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北饮食文化 正版无勾画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东北饮食文化 正版无勾画

198 八五品

仅1件

江苏南京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冷厚诚 著;廖晓晴、邵汉明、刘信君 编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09

版次1

装帧精装

上书时间2024-05-23

白夜航船的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冷厚诚 著;廖晓晴、邵汉明、刘信君 编
  •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8-09
  • 版次 1
  • ISBN 9787520133562
  • 定价 198.00元
  • 装帧 精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98页
  • 字数 287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东北文化丛书
【内容简介】
  东北地区的饮食曾经给关内的同胞一种粗放甚至粗糙的感觉。实际上,这在笔者看来只是一种适合东北地区自然和人文环境的不加修饰的豪迈,是传统东北饮食的特点,也可以说是东北菜得以五洲落户、四海安家的重要原因。《东北饮食文化》以东北地区的东胡、溅貊、肃慎、汉族古族系以及朝鲜族、俄罗斯族等外来民族为区分,向广大读者以及饮食爱好者介绍了东北地区各族人民饮食发展的源流,具有代表性的特色饮食及其所蕴含的饮食文化。作者力求比较全面系统地梳理东北地区饮食文化的整体发展脉络和趋势,并对当代东北地区知名饮食老字号进行简要介绍,希望能为广大读者特别是饮食爱好者呈现一本“舌尖上的东北”。
【作者简介】
  廖晓晴,1958年生于沈阳。1983年本科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毕业后到辽宁师范大学历史系任教。1990年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系中国历史文献专业。毕业后到辽宁人民出版社古籍编辑室任编辑。1992年调入辽宁社会科学院至今。现任辽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辽宁省重点学科明清史学科带头人。兼任中国史学会理事、辽宁省史学会支部书记。出版个人文集《清史暨史学理论管窥》。在《光明日报》《文史哲》《社会科学战线》《社会科学辑刊》《辽宁大学学报》《满族研究》等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撰写和主编著作8部。
  
  冷厚诚,辽宁大学历史学硕士,曾供职于辽海出版社历史编辑室、辽宁出版集团图书出版管理部。曾经参与编辑出版多部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国家古籍补贴资助项目图书,作为作者出版专著2部。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满族及其肃慎族系先世概说
一 肃慎
二 挹娄
三 勿吉
四 靺鞨
五 渤海
六 女真
七 满族

第二章 满族及其肃慎族系先世民族饮食演进
一 肃慎、挹娄等肃慎族系古民族饮食概说
二 渤海人饮食概说
三 金代女真人饮食概说
四 明代女真人饮食概说
五 满族饮食概说
六 满族特色饮食

第三章 蒙古族及东胡族系先世概说
一 东胡
二 乌桓
三 鲜卑
四 室韦
五 契丹
六 蒙古

第四章 蒙古及其先世东胡族系饮食演进
一 东胡、乌桓、室韦等先世民族饮食概说
二 契丹人饮食演进概说
三 蒙古族饮食概说
四 蒙古族特色饮食

第五章 朝鲜族饮食文化
一 朝鲜族的源流
二 朝鲜族传统饮食品及种类
三 朝鲜族传统饮食的特点
四 朝鲜族特色饮食及其制作方法

第六章 东北地区回族饮食文化
一 东北地区回族的源流
二 东北回族饮食概说

第七章 俄罗斯族的饮食文化
一 俄罗斯族的由来
二 俄罗斯族饮食概说
三 俄罗斯族饮食变化的原因
四 俄罗斯族饮食发展趋势
五 俄罗斯特色饮食

第八章 赫哲、锡伯、鄂伦春、达斡尔族概说
一 赫哲族概说
二 锡伯族概说
三 鄂伦春族概说
四 达斡尔族概说

第九章 赫哲、锡伯、鄂伦春、达斡尔族饮食文化
一 赫哲族的饮食特色
二 锡伯族的饮食特色
三 鄂伦春族的饮食特色
四 达斡尔族饮食特色

第十章 东北地区汉族的饮食特色
一 东北地区汉族的由来
二 东北汉族饮食风俗
三 东北汉族的特色菜

第十一章 东北老字号和特色饮食品牌
一 李连贵熏肉大饼
二 马家烧麦馆
三 鹿鸣春
四 宝发园
五 牛庄馅饼
六 马迭尔冰棍
七 中街大果
八 哈尔滨啤酒
九 沟帮子熏鸡
十 朝阳喀左陈醋
十一 老边饺子

第十二章 雪域之国的饮食特征
第十三章 各民族相互融合的饮食特征
一 各民族饮食相互融合
二 外来饮食文化的融入
三 闻名全国的东北大米
四 各民族饮食融合的代表——满汉全席

第十四章 新时代饮食的发展方向
一 食品种类多样化
二 食品加工方便化
三 饮食习惯精致化
四 饮食环境优质化
五 新时代饮食创新的代表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