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材料工程大典(全26卷)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材料工程大典(全26卷)

3800 九品

仅1件

四川成都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鄢国强 主编;徐祖耀;黄本立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03

版次1

装帧精装

上书时间2024-05-19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鄢国强 主编;徐祖耀;黄本立
  •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6-03
  • 版次 1
  • ISBN 9787502573287
  • 定价 160.00元
  • 装帧 精装
  • 开本 其他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1083页
  • 字数 3200千字
【内容简介】
中国材料工程大典是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和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共同组织全国39位院士、百余位各学科带头人、千余位材料工程专家共同执笔编写,全面反映当今国内外材料工程领域发展的最新资料和最新成果,集实用性、先进性和权威性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工具书。中国材料工程大典包括材料工程基础、钢铁材料工程、有色金属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复合材料、信息功能材料工程、粉末冶金材料工程、材料热处理工程、材料表面工程、材料铸造成形工程、材料塑性成形工程、材料焊接工程、材料特种加工成形工程、材料表征与检 测技术等内容,涵盖了材料工程的各个领域,将最新的实用数据(特别是与国际接轨的标准数据)、图表与先进实用的科研成果系统地集合起来,并附应用实例,充分展示了材料工程各领域的现状和未来。中国材料工程大典不仅可以满足现代企业正确选材,合理用材,应用先进的材料成形加工技术,提高产品质量和性能,降低产品成本,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的需要,而且对推动中国材料科学与材料成形加工技术的不断创新,促进制造业的发展,提高我国制造业的竞争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书为第26卷材料表征与检测技术。主要内容包括化学成分分析方法、常用材料化学成分分析、材料物理性能测试、材料力学性能测试、材料化学性能测试、金相分析、无损检测、x射线衍射分析、电子显微分析、核技术分析及其他检测与表征技术等。

  本书主要供具有大专以上文化水平,从事材料工程研究的工程技术人员在综合研究和处理材料表征与检测技术的各类技术问题时使用,起备查、提示和启发的作用,也可供研究人员、理工院校的有关师生参考。
【作者简介】
徐祖耀,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教授。
【目录】
第1篇 概论

  第1章 材料表征与检测在材料工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2章 材料表征与测试技术概述 

  第3章 材料检测实验室质量管理 

  第4章 材料检测的数据处理与表述 

  第5章 材料表征与检测技术的展望 

第2篇 化学成分分析方法

  第1章 概述

  第2章 试样的分解与前处理

  第3章 化学分析法

  第4章 电化学分析法

  第5章 光学与谱学分析法

  第6章 其他分析方法 

第3篇 常用材料的化学成分分析 

  第1章 钢铁材料的化学分析方法

  第2章 非铁金属材料的化学分析方法

  第3章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化学分析方法

  第4章 高分子材料的化学分析方法 

第4篇 材料物理性能测试

  第1章 热学性能

  第2章 材料的电学性能

  第3章 材料的磁学性能

  第4章 材料的光学性能

  第5章 材料的压电性能与铁电性能

第5篇 材料力学性能测试

  第1章 金属材料单向静拉伸性能试验

  第2章 金属材料扭转、弯曲与压缩性能

  第3章 材料的硬度试验

  第4章 缺口敏感性与缺口强度实验

  第5章 冲击韧度实验

  第6章 材料的断裂韧度试验

  第7章 材料的疲劳性能

  第8章 材料的磨损性能

  第9章 金属 

第6篇 材料化学性能测试

  第1章 金属材料耐腐蚀性能的测试

  第2章 材料在环境介质作用下的力学性能

  第3章 有机合成材料的腐蚀与老化性能测试 

第7篇 金相分析

  第1章 引言

  第2章 金相检验技术及设备

  第3章 宏观检验

  第4章 结构钢金相检验

  第5章 工模具钢

  第6章 轴承钢的金相检验

  ……

第8篇 无损检测

第9篇 X射线衍射分析

第10篇 电子显微分析

第11篇 核技术分析及其他检测与表征技术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