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史记忆与近代城市社会生活
  • 历史记忆与近代城市社会生活
  • 历史记忆与近代城市社会生活
  • 历史记忆与近代城市社会生活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历史记忆与近代城市社会生活

20 2.3折 88 九五品

仅1件

广西桂林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忻平 著

出版社上海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10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2-05-06

zouwulong的书摊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轻微使用痕迹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忻平 著
  • 出版社 上海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2-10
  • 版次 1
  • ISBN 9787567101838
  • 定价 8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486页
  • 字数 523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转型期中国上海文化生态研究丛书
【内容简介】
  “历史记忆与近代城市社会生活”学术研讨会于2010年12月17日至19曰在上海举行。这次研讨会由上海大学主办,上海市档案馆协办。
  来自国内34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90多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大会共收到近70篇论文,在经过12场精彩研讨后圆满闭幕。
  与会论文围绕“历史记忆与近代城市社会生活”主题,涉及了近代城市社会生活史的诸多方向和层面,从多个方面和角度,尤其是多学科的介入,对当今学界普遍关注的问题进行了更深入的挖掘和更丰富的补充,推动了相关领域的进步。限于篇幅,本文只能以与会者关注较多的问题为中心,对相关论文稍加归纳。其不当之处.敬请有识者批评指正。
【作者简介】
  忻平,男,1954年生于上海。1982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历史学博士。曾任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华东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上海市科教党委宣传处处长兼上海市教委德育处处长。现任上海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校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并任上海市高校青年教师协会理事长、上海市历史学会理事、上海研究中心研究员、上海民俗学会副会长、上海市党史学会副会长、上海市延安精神研究会副会长等。曾先后赴日本东京大学、京都大学、神户大学、大阪外国语大学、广岛大学和美国讲学和交流,对中国近现代史、上海史研究有较多成果。出版学术专著3本、主编2本、译著1本,合作出版20本,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主要著述有《王韬评传》(1990年)、《现代化进程中的上海人及其社会生活(1927—1937)》(1996年)、《1937:深重的灾难与历史的转折》(1999年)、《民国社会大观》(1991年,第一主编)等。
【目录】
前言
社会与娱乐
近代上海社会危机与电影转型——以20世纪30年代社会生活为切入点
从传统相声文本看京津地区城市生活
“孤岛”时期上海广播娱乐节目初探——以《上海无线电》为主体的考量
晚清上海的妓业空间与两性关系
现代中国“娱乐城市群”述论
20世纪初上海娱乐体系转型特点及其影响分析
组织与群体
论湖南绅士对长沙城市近代化的影响
基层社会组织化与反组织化的博弈——以建国初期上海街居制的创设为例
自治名义下的治安强化:论日据时期保甲制度在上海的重构
近代天津商会与城市社会公益
租界、城市化、地方自治与近代上海行政区划的变动——民初“闸北区域问题”初探
“一二八”事变与上海“自由市”计划始末
20世纪30年代上海都市犯罪人口构成分析——以《1933—1935年上海司法机关工作统计》为中心
民国青岛市立救济院的管理与运营
近代上海工人阶层的薪资与生活——以20世纪30年代调查为中心的分析
秩序下的冲突——论1929—1933年的上海劳资问题
生活用具演进与城市社会变迁
中国近代工业与城乡人口流动
文化与教育
上海的法国文化记忆——以震旦大学为中心的考察
经济危机中的儿童节与儿童年——兼论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社会转型期对现代人才的培育
论长江三角洲地区早期考古——以《杭州古荡新石器时代遗址之试探报告》为例
近代中国社会民众西医观念的演变与形成——以广州、上海为中心的历史考察一
陈独秀的上海情结
闽粤商人与上海天后信仰
照相与清末民初身份确认
略论苏南义庄家族教育的近代化
媒体与舆论
“□”字风波与污名化
同一空间的不同办报理念——以《申报》对“刺宋案”的反应为中心
孙中山“国父”形象在台湾的历史形塑与记忆解构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轻微使用痕迹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