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向新民主主义中国:冯玉祥与近代中国政治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走向新民主主义中国:冯玉祥与近代中国政治

16.6 8.3折 20 全新

库存784件

河北沧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朝阳著

出版社南开大学

ISBN9787310028252

出版时间2008-01

装帧平装

定价20元

货号9787310028252

上书时间2024-04-21

弦城时光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  者:李朝阳著

定  价:20

出 版 社:南开大学
出版日期:2008/1/1 星期二 0:00:00
页  数:
装  帧:
ISBN:9787310028252

目录




导言:在双重身份双重目标的矛盾中曲折前行
    (一)一个有代表性的人
    (二)一个有待进一步挖掘的课题
    (三)本书写作的基本思路
一、崛起军界
    (一)家庭及社会环境
    (二)从忠君到排满
    (三)羽翼渐丰
    (四)名利双收
二、信仰的嬗变
    (一)救国良方
    (二)发展个人势力
    (三)皈依与不皈依
    (四)从“基督将军”到三民主义信徒
三、在革命与反革命之间(上)
    (一)北京政变
    (二)实用主义的联苏
    (三)合作与猜疑
    (四)在“赤”与“白”间摇摆
四、在革命与反革命之间(下)
    (一)走投无路
    (二)访问苏联
    (三)国民军新生命
    (四)“精明”的选择
五、新军阀
    (一)继续“北伐”
    (二)冯、蒋矛盾公开化
    (三)注定失败
六、察哈尔抗战
    (一)力图东山再起
    (二)察哈尔抗日同盟军
    (三)王明“左”倾政策与察哈尔抗日
七、在抗日的洪流中
    (一)争取抗日前途
    (二)拥蒋抗日
    (三)发动民众
    (四)联共抗日
八、走向新民主主义中国
    (一)渴望和平民主建国
    (二)决裂与幻想
    (三)归宿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内容简介


新民主主义中国的成立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不同阶级、阶层的人在认同它的过程中各有特色。《走向新民主主义中国——冯玉祥与近代中国政治》主要以近代中国政治发展为背景,从冯玉祥既是一个军阀又是一名朴素的爱国者的双重身份这一客观事实出发,研究他在近代中国政治舞台上,企图在发展个人势力与救国救民双重目标中前进,终认同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曲折性、必然性。冯玉祥复杂多变的一生较为完整地展现了中国近代史上一些身处统治集团内部,又摇摆于反动势力与进步阵营之间,终认同新民主主义中国的人的经历。在这一进程中所表现出的规律性的全过程,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书大致以冯玉祥的一生为线索,包括导言和结语在内共十部分。导言梳理了学术界的研究成果,初步论述冯玉祥及其所代表的这一类政治人物的行为规律。部分论述冯玉祥这样一个既极力发展个人武力,又有朴素的爱国主义思想和实践的“好”军阀崛起的历史过程,以及由此而带来的矛盾冲突。第二部分对冯玉祥从基督教徒到三民主义信徒的演变过程进行分析,说明在他“基督将军”称号的获得与放弃中,交织着救国救民情感与发展个人势力的矛盾冲突。第三、四部分论述冯玉祥在革命阵营与反革命势力间摇摆不定,直到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向革命阵营靠拢,参加北伐及背叛大革命的历史过程,并说明这一切归根结底是他发展个人势力与追求救国救民双重目标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第五部分研究1927—1930年的“新军阀”冯玉祥,说明新军阀的本质决定他只会是空有救国救民之心,而不会有真正的救国救民之术。冯玉祥在扩张个人势力的权术上逊于蒋介石,又没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只能在中原大战中以失败告终。第六部分研究冯玉祥在发展个人势力与追求救国救民双重目标的矛盾作用下从力图倒蒋东山再起,到在察哈尔抗战中倒蒋抗日东山再起的演变过程;说明冯玉祥无论是在察哈尔举旗抗日反贼,还是被迫收束军事,都是这一矛盾发展的产物。第七部分论述冯玉祥在谋求个人出路与探求国家、民族出路双重目标的矛盾中,从反蒋抗日到促蒋抗日、再到拥蒋抗日的演变过程;对冯玉祥的拥蒋抗日、发动民众、联共抗日等思想进行研究,说明在抗日战争中,冯玉祥较好地实现了谋求个人出路与探求国家、民族出路间的统一。第八部分分析冯玉祥从抗战胜利到他逝世这一时期内,丢掉和平建国幻想,与蒋介石集团决裂,后又抛弃在美国支持下由中间势力领导走“第三条道路”的幻想,响应中国共产党“五一号召”,毅然回国,准备参加新政协,后逝于走向新民主主义中国的道路上的复杂过程。说明冯玉祥在人生后时刻,即将终找到解决个人发展与救国救民双重目标这一矛盾的正确*。

