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为何选择了战争 加藤阳子著 好望角书系 日本近代史研究 日本历史文化书籍甲午战争 二战史问题世界史畅销书 ZR
9787213092572
¥
46.5
全新
仅1件
作者加藤阳子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13092572
出版时间2020-01
装帧平装
货号601464132031
上书时间2022-12-02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东京大学历史学教授、战争问题研究第一人加藤阳子获奖作品,日本近代史研究的前沿之作,出版畅销10年,已成为日本年轻人的必读经典书。 转换视野能够发现不同的风景,加藤阳子的独到之处在于,她试图呈现当时世界交互相连的动态画面,在一个更高的维度上,重新检视“过去”的位置,而不是孤立地看待日本的“内部决策”。她展现了日本学界对历史的深刻反省,作者直言“一切皆起因于日本挑起战争并企图借由武力改变中国的对日政策”,“想要追究包含天皇在内地当时内阁及军方领导者之责任”。 本书的最大特点是新颖有趣,语言通俗易懂。关于历史是如何推进的,战争是如何发生的,是本书想要回答的问题。这是一本能够调动起对知识的好奇心的教科书,这也是它长期以来深受日本学生和大众喜爱的原因。作者用深入浅出地叙述方式,向读者一一剖析日本缘何一次次走向战争。 本书还试图向读者传递这样的历史哲学,即“历史这门学问,是人类对社会、国家这一对象进行的分析探讨,但人类自身却又不得不委身于这一对象中生存。历史,就是在这样纠结复杂的境况下被推向前”。
从甲午战争到日俄战争,直到二战战败,日本人缘何一次次走向战争? 上至世界顶尖的优秀人才,下至日本的平民百姓,为何认定“唯有战争才是出路”? 东京大学历史学教授加藤阳子通过层层推进的多维分析,深入浅出地探究了当时日本为政者和国民如何看待世界局势、为何每一次都最终选择了战争。在这本被称为 “日本近代史研究最前沿”的著作中,她回答了历史是如何推进的、战争是如何发生的等一系列问题,帮助读者从更多元的视角理解日本近代史上几次改变国运的战争。 加藤阳子向读者呈现的是一个世界交互相连的动态画面,而不是孤立地看待日本的“内部决策”,从而在一个更高的维度重新审视日本过去的位置。她很少简单地提出结论,而是不断地指引通往结论之门的方向,读者必能从中感受到历史学的趣味和吸引力。 加藤阳子 1960年出生于日本埼玉县,曾任山梨大学助理教授、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访问研究员。 现任东京大学人文社会系研究科教授,专攻日本近现代史。2010年,凭借《日本人为何选择了战争》,获得第九届小林秀雄奖。
中译本序 序言 序章 思考日本近现代史 一 从战争的视角审视近代 “9?11”恐怖袭击的含义/ 历史只是死记硬背吗? 二 民有、民治、民享 南北战争之时/《日本国宪法》的由来 三 战争与社会契约 为了彻底动员人民的力量/改变敌国的宪法/日本宪法的根本宗旨是什么? 四“为何和平只维持了20年?” “怪人”卡尔老师/写在大战爆发前的书/ 错在联盟/从特殊到一般/历史影响现在的例子 五 历史的误用 出类拔萃的精英们错了吗?/ 要求无条件投降的原因/战争无法停止的理由 第二章 甲午战争:“侵略与被侵略”以外的视角 一 对列强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 日本与中国相互竞争的故事/什么制度支撑着贸易/作为安全保障的华夷秩序 二 甲午战争之前 中国的变化/山县有朋的警诫/福泽先生登场/施泰因先生登场 三 民权论者如何看待世界 最重要的是国家独立/ 国会的意义是什么?/ “毫无气力的奴隶本性!”/为了对抗藩阀政治/ 我们提供了战争经费 四 甲午战争为何爆发 强势的外务大臣/清朝的反驳/甲午战争的国际情势/发生普选运动的原因 第二章 日俄战争:问题在于选朝鲜还是选满洲 一 甲午战争之后 战争的“效用”/什么是新型战争/ “二十亿钱款和二十万生灵”/施泰因的预言恐成现实 二 英日同盟与清朝的变化 俄国的满洲政策与清朝的变化/慎重开战论/通过俄国史料可以了解什么? 三 不得不开战的理由 日俄交涉的分歧/不为韩国问题而战 四 日俄战争带来的影响 日本与美国的共同步调/清朝在战场上的协助/ 战争改变了什么? 第三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日本所受的主观挫折 一 拥有殖民地的时代,失去殖民地的时代 世界面临总体战/ 日本一贯追求的目标/ 日美战争的恐慌/西太平洋岛屿/ 山东半岛的战略意义 二 为什么会出现“国家改造论” 不改变将亡国/ 将来的战争/ 危机感的三个来源 三 开战前与英美的交涉 加藤高明与爱德华?