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说经典:诺贝尔文学奖名著速读(彩图)
  • 图说经典:诺贝尔文学奖名著速读(彩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图说经典:诺贝尔文学奖名著速读(彩图)

5 2.5折 19.8 九品

仅1件

吉林长春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邝明艳、张俊 著

出版社华文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06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2-10-06

AlexTse的书摊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邝明艳、张俊 著
  • 出版社 华文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9-06
  • 版次 1
  • ISBN 9787507526752
  • 定价 19.8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07页
  • 字数 165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彩色速读系列丛书
【内容简介】
 《图说经典:诺贝尔文学奖名著速读(彩图)》是一部帮助读者快速了解百年诺贝尔文学奖精彩历程的工具书,同时也是学习近代及现代、当代世界文学历史和知识的理想读本。编者精选了103部历届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经典作品,包括戏剧、诗歌、小说、散文等多种文学体裁,并设立“作家风采”、“经典简析”、“名人评说”、“颁奖评语”、“获奖感言”、“作品年表”、“提名者”、“推荐读本”等栏目,浓缩原著精华,提炼作品主旨,挖掘名著内涵,并为读者提供指导性阅读建议。同时,本书通过创新的版式将文字内容与精美图片有机结合,将文学名著多层次、全方位地展现出来,帮助读者迅速把握其精髓,使大家在轻松获取知识的同时,获得更多的文化熏陶、审美享受和想象空间。
【目录】
1901眺望晨曦,思索生命——眼睛(法国/苏利·普吕多姆)

1902里程碑式的史学巨著——罗马史(德国/特奥多尔·蒙森)

1905对奇迹的绝对否定——凡人难及(挪威/比昂斯腾·比昂逊)

1904普罗旺斯文化的复兴——米洛依(法国/弗里德里克·米斯特拉尔)

1904恢复了黄金时代的西班牙戏剧——蠢人还是圣人(西班牙/何塞·埃切加赖·依·埃伊萨吉雷)

1905奥正的基督教史诗——你往何处去(波兰/亨利克,豆克维奇)

1906对青春、自由和快乐的热情礼赞——撒旦颂(意大利/乔·卡尔杜齐)

1907英国作家写成的“描绘印度的最美画卷”——基姆(英国/吉卜林)

1908人性和世界本质的同时实现——精神生活哲学漫步(德国/鲁多夫·奥伊肯)

1909小童话,获大奖——骑鹅旅行记(瑞典/拉格洛夫)

1910塑造了真挚纯朴的意大利少女形象的典型——特雷庇姑娘(德国/保罗·海泽)

1911一部洞察生活奥秘的梦幻剧——青鸟(比利时/莫里斯·梅特林克)

1912德国戏剧发展史上的纪念碑——织工(德国/戈哈特·豪普特曼)

1915一份“奉献给神的祭品”——吉檀迦利(印度/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

1915一个“天才”作曲家奋斗成名的一生——约翰·克利斯朵夫(法国/罗曼·罗兰)

1916清新的唯美主义杰作——春天的时刻(瑞典/魏尔纳-冯·海登斯塔姆)

1917走向纯粹的精神宗教——日耳曼人的弟子(丹麦/卡尔·阿道尔夫·吉勒鲁普)

1919瑞士版希腊神话——奥林匹斯的春天(瑞士/卡尔·施皮特勒)

1920西方现代的“桃花源”——大地的成长(挪威/肯特·汉姆生)

1921一部反基督教的宣言——黛依丝(法国/阿纳托尔·法朗士)

1922革新西班牙剧坛的社会讽刺喜剧代表作——利害牵制(西班牙/哈辛托·贝纳文特)

1923爱尔兰文艺复兴运动杰作——驶向拜占庭(爱尔兰/威廉·勃特勒·叶芝)

1924一曲和谐而强有力的生命赞歌——农民(波兰/符瓦迪斯瓦夫·莱蒙特)

1925人道主义浓厚的历史剧杰作——圣女贞德(英国/乔治·萧伯纳)

1926对撤丁岛生活的现实主义描绘——母亲(意大利/格拉齐娅·黛莱达)