新民主主义中国的成立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不同阶级、阶层的人在认同它的过程中各有特色。
《走向新民主主义中国——冯玉祥与近代中国政治》主要以近代中国政治发展为背景,从冯玉祥既是一个军阀又是一名朴素的爱国者的双重身份这一客观事实出发,研究他在近代中国政治舞台上,企图在发展个人势力与救国救民双重目标中前进,终认同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曲折性、必然性。
冯玉祥复杂多变的一生较为完整地展现了中国近代史上一些身处统治集团内部,又摇摆于反动势力与进步阵营之间,终认同新民主主义中国的人的经历。在这一进程中所表现出的规律性的全过程,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本书大致以冯玉祥的一生为线索,包括导言和结语在内共十部分。
导言梳理了学术界的研究成果,初步论述冯玉祥及其所代表的这一类政治人物的行为规律。
部分论述冯玉祥这样一个既极力发展个人武力,又有朴素的爱国主义思想和实践的“好”军阀崛起的历史过程,以及由此而带来的矛盾冲突。
第二部分对冯玉祥从基督教徒到三民主义信徒的演变过程进行分析,说明在他“基督将军”称号的获得与放弃中,交织着救国救民情感与发展个人势力的矛盾冲突。
第三、四部分论述冯玉祥在革命阵营与反革命势力间摇摆不定,直到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向革命阵营靠拢,参加北伐及背叛大革命的历史过程,并说明这一切归根结底是他发展个人势力与追求救国救民双重目标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第五部分研究1927—1930年的“新军阀”冯玉祥,说明新军阀的本质决定他只会是空有救国救民之心,而不会有真正的救国救民之术。冯玉祥在扩张个人势力的权术上逊于蒋介石,又没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只能在中原大战中以失败告终。
第六部分研究冯玉祥在发展个人势力与追求救国救民双重目标的矛盾作用下从力图倒蒋东山再起,到在察哈尔抗战中倒蒋抗日东山再起的演变过程;说明冯玉祥无论是在察哈尔举旗抗日反贼,还是被迫收束军事,都是这一矛盾发展的产物。
第七部分论述冯玉祥在谋求个人出路与探求国家、民族出路双重目标的矛盾中,从反蒋抗日到促蒋抗日、再到拥蒋抗日的演变过程;对冯玉祥的拥蒋抗日、发动民众、联共抗日等思想进行研究,说明在抗日战争中,冯玉祥较好地实现了谋求个人出路与探求国家、民族出路间的统一。
第八部分分析冯玉祥从抗战胜利到他逝世这一时期内,丢掉和平建国幻想,与蒋介石集团决裂,后又抛弃在美国支持下由中间势力领导走“第三条道路”的幻想,响应中国共产党“五一号召”,毅然回国,准备参加新政协,后逝于走向新民主主义中国的道路上的复杂过程。说明冯玉祥在人生后时刻,即将终找到解决个人发展与救国救民双重目标这一矛盾的正确*。


作者简介


李朝阳著




摘要


  • 走向新民主主义中国:冯玉祥与近代中国政治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