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0 7.6折 ¥ 79 全新
仅1件
作者杨乐言 译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出版时间2017-08
版次1
装帧精装
上书时间2024-09-28
哈布斯堡王朝,曾是欧洲历史上统治领域*广的王室,曾统治过神圣罗马帝国、奥地利帝国、西班牙帝国、奥匈帝国等。家族成员更曾是皇帝、国王、大公、公爵等。这个王朝在其存续的600多年的时间内对千万百人具有极其重要和长远的意义,甚至到现在欧洲和世界仍受其影响。
哈布斯堡史学家彼得·贾德森,讲述了从18 世纪至“一战”,哈布斯堡王朝建立一个统一的、一体化的帝国的种种努力,侧重梳理了其将境内不同语言风俗的诸多民族整合为多民族共同体的不懈尝试。
这本书拒绝碎片化的历史场景描写,而是将整个帝国和人民放在讨论的中心,深入当时的社会思想,从意识层面调查了这个辽阔的帝国中,弥合各地差异,缩短地域距离,为整个帝国带来稳定和意义的制度,这才是帝国之所以成为帝国的根源。
这个帝国用来统治其广阔的领土与众多的人民的创造性手段,以及它存在期间无法解决的棘手问题,都给继承了哈布斯堡王朝遗产的中欧国家留下了长久且难以磨灭的烙印。而哈布斯堡王朝带给我们的启示,对于我们如何理解国家和民族,具有重要的意义。尤其对于中国这个多民族国家来说,我们如何理解哈布斯堡王朝,更有助于我们理解自己。
彼得·贾德森(Pieter M. Judson):意大利欧洲大学学院教授,19世纪与20世纪历史专家。
1853年,弗兰茨·约瑟夫一世还通过自己的婚姻改善了哈布斯堡王朝业已败坏的声望。皇帝的年轻妻子是他的表亲——巴伐利亚的伊丽莎白(1837—1898),这桩婚姻创造了无数歌颂哈布斯堡王朝的机会。围绕着这位新皇室成员——之后以“茜茜”的名字为人所知的16岁皇后,人们创造出许多广受欢迎的传说故事。暂且将伊丽莎白与维也纳宫廷之间困扰她一生的矛盾放在一边,这位皇后偶尔也有力地帮助哈布斯堡朝廷,让哈布斯堡王朝和帝国与大众更贴近。对很多匈牙利爱国者来说,弗兰茨·约瑟夫皇帝的手上沾满了民族烈士的鲜血,但伊丽莎白和她的丈夫不同,她很快就在匈牙利多地获得了广泛的欢迎。这或许部分是因为她学习匈牙利语,并且坚持聘用匈牙利贵族作为随从的表率行为,以及1867年,她站在匈牙利民族事业的立场上,以个人身份向丈夫求情的缘故。在她之后的人生中,伊丽莎白在匈牙利一直颇具魅力,同时也是匈牙利民族主义情感的投射。到了1894 年,甚至有传言宣称她曾秘密在不久前下葬的路易斯·科苏特坟墓上敬献了一个月桂花环。
1857年5月,弗兰茨·约瑟夫一世带着伊丽莎白首次访问匈牙利。当皇帝夫妇一走下停泊在布达的蒸汽轮船,伊丽莎白就立刻引起了轰动。当时的观察者们注意到,皇后将匈牙利的民族色彩(红、白、绿)作为其服饰的重点。在皇帝夫妇访问期间,这些观察家反复提及年轻皇后在其时尚选择上的亲匈牙利象征意义。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在旅行途中,皇帝与皇后年幼的女儿索菲公主死于麻疹。作为19世纪5年代复兴的天主教仪式的一个典型案例,在公主的葬礼后,皇帝夫妇公开前往施蒂利亚,到圣母圣殿所在的玛利亚采尔(Mariazell)朝圣。3万匈牙利人表达了他们对这对夫妇的同情,或者他们对伊丽莎白的欣赏,于是他们同样启程前往玛利亚采尔。显然,这次皇室访问及其后续至少成功地缓和了匈牙利大众对弗兰茨·约瑟夫一世的反感。
哈布斯堡朝廷通过在遍布全帝国的报纸网络上报告皇室情况的手段,影响皇帝及其家族在公众中的形象。这些报纸反过来也热衷于披露皇室生活的所有细节供大众消费。在19 世纪60 年代,严厉的政府审查制度走向终结之际,这种现象却不一定有所改变。哈布斯堡宫廷仍继续严密控制着皇室家族的形象,甚至偶尔还修改官方照片,塑造出一种田园诗一般欢乐幸福的家庭氛围,皇室家庭亦始终是大众感兴趣的对象。出于这个原因,各种天主教、民族主义、自由主义或社会主义的报纸,都开始报道皇室家族的情况,因此他们至少间接地参与了促进皇室声望和大众性的事业之中。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