格雷/ 英国害怕的事/美国的备忘录 四 在巴黎和会上被批判的日本 松冈洋右的信/近卫文麿的愤慨/“三一”独立运动/ 五 与会者的侧面与日本所受的创伤 空前的外交战/青年凯恩斯/“通灵者”劳合?乔治/抨击的口实 第四章 “九一八”事变与中日战争:日本切腹、中国介错论 一 当时人们的意识 计划好的作战和“偶发”的事件/“九一八”事变与东大学生的感受/不是战争而是“革命” 二 “九一八”事变为何发生 满蒙是日本的生命线/条约的灰色地带/陆军、外务省与商社/大多与国家有关 三 计划事件的主体 石原莞尔的最终战争论/错位的意图/独断专行与事后追认/蒋介石的选择/ 李顿调查团及其报告/吉野作造的感叹 四 退出联盟 帝国会议中强硬论的侧面/松冈洋右的感叹/所有国际联盟会员国的敌人 五 迈向战争时代 被陆军口号迷惑的国民/总结德国失败的原因/黯淡的觉悟/汪兆铭的选择 第五章 太平洋战争:说不出死者阵亡地的国家 一 关于太平洋战争的各种看法 “历史是创造出来的”/天皇的担忧/ 数字魔术 二 战争扩大的理由 激烈的淞沪会战/南进的主观原因/中国的要求/丘吉尔的牢骚/ 七月二日御前会议决定的幕后 三 为何寄希望于首战大捷 特别会计/以突袭先发制人/珍珠港为何毫无防备?/只能速战速决吗?/ 日本没资格打仗 四 战争的种种面目 必死的战斗/日本人仍然相信会胜利吗?/ 说不出死者阵亡地的国家/满洲的记忆/ 俘虏的待遇/如何看待那场战争 后记 谢词 参考文献 译者后记 令人眼前一亮的趣味性。竟可以写出这样的书吗? ——鹤见俊辅(日本反战人士、哲学家、评论家) 不是单方面的提出结论,而是指出通往结论之门的方向,也就是说,(本书)给了读者评论的空间。 ——桥本治(日本作家、评论家) 与“口感温和”的参考书截然不同,这本书充满了“辛辣”的内容,而我正是被那些表面上看不出来的刺激之处所吸引。 ——堀江敏幸(日本作家、早稲田大学教授) 讲义的准备十分周密……并用恰到好处的语言书写,完成了这本如同过去的惊险小说一般,又具有现实批判性的读物。 ——关川夏央(文艺评论家) 读罢此书,如醍醐灌顶般地理解了历史学的趣味……不为先入为主的观念所左右,勇于将自己独立的判断发表出来。作者的获奖可谓名副其实,我真心感到高兴。 ——加藤典洋(日本文艺评论家、早稻田大学国际教养学部名誉教授) 获奖作品从出版开始就成为话题,我已经读过一遍。这次重新品读,再次感受到了内容的精彩。这是不会让人感到厌倦的作品。 ——养老孟司(日本脑科学专家、畅销书作家) 中译本序 拙作《日本人为何选择了战争》于2009年在日本出版,正好是10年以前。10年时间里,这本书获得了为数不少的读者,实属荣幸。听闻浙江人民出版社将要出版发行本书的简体中文版的消息之后,我真是感到万分欣喜。 与此同时,因为在本书中登场最多的国家就是中国,所以让中国的读者们读到这本书,也让我颇感压力。2019年的中国,不仅是联合国会费分摊比例达到第二位的经济大国,更是成功到达了月球背面的航天大国。虽然本书所讲述的历史只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为止,但是正如爱德华·霍列特·卡尔所说的那样,“历史是现在与过去之间永无休止的对话”,对于过去的评价也必然在某种程度上受到当下视角的影响。这本书已经有了整整10年的历史,希望接下来您将读到的内容,还不至于因为这些岁月而变得过时。 接下来,我想先说明一下写作这本书时的时代背景和意图所在。我写下这本书的2009年,因美国次贷危机而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已经肆虐了一年多时间。虽然在这本书出版时,针对世界规模的经济不景气,各国都已经采取了相应的对策。然而,在这之后的2011年3月,日本又遭遇了东日本大震灾以及随之而来的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到了2012年9月,因为日本突然展开对钓鱼岛的“国有化程序”,使得中日关系也变得极为紧张。因此可以说,写下这本书的2009年以及之后的数年间,日本在受到世界金融危机打击的同时,还面临着其他诸多问题。虽然其中不少问题都是因日本自己而起,但是确实可以说在这段时间里,日本人的所谓“安全感”开始被重新定义了。 面对这样的形势,我当时就想到在今后的日本社会内部,围绕着日本近现代史以及日本的未来这些问题,恐怕会不断发生尖锐的对立和论争,而且这些对立和论争也会与日本的对外态度互相影响。事实上,日本社会中的一部分人否认从军慰安妇、强制劳工、南京大屠杀等事实的反动潮流,以及针对首相“战后70年谈话”的评价等问题,确实都陆续发生了。 