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兆薰日记 (晚清珍稀稿本日记) 全4册
  • 柳兆薰日记 (晚清珍稀稿本日记) 全4册
  • 柳兆薰日记 (晚清珍稀稿本日记) 全4册
  • 柳兆薰日记 (晚清珍稀稿本日记) 全4册
  • 柳兆薰日记 (晚清珍稀稿本日记) 全4册
  • 柳兆薰日记 (晚清珍稀稿本日记) 全4册
  • 柳兆薰日记 (晚清珍稀稿本日记) 全4册
  • 柳兆薰日记 (晚清珍稀稿本日记) 全4册
  • 柳兆薰日记 (晚清珍稀稿本日记) 全4册
  • 柳兆薰日记 (晚清珍稀稿本日记) 全4册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柳兆薰日记 (晚清珍稀稿本日记) 全4册

晚清江南大地主柳兆薰的百万余字日记 江苏凤凰出版社

380 7.9折 480 全新

仅1件

北京通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著者:柳兆薰

出版社凤凰出版社

ISBN9787550642966

出版时间2024

装帧其他

定价480元

上书时间2024-10-18

专利文献资料汇编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书名:柳兆薰日记  ( 晚清珍稀稿本日记 )
著者:柳兆薰
字体:汉文简体
开本:32开
字数(千字):1682
页码数:2072
装帧:平装
册数:4
ISBN号:978-7-5506-4296-6
定价:480元
出版时间:2024年8月  
柳兆薰手稿《柳兆薰日记》,记载了咸丰九年至光绪十六年间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感。作者以一名江南乡绅的视角,真实地记录并还原了一百多年前江南水乡的生活。该日记不仅对 重大历史事件记录详尽,对日常生活之琐事,亦无不详实记录,从中我们可以依稀感受到晚清江南乡居生活的日常缩影。日记是琐碎的,既有乡邻、亲朋的家长里短,也有太平军以及 当时清军抢杀掳掠的真实描述;日记也是客观的,因受众为写作者本人,因此其中所记述的均为记录者的所历所感,因此相较于书本中的历史,它更能真实反映记录者所处的时代特 征。 征;同时日记更是详尽的、无所不包的真实生活,涉及当时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
柳兆薰(1819-1890),原名兆白,字咏南,一字虞卿,号时安,又号莳安,晚自号厄道人,亦称悟因生,吴江芦墟胜溪(今江苏苏州)人。江邑优附贡生试用训导,清同治 六年(1867)丁卯科,并补行咸丰十一年辛酉科本省乡试副榜,加捐内阁中书衔,同治九年(1870)七月署丹徒学教谕,同治十年(1871)二月辞官返乡。柳兆薰工诗 文、填词。柳树芳次子。柳亚子曾祖父。

明清时期,写日记已是蔚然成风。不少文人、官员和学者,出于各种目的,基本都有记日记的习惯,只是本人刊行的日记比较少。究其原因,可能在时人观念中,日记还算不上“著述”,不值得去刊刻传世;当然,更主要的原因或许在于,日记的私密性太强,不便拿给外人看。所以,大部分日记还是以稿本或钞本的形式被保留在子孙、门生手里,一代代传承下来。自古迄今,经历种种劫难,存世的稿钞本日记已经不多了。据统计,有日记留存于世的近代人物只有1100人左右。因此,今天保存于公、私收藏机构或个人手里的稿本日记,无不享受着善本的待遇,备受世人的关注和珍爱。
如人们所知,日记属于一种比较特殊的文献,具有全面记载生活各个侧面的综合性特点。日记永远都能以第一现场的感觉,将阅读者带入特定场景,沿着作者的心路,去体会当年的生活、境遇与情感,熟悉已经远去的风俗习惯和历史细节;哪怕从其中的任何一天读起,也可以读得下去,因而被视为一种很容易与读者产生共鸣的“有温度”的文献。人们喜爱日记正是源于其自身所具有的独特魅力。当然,注重个性化材料和社会日常生活的研究取向,也推动了学界对日记的重视和利用,以日记为核心材料从事研究的学术成果也越来越多。
目前,日记的出版主要通过原稿影印和整理标点两种形式。原稿影印日记始于20世纪石印、珂罗版技术被大量采用的时代。20世纪20年代,商务印书馆陆续影印出版有李慈铭《越缦堂日记》和翁同龢《翁文恭公日记》。同为晚清著名日记,比起同时代排印的《湘绮楼日记》,李、翁的日记都是根据稿本影印的,因而使人们能够更为真切地感受日记的原始样貌,甚至作者的书法风格、涂改痕迹,都得以原原本本地保留下来。时至今日,先进的数字扫描和印制技术,进一步促动了新一轮稿本日记的大批量出版,使“久藏深闺”的珍稀稿本日记,得以更多地呈现在研究者面前。可是,对学术研究而言,影印本虽然保存了日记原貌,出版周期也相对较短,但卷帙庞大,且日记多为行草书书写,字迹不易辨识,阅读和利用并不及整理标点本方便。所以,根据原稿本或影印本将日记内容加以点校,一直是文献整理者的重要任务。近些年影印出版的近代人物日记,如钱玄同、绍英、皮锡瑞、朱峙三、徐乃昌、江瀚、张、王伯祥等人的日记,也陆续经学者整理后出版了点校本,大大方便了学者利用和研究。由凤凰出版社推出的“中国近现代稀见 史料丛刊”,自2014年以来,已经出版10辑100馀种,其中日记占到三分之一以上,诸如孙毓汶、有泰、张佩纶、邓华熙、袁昶、耆龄等人日记都是据稿本或稿钞本影印版整理出来的,上述日记一经刊行就受到学界的广泛欢迎。整理本还有一个优势,便是对日记中的讹误做出校订,加补公元纪年,方便读者查核。不惟如此,整理本日记除学者外,也受到不同兴趣读者的欢迎。这几年,出版界、读书界兴起的“日记热”,都与整理本日记的大量印行密切相关。可见,持续推进稿本日记的整理出版工作,对普及中国传统日记知识,增进读者对传统文化的亲切感,具有积极的作用。
... ...
目录
前言1
凡例1
咸丰七年(丁巳,1857)
咸丰九年(己未,1859)
咸丰十年(庚申,1860)
咸丰十一年(辛酉,1861)
同治元年(壬戌,1862)
同治二年(癸亥,1863)
同治三年(甲子,1864)
同治四年(乙丑,1865)
同治五年(丙寅,1866)
同治六年(丁卯,1867)
同治七年(戊辰,1868)
同治八年(己巳,1869)
同治九年(庚午,1870)
同治十年(辛未,1871)
同治十一年(壬申,1872)
同治十二年(癸酉,1873)
同治十三年(甲戌,1874)
光绪元年(乙亥,1875)
光绪二年(丙子,1876)
光绪三年(丁丑,1877)
光绪四年(戊寅,1878)
光绪六年(庚辰,1880)
光绪七年(辛巳,1881)
光绪八年(壬午,1882)
光绪九年(癸未,1883)
光绪十年(甲申,1884)
光绪十一年(乙酉,1885)
光绪十二年(丙戌,1886)
光绪十三年(丁亥,1887)
光绪十四年(戊子,1888)
光绪十五年(己丑,1889)
光绪十六年(庚寅,1890)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