1927反驳现代科学主义文化思潮——创造的进化(法国/亨利·柏格森)

1928罪与赎罪的小说——桀骜不驯的女性——维格迪丝(挪威/温塞特)

1929德国版的家族变迁史诗——布登勃洛克一家(德国/托马斯·曼)

1950美国新文学的开山之作——大街(美国/刘易斯)

1951歌唱家乡达拉纳省风情——你的眼睛是火(瑞典/埃里克·阿克塞尔·卡尔费尔特)

1952构造出福尔赛群像性格特征——现代喜剧(英国/约翰·高尔斯华绥)

19551905年前后的俄国农村生活画卷——乡村(俄国/伊凡·蒲宁)

1954虚幻与现实融合的戏中戏——六个寻找作者的剧中人(意大利/路易吉·皮兰德娄)

1956清教禁锢下的欲望大爆发——安娜·克里斯蒂(美国/尤金-奥尼尔)

195720世纪最后一部长河小说——蒂博一家(法国/罗歇·马丁·杜·加尔)

1958讲述中国农民的故事——大地(美国/赛珍珠)

1959一组芬兰乡土的交响乐——赤贫(芬兰/弗兰斯·埃米尔·西伦佩)

1944“进化论”的文学式表达——漫长的旅行(丹麦/约翰尼斯·延森)

1945哀悼被毁灭了的爱情——消逝(智利/加夫列拉·米斯特拉尔)

1946生活危机之书,艺术家危机之书,社会危机之书——荒原狼(德国/赫尔曼·黑塞)

1947传统性模式的彻底颠覆——背德者(法国/安德烈·纪德)

1948关注现代文明的困境——荒原(英国/托马斯-史登斯·艾略特)

1949“南方文学”派创作的辉煌顶点——喧哗与骚动(美国/威廉·福克纳)

1950文豪的哲学原理——西洋哲学史(英国/伯特兰·罗素)

1951刻画欲望奴役下人的困惑——沉落地狱的电梯(瑞典/帕尔·拉格奎维斯)

1952“法国王冠上最美的一颗珍珠”——给麻风病人的吻(法国/弗朗索瓦·莫里亚克)

1955“劳拉尼亚”人民的解放运动——萨伏罗拉(英国/温斯顿·丘吉尔)

1954“硬汉文学”的创作高峰——老人与海(美国/海明威)

1955赋予冰岛文学以新的生机——莉里亚(冰岛/哈尔多尔-基里扬·拉克斯内斯)

1956西班牙式的咏叹调——秋天序曲(西班牙/胡安·拉蒙·希梅内斯)

1957“荒诞的证明”——局外人(法国/阿尔贝·加缪)

1958与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相媲美的“不朽诗篇”——日瓦戈医生(前苏联/鲍里斯·帕斯捷尔纳克)

1959“隐逸派”诗歌大放异彩——消逝的笛音(意大利/萨瓦多尔·夸西莫多)

1960探索人的本质的象征性诗作——海标(法国/圣琼·佩斯)

1961一部波斯尼亚人悲壮历史的真实画卷——德里纳河上的桥(前南斯拉夫/伊沃·安德里奇)

1962震动美国社会的“流民图”——愤怒的葡萄(美国/约翰·斯坦贝克)

1965源于古希腊文化的现代哲诗——画眉鸟(希腊/乔治·塞菲里斯)

1964存在主义的最初体验——恶心(法国/萨特)

1965史诗式的巨著——静静的顿河(前苏联/米哈依尔·肖洛霍夫)

1966卡夫卡式的希伯来文学——过夜的客人(以色列/撒母尔·约瑟夫·阿格农)

1966以色列民族的苦难哀歌——伊莱(瑞典/奈莉·萨克斯)

1967摧毁一切旧秩序,“为新生活开辟通路”——总统先生(危地马拉/阿斯图里亚斯)

1968日本抒情小说顶峰——雪国(日本/川端康成)

1969最有影响的荒诞派戏剧代表作——等待戈多(法国/塞缪尔·贝克特)

1970揭示极左路线对人性的深度摧残——癌症楼(前苏联/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

