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古都和文化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古都和文化

全新正版 快速发货

30.8 3.5折 88 全新

库存3件

天津河北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史念海 著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重庆出版集团

出版时间2021-08

版次1

印数1千册

装帧精装

上书时间2023-08-27

南极光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史念海 著
  •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重庆出版集团
  • 出版时间 2021-08
  • 版次 1
  • ISBN 9787229158590
  • 定价 88.00元
  • 装帧 精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624页
【内容简介】

《中国古都和文化》是一部全方面详细介绍中国古都和文化的专著,也是中国古都学的奠基之作。

 

都城是一国的心脏,也是一国的缩影。中国历史上总计有两百多处古都,其中西安、洛阳、北京、南京、开封、杭州、安阳被誉为“七大古都”,特别是前五者都曾作为统一王朝的都城,是当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本书不仅对历代各性质的古都进行了梳理统计,而且从自然、经济、军事、社会等因素深入考察了古都的形成、发展、繁荣、萧条甚至废弃,从而反映了王朝的治乱兴衰。同时,都城也是全国各地文化,以及本土文化和域外文化交汇融合的重要枢纽,对一朝一代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重大影响。诚如作者所言,时移世易,当时都城,过后皆成古都,仿佛已为陈迹。然文化源流并未稍断,仍在融通发展之中,数千年来始终一脉相承。本书正是一部了解古都之于中国几千年历史和文化发展重要性的大师之作。

 


【作者简介】

史念海(1912―2001),字筱苏,著名历史学家、中国现代历史地理学创始人之一,被誉为“中国历史地理学之一代宗师”。

 

1912年出生于山西省陆平县,1932年考入辅仁大学历史系。1934年成为《禹贡》半月刊的作者和禹贡学会成员,毕业后留驻学会,协助顾颉刚编辑出版刊物。1941年至1946年,任重庆国立编译馆副编审,兼任复旦大学历史系副教授。1947年至1948年担任兰州大学历史系教授。1948年后,历任西北大学、西安师范学院、陕西师范大学教授、副校长,后任陕西师范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及唐史研究所所长。

 

20世纪30年代,在顾颉刚先生的具体指导下,史念海完成《中国疆域沿革史》,开启了中国疆域变迁研究的先河。

 

1944年《中国的运河》出版,这是史念海先生在艰苦的条件下为推进历史地理学的发展而上下求索的一个重大成果。

 

20世纪50年代,《中国历史地理纲要》书成,标志着中国历史地理学学科体系的基本建立。

 

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出版的《河山集》系列,收录了史念海先生绝大部分代表性学术论文,涉及经济地理、自然地理、军事地理、政区地理等领域,反映了中国历史地理学各个分支领域的建立和发展历程,是中国历史地理学史上的里程碑式著述。

 

史念海也是中国古都学的创始人,所著《中国古都和文化》成为中国古都学的奠基之作。

 


【目录】

一 中国古都学刍议

 

(一)建立中国古都学的基础/15

 

(二)建立中国古都学的必要性/17

 

(三)中国古都学的意义及其范畴/20

 

(四)中国古都学的研究方法/35

 

二 中国古都概说

 

(一)中国古都学的定义及其主要内容/51

 

(二)中国古都的数目及其建都的年代/59

 

(三)历代的陪都/142

 

(四)古都年代综论/149

 

(五)古都的地理分布/178

 

(六)“七大古都”名称的确定/189

 

(七)小结/194

 

三 中国古都 形成的因素

 

(一)形成古都的自然环境/213

 

(二)形成古都的经济因素/224

 

(三)形成古都的军事因素/230

 

(四)形成古都的社会基础/241

 

(五)小结/244

 

四 中国古代都城建立的地理因素

 

(一)探求国土的中心点/252

 

(二)利用交通冲要的位置/254

 

(三)凭恃险要的地势/257

 

(四)地理因素与对外策略/260

 

(五)接近王朝或政权建立者的根据地/265

 

(六)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的关系/270

 

(七)余论/274

 

五 中国古代都城建都期间对于自然环境的利用和改造及其影响

 

(一)都城周围地形罅漏的补苴/283

 

(二)以都城为中心向外辐射的 交通网的建立/289

 

(三)解决都城粮食供应问题的设施和策略 DD对于河流的利用和改造/295

 

(四)都城附近土壤的改良和重要农作物 种植地区的推广/310

 

(五)都城附近植被的维护与破坏/318

 

(六)小结/326

 

六 中国古都和文化

 

(一)古都文化为当代全国文化的汇集和代表/337

 

(二)域外文化的吸取,使古都文化更为丰富多彩/345

 

(三)古都的文化及其传播和影响/355

 

(四)小结/365

 

七 论中国古都文化与当代文化的融通

 

(一)都城形势的变迁与文化融通的延续/377

 

(二)古都文化的遗存与当代文化的融通/434

 

(三)古都文化对于当代文化的作用/468

 

(四)小结/473

 

八 中国古代都城的萧条与破坏

 

(一)政治变化的作用/485

 

(二)战争的冲击/493

 

(三)自然条件的变化/497

 

(四)民族关系的影响/502

 

九 唐代长安外郭城街道及里坊的变迁

 

(一)唐代长安外郭城的轮廓/513

 

(二)纵横于诸里坊间的街道/516

 

(三)里坊的分布/522

 

(四)里坊的规模及其坊墙和坊门/527

 

(五)里坊内的横街和十字街/533

 

(六)里坊内的曲巷/542

 

(七)里坊内的寺观/547

 

(八)小结/559

 

附录 一唐代长安和洛阳

 

(一)隋唐两代以前长安和洛阳作为都城和陪都的缘由/563

 

(二)长安和洛阳作为都城和陪都的规模/572

 

(三)强大的政治中心和繁荣的经济都会/583

 

(四)东西并峙交相辉映的文化中枢/592

 

(五)唐末迁都后的长安和洛阳/608

 

附录二《中国古都研究》序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