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人合一”与“主客二分”:中西哲学比较的重要视角
  • “天人合一”与“主客二分”:中西哲学比较的重要视角
  • “天人合一”与“主客二分”:中西哲学比较的重要视角
  • “天人合一”与“主客二分”:中西哲学比较的重要视角
  • “天人合一”与“主客二分”:中西哲学比较的重要视角

    释放查看图文详情

1 / 5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天人合一”与“主客二分”:中西哲学比较的重要视角

56 八五品

仅1件

福建福州

送至北京市朝阳区

运费快递 ¥7.00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林可济 著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10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J2

上书时间2024-05-04

评价7742好评率 99.91%

  • 发货速度快 171
  • 物流很快 168
  • 品相不错 157
  • 包装仔细 152
  • 价格实惠 141
  • 服务态度好 130
  • 非常满意 128
  • 值得信赖 124
  • 物超所值 106
  • 品相超预期 100
  • 品相未达预期 4
  • 发货有点慢 2
  • 描述不符 2
  • 有小瑕疵 2
  • 描述严重不符 2
  • 价格有点贵 1
  • 包装简陋 1
查看全部评价

紫威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林可济 著
  •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0-10
  • 版次 1
  • ISBN 9787509717806
  • 定价 3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26页
  • 字数 262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现实研究文库
【内容简介】
《“天人合一”与“主客二分”:中西哲学比较的重要视角》对中西哲学的渊源、发展脉络、哲学史观等进行了比较,作者借用张世英先生关于人与世界关系的“两个层次”和“三个发展阶段”的观点,将“天人合一”与“主客二分”作为重要视角,对中西哲学进行了论述和分析。书中从中西哲学史入手,探讨了中西哲学形成和发展的路径,以及相互交流的几个阶段,从不同侧面对中西哲学在本体论、认识论、伦理观、审美观等各个领域进行比较。
【作者简介】
林可济,1933年生,福建省福州市人。1950年4月参加革命工作。1954~1958年就读于北京大学哲学系。福建师范大学哲学教授。曾兼任福建师范大学马列主义教研部副主任、主任,管理学系主任,校务委员会委员等。校外曾任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理事、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兼职研究员、福建省科协委员、福建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理事长、国立华侨大学兼职教授等。主要学术著作有:《科技与文明》、《重要的思维法则——抽象上升到具体》(第二作者)、《信息社会理论辨析》、《中西哲学源流》、《研究》、《爱智篇——哲学学习探索40年》、《张世英哲学思想研究》等。主编学术著作有:《马克思主义与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唯物辩证法范畴新探》、《科学悖论集》等。1992年10月起,终身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目录】
自序马克思主义视野下的中西哲学比较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哲学何为?
第二节哲学与哲学史
第三节雅斯贝尔斯的“轴心时代”理论
第四节中国近代以来的“西学东渐”
第五节中西哲学比较的目的与方法

第二章中国哲学史学科建立的“合法性”与可能性
第一节中国古代有没有哲学
第二节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
第三节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卷上、卷下)
第四节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和《中国哲学史新编》(七卷)

第三章作为中西哲学比较参照系的西方哲学史
第一节西方哲学发展中的否定之否定
第二节黑格尔的西方哲学史观
第三节海德格尔的西方哲学史观
第四节西方哲学的若干特点

第四章中国哲学发展纵横谈
第一节中国哲学发展概述
第二节儒、道、佛是中国文化鼎足而立的三个支柱
第三节中国哲学发展的基本问题
第四节中国哲学的若干特点

第五章中西哲学在历史上的交流
第一节中国哲学在西方的传播及其影响
第二节西方哲学的传入及其影响
第三节中西哲学交汇后引发的几场大论争

第六章西方学者心目中的中国古代哲学
——以雅斯贝尔斯、海德格尔和普里高津为例
第一节雅斯贝尔斯对中国古代儒家与道家的评论
第二节海德格尔何以赞赏老庄哲学
第三节普里高津论向中国哲学寻求哲学支持

第七章中国现代哲学家对西方哲学的回应
——以梁漱溟、冯友兰、任继愈、张世英为例
第一节梁漱溟:《中西文化及其哲学》及其他
第二节冯友兰:中西会通的“新理学”哲学体系与中西矛盾观的比较
第三节任继愈:关于老子研究中的中西哲学观
第四节张世英:近多年来,致力于中西哲学比较研究

第八章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的比较
第一节中西哲学的比较实质上是不同时代的比较,是古代与近代之别
第二节中西方人在“实现自我”的方式上的差异
第三节中国古代哲学与西方近代哲学的若干比较(上)
第四节中国古代哲学与西方近代哲学的若干比较(下)
第五节中国古代哲学与西方现代哲学的若干比较

第九章中西哲学在现代的融合与会通
第一节季羡林先生关于“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东”的论述
第二节“李约瑟难题”再思考:现代自然科学为什么出现在西方?
第三节实现中西哲学会通的两种路径
第四节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哲学的现代性诉求

第十章余论:哲学与人生——兼谈科学、道德、审美、宗教四者关系
第一节人生的四种境界
第二节理性与信仰
第三节中西哲学对真善美之不同理解
第四节科学与宗教、美育与宗教的复杂关系
第五节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微信扫码逛孔网

无需下载

店主休假中:01月29日至02月28日无法回复消息、处理订单和发货。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