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律师文摘3(2005·第三辑·总第十五辑)
  • 律师文摘3(2005·第三辑·总第十五辑)
  • 律师文摘3(2005·第三辑·总第十五辑)
  • 律师文摘3(2005·第三辑·总第十五辑)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律师文摘3(2005·第三辑·总第十五辑)

1 九品

仅1件

河南周口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孙国栋 主编

出版社中国法制

出版时间2005-06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24-1

上书时间2024-05-26

静雅旭皓书店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孙国栋 主编
  • 出版社 中国法制
  • 出版时间 2005-06
  • 版次 1
  • ISBN 9787801824424
  • 定价 16.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162页
  • 字数 200千字
【内容简介】
在裁判文书中。法官不仅需要对其所认定的事实加以全面的论证,而且还要对没有采纳的辩护意见和观点作出令人信服的说明,而不应以简单的“辩护意见没有事实和法律依据”为由,普遍地作出草率的“不采纳辩护意见”的裁决结论。

  当然。辩护律师不是裁判者,辩护意见也并不必然构成法院判决的基础。但是,法院的判决结论并不是也不应是非理性的,它应建立在法庭调查和法庭辩论的基础上,来自于经过控辩双方质证和辩论过的证据、观点和主张之中。对于法官来说,听取辩护律师的意见,并对辩护意见作出必要的解释和回应,这既是防止错案发生的有效制度设计,也是审判程序和裁判结论具备合法性的前提。

  中国的司法审判制度经过多年的改革,一直没有形成一种“当庭产生裁判结论”的裁判文化。听取辩护律师的声音,并进而在审查控辩双方意见的基础上形成裁判结论,这应当是减少冤假错案的必经途径,也是未来司法改革的基本目标。如果说政治改革的归宿应当是公民充分行使政治参与权力的话,那么,司法改革也应以是否有效地确保辩护律师参与裁判过程作为衡量其成功与否的标志。
【目录】
学术论坛

 法理沉思

  精英司法论/张建伟

 事件剖析

  针对余祥林冤案的十点思索/杜兆勇 张星水

  余祥林冤案重审程序四大质疑/崔敏

  山西银鼠调查/王展波 李明陆磊

 专家说法

  公司法变不要以瑕掩瑜/罗培新

 热点话题 

  死刑核准权的法律冲突/卢建平

  收回死刑复核权难在哪里/郭光东

业务进阶

 以案论道

  比例原则的个案分析/郑琦

 判断研究

  教唆或者帮助他人自杀行为之定性研究——邵建国案分析/陈兴良

业界瞭望

 执业前沿

  上海律师推动公益诉讼缓慢前行/陈欢

 维权之声

  刑事诉讼十大问题研讨/易延友

 法学教育

  法律的性质——兼谈法律的学习与解释适用/梁慧星

管理之窗

 职业素养

  律师职业价值与商业限制/余少祥

 体制创新

  司法官员大面积退出律师协会/陈磊

史海钩沉

 百代风流

  百年回眸 谁与争功——记清末修律大臣沈家本与《大清新刑律》/陈浩

 历史名案

  长达32年的家永教科书诉讼/苏智良

法苑撷英

 随笔

  法治国家的真谛/雷震

  法律:一种激励机制/陈彩虹

  镶在墙上的法治精神(外一篇)/李永君

  陌生的米奇尼克/傅国涌

  日本为什么认罪这么难/资中筠

  我的败选声明/[美]戈尔

  “与时俱进”考/斯伟江

 书评

  迈向学术批判的中国书评——《中国书评》序/邓正来

  术语规范与学术翻译——从查尔斯河桥译成“查尔斯·里维尔·布里奇”谈起/扬玉圣

 观点集粹

  法律并非万能(共6篇)/陈创东等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