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个世纪的跨越——从南洋公学到上海交通大学
  • 三个世纪的跨越——从南洋公学到上海交通大学
  • 三个世纪的跨越——从南洋公学到上海交通大学
  • 三个世纪的跨越——从南洋公学到上海交通大学
  • 三个世纪的跨越——从南洋公学到上海交通大学
  • 三个世纪的跨越——从南洋公学到上海交通大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三个世纪的跨越——从南洋公学到上海交通大学

15 2.7折 55 八五品

仅1件

湖北鄂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欧七斤 编;盛懿;孙萍

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03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D9

上书时间2023-01-13

程诚书屋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欧七斤 编;盛懿;孙萍
  • 出版社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6-03
  • 版次 1
  • ISBN 9787313042231
  • 定价 55.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其他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433页
  • 字数 384千字
【内容简介】
从昔日南洋公学如今上海交通大学。交大以跨越三个世纪的荣耀见证了中国高等教育史的发展印迹。本书从南洋公不创办到交通大学组建,从东方MIT到20世纪50年代院系调整,从改革开放到向世界一流大学迈进,本书用朴实的语言展示了上海交通大学110年报辉煌与曲折,胸怀与梦想,是值得一读的大学发展读本。
【目录】
第一章 近代高等学府的雏形 

  一、盛宣怀创办南洋公学 

    育人为自强之本

    上奏光绪皇帝办新学 

    选址徐家汇开学 

    首任公学总理何嗣焜 

  二、从师范院到特班 

    开师范教育之先河 

    为大学储备生源 

    蔡元培与42位特班生 

    张元济主持译书院 

    远赴重洋的南洋学子 

  三、中国教育有系统组织的开端 

    “南洋”与“公学” 

    创立分层设学的学制 

    中学西学孰轻孰重 

  四、公学办学的转向 

    “墨水瓶”事件 

    公学的转向 

    办商科归属商部 

第二章 举步前行的工科教育 

  一、创办工科大学 

    从商科转向工科 

    商船与路电的两全抉择 

    南洋大学的试建 

    独辟蹊径办管理 

    孙中山莅校演讲 

  二、工程教育先驱唐文治 

    不为良相,即为良师 

    尚实的办学思想 

    一等人才,一等品行 

  三、渐趋成形的教学特色

    以西方教育为师 

    学以致用的课程设置 

    中英文教育并重 

第三章 享誉中外的东方MIT

  一、组建交通大学 

    叶恭绰合组交通大学 

    董事会风波 

    淩鸿勋苦撑南洋 

    蔡元培改科设系 

    王伯群、孙科:部长兼校长 

  二、渐入“黄金时期”

    理工管结合 

    名师荟萃 

    教学特色逐步形成 

    “三大建筑”了夙愿 

    把“麻省”搬到了中国 

  三、特立独行的黎照寰 

    独立自主的办校理念 

    培养“实业计划”的实行家 

    倡导研究高深学术 

  四、风华正茂的莘莘学子 

    执信西斋旧事 

    组织“一社”

    求学不忘爱国 

第四章 在动荡岁月中薪传 

  一、孤岛中艰难维持 

    移校租界 

    无校区的大学 

    张廷金维持校务 

  二、大后方的高教奇葩 

    从小龙坎到九龙坡 

    分校到总校的转换 

    陆海空皆备的学科体系 

    延绵于沪、渝两地的教学传统 

  三、困境中的蛰伏 

    会合复校 

    吴保丰并非“无能治校”

    程孝刚“安定中求进步”

    困境中维持教学

  四、不平静的校园 

    “人民无伪,学生无伪”

    护校运动 

    “民主堡垒”

第五章 新中国诞生与交大发展 

  一、建国初期的崭新风貌

    两个“第一号令”

    院系调整中的交大 

    全面学习苏联教育经验 

    彭康说“要为国家多培养几个钱学森”

  二、上海、西安两所交大的出现 

    国务院决定西迁 

    周总理亲切关怀 

    “整风反右”扩大化 

  三、在曲折中前进 

    “大跃进”时期的教学科研 

    归属国防科委 

    贯彻“高教六十条”

第六章 “文革”中的浩劫与抗争 

  一、“文革”灾难 

    “文革”爆发全校大乱 

    “清队”和“一打三反”

    “交大运动是温吞水”

  二、逆境中的坚韧 

    成立党的核心小组 

    违背客观规律的“教育革命”

    夹缝中的科学研究 

    师生揭批“四人帮”

第七章  改革开放勃发生机 

  一、 否定“两个估计”

    交大代表的呼声 

    第一个大学访美代表团 

    王震、柴树藩的支持 

  二、高校管理改革的探索 

    “第一个吃螃蟹”

    邓小平接见和《政府工作报告》

  三、磨砺内功求发展 

    拓展学科门类 

    教学改革育新人 

    建设科学研究中心 

    管理改革的艰难实践 

  四、充满活力的闵行新校区    

    历史性的抉择    

    新校区的建设 

    与水利电力部联合办学 

    新校区的运行 

  五、校园稳定和德育创新 

    两次学潮风波 

    学生工作新模式 

第八章 创建世界一流大学 

  一、把握世纪之交的机遇

    南方谈话的推动 

    国家教委和上海市共建交大

    世纪华诞百年庆典 

    率先跻身“211工程”

    首批列入“985”工程 

  二、改革攻坚求发展 

    打破围墙联合办学 

    海纳百川汇聚人才 

    培养创新人才

    科学研究上水平 

    后勤、住房制度改革 

  三、创建一流的精神风貌 

    新形势下的党建 

    树根立魂铸英才 

    多姿多彩的校园文化 

  四、为再铸百年辉煌奠基 

    江泽民的期望 

    走国际化办学之路 

    闵行二期建设与紫竹科学园区 

    上海交大与二医大强强合并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