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治人类学:亚洲田野与书写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政治人类学:亚洲田野与书写

48 九五品

仅1件

江苏南京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阮云星、韩敏 编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03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5-18

白夜航船的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阮云星、韩敏 编
  • 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1-03
  • 版次 1
  • ISBN 9787308084482
  • 定价 4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89页
  • 字数 415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政治人类学:亚洲田野与书写》无疑是中国和亚洲人类学界的一件大事。两位在日本著名学府接受学术训练的主编,从民族志和田野及书写反思这样两个学术维度来聚焦当代亚洲地方政治,这样的配套论文文集的编辑趣旨本身就已经提示了这本文集的学术意义。
【作者简介】
  阮云星(Ruan Yunxing),1957-,男,日本京都大学法学博士,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政治学系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东亚政治人类学、文化遗产学和民族志方法论。代表作:《中国の宗族匕政治文化一现代“羲序”乡村の政治人颊学的考察一》(创文社,2005年);《民族志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浙江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村民自治的内源性组织资源何以可能?——浙东“刘老会”个案的政治人类学研究》(合着,《社会学研究》2009年第3期)。

  韩敏(Han Min),1960-,女,东京大学人类学博士,日本国立民族学博物馆副教授。主要研究领 域:旅游、全球化与革命记忆的人类学。
【目录】
导论当代亚洲政治人类学的课题与探索

第一节 亚洲政治人类学的课题

第二节 本书的研究探索、编辑宗旨和基本框架

第三节 亚洲的政治文化和文化政治

第四节 亚洲社会的公共生活原野

第五节 亚洲政治民族志的田野和书写反思

结语

第一章 中国政治人类学的学术实践

第一节 政治人类学的理论演进

第二节 关于社会组织发展的探讨

第三节 中国的政治人类学研究

结语

第二章 民族志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第一节 “现代民族志”方法及其认识论背景

第二节 “后现代民族志”的探索及其后设理论

结语

第一部 亚洲的政治文化和文化政治

第三章 传统政治文化之风土:宗族的地域与心性

第一节 福建、福州地方的宗族风土

第二节 清代福州地方的宗族与聚落

第三节 义序宗族的形成

结语

第四章 马来西亚穆斯林社会:仪村、日常生活中的时间与文化共同体

第一节 时间存在于经验之中

第二节 日常生活里的时间设置与文化共同体的形成

第三节 时间设置的政治意涵

第五章 傣族孔雀舞:民族表象与文化实践

第一节 问题所在

第二节 “民族”的形成与民族舞蹈

第三节 文艺政策与展示多民族国家

第四节 民族表象孔雀舞

第五节 考察

结语

第六章 像榕树一样扎根:“诶咦撒”(Eisa)与散居在日本的)中绳人

第一节 大阪的冲绳人社区

第二节 大阪诶咦撒的诞生

第三节 诶咦撒节

第四节 诶咦撒与第二代的身份意识

第五节 背景、剧目、类型

第六节 了解冲绳

第七节 “冲绳热”及诶咦撒的普及

结语

第七章 “革命的实践与表象”的共同研究:日本的中国人类学的理论探索

第一节 作为人类学研究对象的革命的实践和表象

第二节 日本国立民族学博物馆有关中国的共同研究

第三节 从宣传、言说、服饰、电影来看近代中国革命的表象

第四节民间社会制度、文化。礼仪的延续与重构

第五节 市场经济和全球化下的革命记忆与社会转型

结语

第二部 亚洲社会的公共生活原野

第八章 “空巢村”老人会:村民自治的内源性组织资源何以可能

第一节 镜头与景观:ZM乡村生态中的“刘老会”

第二节 现场记忆的“自治”:“刘老会”的实践与书写

第三节 村民自治的政治人类学诠释:“刘老会”的契机与意义

结语

第九章 诉说、纠纷与价值:兼论法人类学研究中的“候守法”

第一节 诉说、倾听与纠纷

第二节 何谓“公平”?

第三节 情、理、法与价值

结语

第十章 都市支持型社会组织何以快速成长:上海NPI的政治人类学研究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学术及田野背景

第二节 NPI的诞生与社会创新实践

第三节 NPI快速成长的社会机制

结语

第十一章 族群政治的表达与逃遁的华侨民族主义

第一节 1948年槟城的“分离运动”

第二节 20世纪40年代的华人民族主义及其行动逻辑

第三节 “社群主义”与槟华社会结构

结语

第十二章 给予与禁忌——一个泰国村庄选举实践的民族志

引言关于民主的人类学研究

第一节 一个泰国乡村里的选举实践与法律禁忌

第二节 本土的公共性逻辑与民主政治

第三部 亚洲政治民族志的田野和书写反思

第十三章 一个家乡人类学者的实践与思考

第一节 人类学中的家乡人类学

第二节 接受日本人类学训练的中国家乡人类学学徒

第三节 家乡人类学与研究的客观性

结语家乡人类学的王道——反思性的探索以及对研究对象的人文关怀

第十四章 海外民族志的田野调查与文本表述

第一节 进入田野调查点

第二节 消失的社区与文化的异化

第三节 资料的获取与解读

第四节 民族志文本的表述与实验

第十五章 怎样从田野中得出经验——泰国曲乡的调查经历

第一节 调查前的准备

第二节 破除成见

第三节 进入曲乡

第四节 语言学习

第五节 进入公共生活

第六节 宗教与政治

第七节 告别田野

第十六章 解魅“习以为常”:不寻常的马来西亚

第一节 “CultureShock”

第二节 “习以为常”之魅

第三节 寻找一个真实的马来西亚

第十七章 文化研究与人类学的探索

第一节 我的中国研究

第二节 多民族国家中国的民族文化生成

第三节 西双版纳傣族的文化表述

第四节 “民族文化”的生成磁场

第十八章 艺能之思绪尽可录制吗?——以日本;中绳民乐团体纪录片为例

第一节 榕树会

第二节 制作影视节目

第三节 讲述的机理

第四节 思绪与沉默

第五节 作为交流平台的上映会

第六节 开放性影视

第十九章 团队田野“蒙太奇”:复数对象的结构与机制

第一节 团队田野之舞:复数对象与碎片时空的光影

第二节 置于村庄角力中的“刘老会”

第三节 回眸两度走中门

第四节 田野“蒙太奇”:复数“互主性”的结构与过程

索引

参考文献

附录一中英文摘要

附录二主要作者介绍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