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礼与王权的合法性建构:以唐以前的史料为中心
  • 礼与王权的合法性建构:以唐以前的史料为中心
  • 礼与王权的合法性建构:以唐以前的史料为中心
  • 礼与王权的合法性建构:以唐以前的史料为中心
  • 礼与王权的合法性建构:以唐以前的史料为中心
  • 礼与王权的合法性建构:以唐以前的史料为中心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礼与王权的合法性建构:以唐以前的史料为中心

正版实拍 内有笔记

5 1.0折 48 八五品

仅1件

广东深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徐燕斌 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12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6-14

曦轩阁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徐燕斌 著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1-12
  • 版次 1
  • ISBN 9787516104453
  • 定价 4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41页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也是法文化的主要构成部分。中国古代的法律文化,从根本上说是一种礼法文化,礼和法纠缠错节的关系一直是中国古代法律史上最为醒目的一道风景:古代中国,夏、商、周三代礼法一体、礼外无法;春秋战国和秦代礼坏乐崩、礼法分离;汉至清末礼法结合、以礼率律。因此,对于法律史的研究,理清礼与法的关系,是最为重要和紧迫的课题。而王权,不仅在中国古代政治生活中处于枢纽地位,而且其本身就是法律的来源之一,所谓“前主所是著为律,后主所是疏为令”,在中国古代,君主不仅掌握着最高的司法权,同时还掌握着立法权。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研究中国古代的法律,如果不把君主纳入视野,不考虑君主在法律中的作用,显然是有失妥当的。《礼与王权的合法性建构:以唐以前的史料为中心》的研究,从合法性的视角对礼与中国古代王权的关系进行探讨,并进而对传统法律文化中最为核心的礼法关系作一个宏观的审视。
除了绪论和结语之外,本书主体部分包括五章。
第一章为基本概念及礼与王权合法性的一般理论。这一部分首先对本书的几个关键词,如礼、王权、合法性的基本含义作了一个相应的界定和说明,然后从整体上对礼与王权合法性的一般理论作一个总括性的描述,点明了礼在中国王朝政治中的合法性功能。
第二章从宗教之礼的层面探讨礼与王权的合法性建构。在古代社会,任何统治合法性的存在都需要有一个终极基础,以作为现实社会所有合法性问题的最终依据。这种终极基础一般是诉诸上帝、神之类的无须追问和证明的神圣存在。在古代中国,合法性的终极基础被认为是“天”。
【作者简介】
徐燕斌,湖北武汉人,历史学硕士,法学博士,博士后,现为云南财经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传统法律制度与文化研究,目前已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十多篇,期中部分被人大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全文转载。
【目录】
绪论
一问题缘起与研究对象
二研究史的回顾
三研究方法与篇章结构

第一章基本概念与一般理论
一礼之释义
二王权的内涵及其演变
三合法性理论梳理
四礼与王权合法性的一般理论

第二章宗教之礼与王权的合法性建构
一宗教之礼的内在结构:“礼一天”模式
一“礼一天”与王权合法性建构的理论形态
三“礼一天”与王权合法性建构的实践形态
四“礼一天”与唐律中的侵害王权犯罪
小结

第三章道德之礼与王权的合法性建构
一道德之礼的内核:“礼一德”
二“礼一德”与王权合法性建构的理论形态
三“礼一德”与王权合法性建构的实践形态:以唐代为例
小结

第四章制度之礼与王权的合法性建构
一名分之制与王权的合法性建构
二嫡长之制与王权的合法性建构
小结

第五章礼与法--合法性视角下的研析
一“礼以纪政”--礼的合法性与规制
二经典中的礼与王制
三礼制与法制的流变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