第五节加密注采系统调整开发实例
第十章渗吸采油技术
第一节渗析采油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渗吸采油技术的基本条件及应用范围
第三节渗吸采油技术效果及适应条件
第十一章特低渗透裂缝性储层注水开发特征
第一节开发初期注水特征
第二节开发初期产油特征
第三节开发中后期注采系统调整可大大改善开发效果
第四节开发中后期限压注水可以提升油田稳油控水的水平
第十二章特低渗透裂缝性储层注气开发技术
第一节特低渗透油田注CO,采油技术
第二节低渗透油层注氮气采油技术
第三节特低渗透油田注空气采油技术
第十三章特低渗透裂缝性油藏采油工程技术
第一节特低渗透裂缝性油藏举升工艺技术
第二节特低渗透裂缝性油藏注水工艺技术
第三节特低渗透裂缝性油藏增产增注技术
第十四章特低渗透裂缝性油田地面工程技术
第一节集油工艺技术
第二节注水工艺技术
第三节水质处理与含油污水零排放工艺
第四节油气计量技术及天然气的应用
第五节油田道路、排涝及环保技术措施
第六节油田供配电、通讯建设模式及节能技术措施
第十五章头台油田开发实例
参考文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