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净土信仰与中古社会
  • 净土信仰与中古社会
  • 净土信仰与中古社会
  • 净土信仰与中古社会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净土信仰与中古社会

《正版+实拍+塑封+发货快》库存未阅

22 4.8折 46 全新

库存2件

四川成都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贾发义 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06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D6-18-15

上书时间2023-09-12

咏吟书铺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贾发义 著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2-06
  • 版次 1
  • ISBN 9787516106716
  • 定价 46.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76页
  • 字数 286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净土信仰与中古社会》中古民众弥陀净土信仰意义比较宽泛,信仰群体包括各地净土僧人及具有弥陀净土信仰倾向的民众。《净土信仰与中古社会》关于弥陀净土信仰研究的时间段限重点在中古时期,因为这一时期是中国佛教从初传到极盛的阶段。《净土信仰与中古社会》正文的总体结构共分四章:第一章考察弥陀净土信仰的渊源、思想及性质;第二章分阶段论述中古时期弥陀净土信仰的社会表现及地域分布特点;第三章论述中古时期弥陀净土信仰的特点及其中国化的条件;第四章论述弥陀净土信仰对中古社会的影响。
【作者简介】
贾发义,男,山西阳城人,历史学博士,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唐史学会会员。主要从事魏晋隋唐史、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及山西地方史的教学和研究,近年在《宗教学研究》、《全球史评论》、《陕西师范大学报》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主持和参与省部级课题3项,多次获省部级科研奖。
【目录】

前言
一研究综述
二研究资料及研究方法
三部分概念的界定

第一章净土信仰的渊源,思想及性质
第一节汉文化中的隐净土思想
一汉文化中的西方意义
二汉人对西方神秘世界的追求和向往
第二节佛教中的净土思想--兼论弥陀净土信仰之特色
一净土思想渊源
二弥陀身世与弥陀净土
三弥陀净土思想
第三节净土经典和净土宗派的形成
第四节净土信仰的实质
一净土存在与否的问题
二弥陀净土佛国之描述
三往生弥陀净土的条件
四无证无终的探索

第二章中古时期弥陀信仰的社会表现
第一节魏晋时期弥陀净土信仰的初传
一后汉至西晋时期净土典籍的传译
二后汉至西晋时期净土信仰的社会表现
第二节东晋十六国时期弥陀净土信仰的发展
一南方东晋净土信仰的社会表现
二北方十六国净土信仰的社会表现
第三节南北朝时期弥陀净土信仰的继续发展
一南朝宋齐梁陈时期净土信仰的社会表现
二北朝魏齐周时期净土信仰的社会表现
第四节隋唐时期弥陀净土信仰的隆盛
一僧人群体净土信仰的情况
二贵族官僚净土信仰的情况
三一般民众净土信仰的情况
第五节中古时期弥陀净土信仰的地域分布及其特点
一由北向南的初传态势
二以各朝代中央政权所在地为中心向周边扩延
三以名山为根据地形成几大信仰中心
四唐代净土道场所遍及全国各地

第三章中古时期弥陀净土信仰的特点及其中国化的条件
第一节中古时期弥陀净土信仰的特点
一念佛的普及
二写经的流行
三造像的兴盛
四结社的兴起
第二节中古时期净土信仰中国化的条件
一社会现实的残酷是弥陀净土信仰传播的前提条件
二民众净土信仰的心理需要
三历代统治者的扶持
四净土形象与中古社会民众形象思维方式的适应

第四章弥陀净土信仰对中古杜会的影响
第一节对以孝为首的中国传统文化意识的接受和发扬
一传统文化中的孝道与佛教教理的冲突
二净土思想对传统孝亲与佛教反孝亲之间的调和
三净土信仰中孝亲观的接受和发扬的表现
第二节对中古社会丧葬体系的局部影响
一中古前的中土丧葬习俗
二净土信仰对中古社会丧葬习俗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