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藏光芒
  • 青藏光芒
  • 青藏光芒
  • 青藏光芒
  • 青藏光芒
  • 青藏光芒
  • 青藏光芒
  • 青藏光芒
  • 青藏光芒
  • 青藏光芒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青藏光芒

45 4.5折 99.8 八五品

仅1件

甘肃兰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马丽华 著

出版社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03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a0-7

上书时间2023-09-24

蠹虫穿海的书店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马丽华 著
  • 出版社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8-03
  • 版次 1
  • ISBN 9787530217498
  • 定价 99.8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纯质纸
  • 页数 664页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全景式展现青藏高原科考研究历程的纪实之作。通过全程追访描述,再现了地球高极之上的科学攀登。

 

      重点叙写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以中国科学院为主导的青藏科考各阶段,特别是1973—1992年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首次进行较大规模考察的经历和成果,以及其后至今二十多年间,青藏研究事业在参与国家重大基础科研计划、参与国际科学界全球变化研究中,不仅在地球系统科学各领域取得了一系列优异成绩,同时在推助高原各省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屏障建设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而在这一切之上,闪耀着由前辈科学家群体熔铸开创的“青藏精神”之光,彰显着后辈继承者发扬光大的“青藏效应”,体现了几代科学工作者书生报国、无私奉献、开拓创新的情怀。因而这既是一部经由文学孵化的关于这一地区自然科学多学科认知的普及读物,更是一部致敬高原、致敬青藏高原守望者和探索者的科学人文之作。

【作者简介】

      马丽华,中国藏学出版社总编辑,一级作家、编审职称,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中国作家协会本届全委,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常务理事。在西藏工作27年,共写作涉藏题材文学作品18部,主要作品有诗集《我的太阳》,长篇纪实散文《藏北游历》《西行阿里》《灵魂像风》,及其合集《走过西藏》,以及《藏东红山脉》等,论著《雪域文化与西藏文学》,长篇报告文学《青藏苍茫--青藏高原科学考察50年》,“老城市”系列《老拉萨——圣城暮色》,长篇小说《如意高地》,历史文学《风化成典——西藏文史故事十五讲》等。其中多部作品在港、台出版繁体版或被译为英、法文出版。

 


 

      1992年获西藏珠穆朗玛文艺奖,1994年获中华文学基金会庄重文文学奖,同年纪录片《西藏文化系列》(撰稿)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1998年《雪域文化与西藏文学》获全国第四届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2001年再获西藏珠穆朗玛文艺奖,2003年《老拉萨——圣城暮色》获第二届中国女性文学奖,2009年《风化成典——西藏文史故事十五讲》获第五届“国家图书馆文津图书奖”。2008年获“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称号。

【目录】

目录

 

序一青藏高原科学考察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孙鸿烈

 

序二一部非凡的“青藏之书”姚檀栋

 

青藏高原的范围与面积/1

 

第1章拓荒年代,奠基年代/4

 

青藏科考前史述略/7

 

先行者这样走过/13

 

新模式登山科考/19

 

新学科应运而生/23

 

新命题一触即发/30

 

第2章青藏队,我们出发/38领军人是这样炼成的/41

 

起步在1973/46

 

初来乍到藏东南/53

 

植物学家的盛筵/59

 

追访墨脱大地震/66

 

第3章1976:科学发现说丰年/72沿着雅鲁藏布/75

 

现代的湖,曾经的湖/81

 

现生的鱼,化石的鱼/86

 

好一条喜马拉雅地热带/91

 

历史气候学的西藏应用/98

 

冰川冻土学的学科成长/103

 

勇者的藏北无人区/109

 

第4章历经海枯石烂,平川高原/116响应地学革命召唤/119

 

国际合作从地质学起步/124

 

倾听大地岩石发言/131

 

追记脱海成陆沧桑史/138

 

从高原隆升看中国大地貌改观/142

 

第5章穿行于横断山区/150“突围”的陆块/153

 

别样的“表情”/158

 

穿越原始森林/163

 

动物考察奇遇记/167

 

贡嘎山,海螺沟/170

 

上观风云与下接“地气”/177

 

第6章最美峡谷最美山/182南迦巴瓦登山科考/185

 

“当代徐霞客”情之所系/191

 

水汽通道上的南来物种/196

 

大峡谷越冬考察/202

 

年青一代新起点/208

 

附录《中国国家地理》“选美中国”·青藏高原景观上榜名录/215

 

第7章喀喇昆仑—西昆仑—可可西里/216“三五牌”项目攻坚克难/219

 

从英雄地到美马错/224

 

完善自然地域格局与大地构造图景/231

 

冰山上,荒野间/237

 

挺进可可西里/242

 

第8章珠穆朗玛登山科考/25620世纪60年代,一波三折/259

 

1975,再战告捷/267

 

2005,别开生面/273

 

珠峰自然保护区怎样建起来/285

 

第9章朝向新的高度再出发/290科学战略家与顶层设计/293

 

最先瞄准天然剖面/300

 

故事从临夏盆地开讲/306

 

黄土可以告诉我们什么/311

 

附录古环境研究的新脚印/319黄河如何孕育成长/321

 

长江何时东流去/330

 

第10章在世界高地追风逐云/338因为有了青藏高原/341

 

大气科学在野外/347

 

一年一度季风雨/354

 

模拟情境下的百变高原/359

 

第11章新大陆的美好时代/366藏东恐龙/369

 

三趾马时空/374

 

冰期动物从这里起源/378

 

又见临夏盆地/384

 

冰缘植物在这里安居/392

 

第12章“登峰造极”冰芯人/406冰川学—冰芯研究的前世今生/409

 

超级团队领军人/422

 

历数冰芯之最/431

 

冰芯将人类活动记录在案/451

 

才东入列/455

 

第13章打开湖泊沉积这部天然年鉴/460一个学生的课堂/463

 

“一孔之见”若尔盖—甜水海/469

 

见证现代湖泊的兴衰变迁/474

 

280万年!来自错鄂湖的记录/480

 

守望在西藏的湖群/485

 

第14章话说千年万年以来/496从灌木树轮见微知著/499

 

从祁连圆柏到尼泊尔糙皮桦/507

 

微化石解决大问题/514

 

来自环境考古的叩问/524

 

从青藏高原到西部环境/533

 

第15章为了风雪阳光大高原/542“老青藏”续写江河新篇/545

 

三访拉萨农业生态试验站/553

 

海北站相约三江源/561

 

山地环境守护神/571

 

交卷“命题作”/579

 

保卫西藏的碧水蓝天/588

 

第16章以“第三极环境”计划为标志/600组建跨国界科学联盟/603

 

确认四条国际河流正源/611

 

西藏的五花草甸/620

 

纳木错湖畔罕见的风景/624

 

重返大峡谷/630

 

青春将永放光芒刘东生/638青藏高原研究的科学范式、效应及其精神内涵郑度/640

 

附录

 

参考书目/648

 

后记/650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