在本书的后记中,我写道:“我们在度过生命中的每一天的同时,总在无意识地对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情做出评价和判断。在评价或是判断当今社会的状况时,又会无意识地借用过去的事例进行类比,当进一步对未来进行展望时,同样会无意识地对比过去和现在的事例。 “在这些时候,年轻人的脑海中储存了多少可供类比的历史事实,对这些事实又进行了什么程度的整理分析,这些因素最终将会左右他们对于现在和未来的判断。” 现在重新回顾这段话,我觉得依然如此。甚至可以说,对于初中和高中学生这样的年轻一代,抑或是年纪虽大,但是头脑还年轻的人们来说,越来越有广泛了解日本这个国家的历史,也就是那些战争的历史的必要性了。 我这样想的理由,首先是因为刚刚所讲的,在世界经济不景气的时候,正如20世纪30年代的日本人一样,2009年的日本人也在主观上产生了某种危机意识。另一个理由则在于,围绕着73年前制定的《日本国宪法》,如今护宪与改宪双方正在展开激烈的争论。在序章的“战争与社会契约”这一节中,我提到了卢梭的理论。他认为,对于战争中的国家,其终极目标就在于改写敌国的宪法,也就是国家存续所仰仗的社会基本秩序。日本在二战战败之后,就按照占领军的要求改写了《大日本帝国宪法》以及其中所体现的天皇制,以新的《日本国宪法》与象征天皇制取而代之。 那么,为了讨论宪法的修改问题,就有必要把1945年8月结束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作为前提进行思考。在《朝日新闻》2015年春天进行的有关“日本开战的原因”的舆论调查中,对于“目前为止本国的追究与阐明是否已经足够充分”这个问题,尚有65%的人选择“还不充分”(《朝日新闻》2015年4月18日晨间版)。对于很多日本人来说,那场战争还留有诸多有待解释和定义的问题。 刚刚我已经提到,这本书是为年轻人所写的。不过,对于过去日本利用日俄战争的回忆,来将“九一八”事变正当化这种做法,即利用过去战争的观念与历史,为新的战争进行背书的行为,是值得包括中国人民在内的世界各国人民警惕的。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的太平洋战场上,日军既没有制海权也没有制空权,作为对手的美军则拥有压倒性的技术优势。但是,中日两国间于1931年之后在中国东北与华北平原上展开的战斗,则大部分是士兵之间面对面的杀戮。日军给中国带去的惨祸,自然罄竹难书,而很多日本士兵也因此患上了严重的战争神经症。近年来,吉田裕的《日本军兵士》与中村江里的《战争与心理创伤》等研究,很好地揭示了这些事实。 当时身在中国的日军士兵与军官之中,也有不少人对于中国有着很深的理解。日本从明治初年开始施行义务兵制,到1943年甚至废止了对于学生的暂缓征召制度。因此,像在东京大学文学部学习研究中国文学的武田泰淳(1912—1976年)这样的人被征召进军队的例子,也并不罕见。 武田在他所写的《司马迁》的序文中,这样写道:“我对于《史记》的思考,始于昭和十二年踏上战场之时。在充满危险的战地生活中,我越来越深切地感受到,这千古流传的古代经典的强大之处。那些在汉代写下的历史的世界,也让我有一种现代的感觉。当我思考着历史的严酷、世界的严酷,或者说现实的严酷之时,总是能在《史记》中找到一些参考或是根据。” 武田入伍之后被派往自己研究的国家——中国,他在那里重新认识了《史记》的世界和古代经典的力量。在战争期间,他写出了《司马迁》并成功出版。司马迁的《史记》完全着眼于政治中的个人,武田将司马迁这种对于世界的理解娓娓道来,意在与当时日本所信奉的“万世一系”的天皇神话形成对照。身处战争中的审查制度之下的知识分子,应该会很容易理解他的这番用意。 在经历了长时间战争的国家之间,居然还存在这样的关联性,我本人对于这一点也深感兴趣。在日本人与美国人之间,就很难发现诸如武田与司马迁,或是竹内好与鲁迅之间的那种关联性。反过来,如果是英国人或是美国人,倒是有可能通过文化、艺术、音乐等媒介,与德国人产生相似的关联性。长久以来不断从中国学习文化的日本,在近代以后又对中国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这种日本视角下的说明,希望中国读者也能有所了解。 最后,我要感谢我的学生,目前正在东京大学大学院人文社会系研究科学习日本近代史的章霖,他利用写作博士论文的宝贵时间,付出了非同寻常的努力来翻译这本书。同时,也要感谢浙江人民出版社为出版本书所做的诸多努力。这本书另有繁体中文版已在中国香港和台湾地区出版,不过,作为作者,我相信浙江人民出版社的这个版本才是最能正确反映我想法的中文“决定版”。 2019年1月听闻中国月球车成功在月球背面着陆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