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 1.0折 ¥ 38.8 八五品
仅1件
作者《中华传统美德十讲》编写组编
出版社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09
版次1
装帧其他
上书时间2024-12-18
说文解字
“仁”,甲骨文中的字形为“=”,由“人”“二”两字构成;金文中的字形为“”,是“人”字的重文。《说文解字》:“忎,古文仁,从千、心;,古文仁,或从尸。”郭店楚简中,“仁”的字形为“急”,从身从心。
“仁”的本义没有统一的定义。《中庸》说:“仁者,人也。”《礼记》中说:“上下相亲谓之仁。”《韩非子》中说:“仁者,谓其中心欣然爱人也。”东汉许慎解释说:“仁,亲也。从人从二。”清代段玉裁通解和征引说:“(仁)亲也。……
正义曰:人偶者,谓以人意尊偶之也。……人耦犹言尔我亲密之词,独则无耦,耦则相亲,故其字从人二。”这里的“人偶”指人们互相致意,相亲相敬。清代阮元认为“仁之意即人之也”,意思是要以人之道对待他人。
由上得出以下几点结论。,“仁”是会意字,本意主要指对待别人相亲相爱,是“爱人”,这可从“仁,亲也”“人偶者,谓以人意尊偶之也”等材料得到佐证。“仁”还有以人道的方式对待别人、尊重别人的意思,可以理解为对待他人应有的态度。第二,“仁”是用来处理各种关系的,包括人与人、人与神(自然)等,这可以“从人从二”“从身从心”“从尸从二”等材料为证。具体地说,“从人从二”表示人与人的关系;“从身从心”表示身与心的关系;“从尸从二”表示人与神、人与自然的关系。“尸”的古字是人躬身肃立的象形字,指古代祭祀时,代表天子王侯等尊贵死者受祭的活人,这种祭祀活动所表达的是阴阳相通、天人合一、人神感应,表达的是人类要与神灵以及天地自然相互交流和关照的一种精神。
之,“仁”初是倡导彼此之间的亲近、亲密、亲热与亲善的情感,其内涵指向多重关系,主要是用来协调人际关系的道德标准。
0源与传承
“仁”作为中国传统道德规范的核心,是历代先贤在长期社会实践中传承、丰富与发展起来的,表现了古人对美好道德境界的不懈追求。
先秦时期是“仁”学初具规模的重要阶段。孔子个阐明和完善了仁的内涵,初步建构出仁学体系。,他主张“爱亲”是“仁”的本源,认为“孝弟(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仁”作为道德意识,首先指“爱亲”(爱亲人),即父母之爱、同胞之情、晚辈之孝。第二,孔子把“仁”由“爱亲”推广到“爱人”,使“仁”由家庭的“仁爱”扩大到社会的“仁爱”,使“仁”成为当时道德的核心标准,也成为孔子仁学体系的核心。依据远近亲疏关系,“仁爱”有以下几层意思:
,爱自身。“仁爱”首先要爱自己,自爱是“爱”的基础。汉代扬雄认为:“人必其自爱也,而后人爱诸;人必其自敬也,而后人敬诸。”(《法言》)是说,人首先必须学会自爱,而后才会被爱;人要先懂得自尊,而后才能得到他人的尊敬。因此,做好的自己是大的自爱。
第二,爱亲人。家庭成员之间存在着血脉相连的伦理之爱,表现为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它是人与生俱来的天,具有无私、忍耐和恒久的特点,是维系家庭稳定发展的感情纽带,也是家庭富足、兴旺发达的精神支柱。
第三,爱他人。儒家主张“己立立人,己达达人”,不仅要使自己成为君子和圣人,还要推己及人,帮助他人成为君子和圣人。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关于“仁”的思想。首先,他把“仁”看的本(本心),“恻隐之心,仁之端也”。孟子认为:“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上》)他把“仁”……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