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指南:问鼎“挑战杯”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指南:问鼎“挑战杯”

22 7.6折 29 八五品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振刚 著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10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

上书时间2024-06-27

瑜伽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张振刚 著
  •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0-10
  • 版次 1
  • ISBN 9787040300222
  • 定价 29.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58页
  • 字数 25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第一部分对“挑战杯”竞赛的起源、发展、重要事件和对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意义作了概括性介绍;第二部分通过对“挑战杯”竞赛成功团队的特征、团队的目标管理和激励管理等方面的阐述,分析了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团队的重要作用;第三部分分别从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类作品、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写作指南入手,针对“挑战杯”竞赛对参赛作品的基本要求,详细介绍了各类作品从选题到最终定稿过程中所需要注意的事项,并提供大量实例以佐证;第四部分主要介绍进入终审后作品展示答辩环节要注意的问题,包括评审标准、展示方案的制定、展示人员的培训、答辩技巧等;第五部分介绍如何孵化“挑战杯”参赛作品,重点介绍了华南理工大学作为“挑战杯”成果摇篮的“百步梯”攀登计划不断成长发展的过程。
【作者简介】
张振刚,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华南理工大学工学学士、工学硕士、管理学博士,英国赫尔大学(UniversityofHull)全日制工商管理硕士(MBA)。现任华南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兼任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广东省人民政府决策咨询顾问专家委员会委员。曾获广东省科技进步特等奖、广东省高教厅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实用新型专利等,2007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主持完成多项教育部、省级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和两项广东省重大决策咨询研究课题社会公开招标项目。受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聘请,负责主笔并完成《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纲要(2006~2020)》的撰写工作。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
【目录】
第一章“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概述
1.1“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简介
1.2“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意义
1.2.1“挑战杯”竞赛促进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1.2.2“挑战杯”竞赛促进了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
1.2.3“挑战杯”竞赛推动了创新型国家的建设
1.3“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参赛事宜
1.3.1参赛条件及要求
1.3.2“挑战杯”竞赛主要流程
1.3.3“挑战杯”竞赛书面评审标准
1.4本章小结

第二章“挑战杯”竞赛团队管理
2.1“挑战杯”竞赛团队概况
2.1.1“挑战杯”竞赛成功团队定义及特征
2.1.2“挑战杯”竞赛成功团队建设五要素
2.2“挑战杯”竞赛团队领导力
2.2.1“挑战杯”竞赛团队队长
2.2.2“挑战杯”竞赛团队队长的四种管理能力
2.3“挑战杯”竞赛团队的目标管理
2.3.1“挑战杯”竞赛团队目标管理模式的分类与选择
2.3.2“挑战杯”竞赛团队目标管理的工作流程
2.4“挑战杯”竞赛团队的激励管理
2.4.1“挑战杯”竞赛团队的激励原则
2.4.2“挑战杯”竞赛团队的激励方法
2.5本章小结

第三章“挑战杯”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写作指南
3.1论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3.1.1基本概念
3.1.2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的基本要求
3.2论文的选题
3.2.1选题的原则
3.2.2选题的途径
3.3论文的写作设计
3.3.1论文写作的准备工作
3.3.2论文写作的谋篇布局
3.3.3论文中最常用的逻辑方法
3.4论文的具体写作
3.4.1论文的题目、摘要、绪论
3.4.2论文的正文部分
3.4.3论文的结论
3.4.4论文的附录、参考文献
3.5论文的提升
3.5.1反复修改,强调用语的准确性
3.5.2优化结构,提高作品的逻辑性
3.5.3巧用图表,提升作品的感染力
3.5.4多方引证,增强作品的说服力
3.6本章小结

第四章“挑战杯”科技发明制作类作品写作指南
4.1科技发明制作类作品的种类
4.2科技发明制作类作品的选题
4.2.1选题的原则
4.2.2选题的途径
4.3作品申报书的填写
4.3.1作品申报书写作特点
4.3.2作品申报书编写注意事项
4.3.3作品申报书的内容
4.4本章小结

第五章“挑战杯”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写作指南
5.1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写作指南
5.1.1准备阶段
5.1.2调查阶段
5.1.3分析阶段
5.1.4总结阶段——调查报告的撰写
5.2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论文写作指南
5.2.1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论文写作的特点
5.2.2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论文写作的过程
5.3本章小结

第六章“挑战杯”作品展示与答辩技巧指南
6.1“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答辩环节评审标准
6.1.1答辩环节评委构成及关注点
6.1.2答辩环节的评审标准
6.2展示方案的制定
6.2.1展示的规定
6.2.2展示的内容
6.2.3展示的形式
6.2.4展板的制作
6.3展示人员的培训
6.3.1沟通与表达能力
6.3.2专业水准
6.3.3形象与气质
6.3.4应变能力
6.4作品展示的行动计划
6.4.1定位评委
6.4.2定位自我
6.4.3塑造形象
6.4.4确定展示方案
6.4.5撰写答辩提纲
6.4.6熟记讲稿
6.4.7做提问准备
6.4.8进行模拟答辩
6.4.9调整心态
6.5展示人员的答辩技巧
6.5.1陈述的技巧
6.5.2回答的技巧
6.6现场答辩案例
6.7本章小结

第七章如何孵化“挑战杯”参赛作品——以华南理工大学“百步梯”攀登计划为例
7.1华南理工大学与“挑战杯”竞赛
7.1.1学校高度重视,师生积极参与
7.1.2“挑战杯”成效显著,创新硕果累累
7.2“百步梯”攀登计划激励华工学子勇攀高峰
7.2.1“百步梯”的文化内涵
7.2.2“百步梯”攀登计划的背景
7.2.3“百步梯”攀登计划的宗旨与目标
7.2.4“百步梯”攀登计划的意义
7.3“百步梯”攀登计划的组织与实施
7.3.1“百步梯”攀登计划的组织架构
7.3.2“百步梯”攀登计划的实施运作
7.4攀登者的经验与感悟
7.4.1学校团委的经验和总结
7.4.2指导教师代表的见解和体会
7.4.3参与学生代表的收获和感悟
7.5结语:攀登仍在继续
附录一华南理工大学“百步梯”攀登计划
附录二华南理工大学关于实施“学生研究计划”的决定
附录三关于印发《华南理工大学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管理办法》的通知
附录四华南理工大学关于选拔作品参加“挑战杯”系列竞赛的管理办法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