1971模仿《圣经》的书中之书——诗歌总集(智利/巴勃鲁·聂鲁达)

19721971年度的“欧洲之书”——莱尼和他门(德国/海因里希·伯尔)

1973一把剖析灵魂的手术刀——风暴眼(澳大利亚/帕特里克·怀特)

1974杰出的自传体四部曲——奥洛夫(瑞典/伊凡·詹生)

1974以一滴露珠反映整个世界——创造的夜(瑞典/哈瑞·马丁松)

1975抒写“生活邪恶”的“纯诗歌”——乌贼骨(意大利/埃乌杰尼奥·蒙塔莱)

1976让生命力在诗境中高扬与升腾——赫索格(美国/索尔·贝娄)

1977西班牙“二七年一代”诗歌杰作——不,星星(西班牙/阿莱克桑德雷)

1978天使?傻瓜?——傻瓜吉姆佩尔(美国/伊萨克·巴什维斯·辛格)

1979对于生命的神异召唤——英雄挽歌(希腊/奥迪塞乌斯·埃利蒂斯)

1980自我异化的边缘与现代式的绝望虚无——偶然相逢(波兰/切斯瓦夫·米沃什)

1981关于精神与现实冲突的强有力的隐喻——迷惘(英国/艾利亚斯·卡内蒂)

1982魔幻现实主义的经典力作——百年孤独(哥伦比亚/加西亚·马尔克斯)

1985揭示人性之“恶”的寓言式小说——蝇王(英国/威廉·戈尔丁)

1984母爱——一个恒在不衰的主题——在窗旁(捷克/雅罗斯拉夫·塞弗尔特)

1985“天书般难读”的获奖作品——弗兰德公路(法国/克劳德·西蒙)

1986“一个真正的批评家的声音”——森林之舞(尼日利亚/沃莱·索因卡)

1987超越时空限制的文字——语言片断(美国/约瑟夫·布罗茨基)

1988阿拉伯现实主义文学的里程碑——宫间街(埃及/纳吉布·马哈福兹)

1989当今西班牙小说中最杰出的一部——蜂房(西班牙/卡米洛·何塞·塞拉)

1990不是“说”而是“呈现”意象——大街(墨西哥/奥克塔维奥·帕斯)

1991反种族歧视的“黑色史诗”式作品——邂逅(南非/纳丁·戈迪默)

1992“后殖民”文学中成功的典范——仲夏(圣卢西亚/德里克·沃尔科特)

1995一部有关黑人悲怨的完美协奏曲——宠儿(美国/托妮·莫里森)

1994“战后一代”派的文学代表作——个人的体验(日本/大江健三郎)

1995以现代文明的眼光挖掘爱尔兰民族精神——挖掘(爱尔兰/谢默斯·希尼)

1996挖掘出现实背后的生存深意——在赫拉克利特河里(波兰/维斯瓦娃·希姆博尔斯卡)

1997鞭笞权威的经典——一个无政府主义者的意外死亡(意大利/达里奥·福)

1998重现一个窒息人性的时代——修道院纪事(葡萄牙/若泽·萨拉马戈)

1999一场荒诞的个人反抗史——铁皮鼓(德国/君特·格拉斯)

2001探讨社会缩影下的不确定性——半生(英国/维·苏·奈保尔)

2002集中营“屈服”与思考——命运无常(匈牙利/凯尔泰斯·伊姆雷)

2005一部后殖民世界中的黑色讽刺作品——耻(南非/约翰·麦克斯韦尔·库切)

2004触碰变态性心理的“禁区”——钢琴教师(奥地利/埃尔弗里德·耶利内克)

2005被强行打开的封闭世界——房间(英国/哈罗德-品特)

2006一本哲思小说、一则爱情诗篇、一场魔幻的异国美梦——我的名字叫红(土耳其/奥尔罕·帕慕克)

2007金色浮生的一场玫瑰梦——金色笔记(英国/多丽丝·莱辛)

2008对现代文明的自觉诘难——诉讼笔录(法国/勒·克莱齐奥)

诺贝尔文学奖综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