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哲学史
  • 中国哲学史
  • 中国哲学史
  • 中国哲学史
  • 中国哲学史
  • 中国哲学史
  • 中国哲学史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哲学史

东13六

30 7.2折 41.5 九品

仅1件

河南洛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郭齐勇 著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05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12-15

杨李图书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郭齐勇 著
  •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6-05
  • 版次 1
  • ISBN 9787040183306
  • 定价 41.5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493页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内容简介】
  哲学史的写作是在不断的理解与阐释中走向深刻与成熟的。哲学在中国作为一个独立自觉的学科创立以来,已历百年,《中国哲学史》凝聚了郭齐勇教授二十多年教学与研究的心得,与本学科创设百多年来数代学者的共业与积累。《中国哲学史》把重点放在对中国最重要的哲学家及哲学原典的平情理解与阐释上,慎评短长,充分揭示中国哲学之不同于西方哲学的特点及其现代价值,力求反映学术界研究的最新成果,引起读者对哲学的兴趣,启发读者自己去思考和判断。
  《中国哲学史》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内容全面,重点突出,逻辑清晰,文字流畅,深入浅出,适合高校哲学专业的学生和喜爱哲学的社会读者。
【作者简介】
  郭齐勇,男,1947年生,武汉大学哲学博士,师从萧楚父、唐明邦、李德永等教授,现为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院长,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被邀请为美国哈佛大学、日本关西大学的访问学者,德国特里尔大学和台湾政治大学的客座教授。曾获国家教委首届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湖北省教学名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社会兼职有:国际中国哲学会主席,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暨学术委员,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哲学学科评议组懒,教育部高等学校哲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主要著作有:《文化学概论》,《熊十力思想研究》,《天地间一个读书人:熊十力传》,《传统德与当代人生》,《郭齐勇自选集》,《儒学与儒学史新论》。
【目录】
导言
第一编先秦哲学
第一章中国古代哲学的诞生
第一节原初文明的宗教、政治与道德
第二节《易经》、阴阳、五行、和同
第二章孔子
第一节天命论
第二节“仁”学意涵
第三节方法论
第三章老子
第一节“道”之体
第二节“道”之用
第三节体“道”的工夫与境界
第四章孙子
第一节经之以五事,较之以计
第二节避实就虚奇正相生
第五章墨子及后期墨家
第一节兼相爱与交相利
第二节“天志”、“明鬼”与“非命”、“节葬”
第三节“三表法”与“心之察辨”
第四节名、辞、说、辩
第五节墨学的历史地位
第六章子思子
第一节道德的五行
第二节中庸
第七章孟子
第一节性善论
第二节仁政学说
第三节人格修养论
第八章庄子
第一节道论
第二节理想人格论
第三节知论
第九章惠子与公孙龙子
第一节惠施的十大命题
第二节公孙龙的白马论与坚白论
第三节公孙龙的指物论与名实论
第十章《易传》
第一节生生之德变易之道
第二节继善成性崇德广业
第十一章荀子
第一节性恶论
第二节礼论
第三节天论
第四节正名学说
第十二章韩非子
第一节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第二节人皆自利君国之利在耕战
第三节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结语

第二编汉至唐代的哲学
第一章汉初的哲学思想
第一节汉初的黄老思想
第二节陆贾、贾谊
第三节《淮南子》
第二章董仲舒
第一节“人副天数”说
第二节天人感应论
第三节人性论与伦理学说
第三章谶纬的盛行及其批判者扬雄、桓谭
第一节谶纬之学与《白虎通》
第二节扬雄
第三节桓谭
第四章王充
第一节“疾虚妄”
第二节批判谶纬感应之说
第三节王充哲学的历史贡献及其局限性
第五章魏晋玄学
第一节何晏、王弼
第二节阮籍、嵇康
第三节裴顾、向秀和郭象
第六章佛教的传入与早期中国佛教哲学
第一节佛教与儒、道的碰撞与融合
第二节六家七宗与道安
第三节慧远
第四节僧肇
第五节竺道生
第七章汉魏南北朝时期的道教
第一节早期道教
第二节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道教
第八章隋唐时期的道教哲学
第一节成玄英
第二节王玄览
第三节司马承祯
第四节杜光庭
第九章隋唐时期的佛教哲学
第一节唯识宗
第二节天台宗
第三节华严宗
第四节禅宗
第十章隋唐经学与儒家哲学
第一节隋唐经学
第二节韩愈、李翱
第三节柳宗元、刘禹锡
结语

第三编宋至清代的哲学
第一章宋明理学的问题与发展
第二章张载
第一节“太虚即气”与“一物两体”
第二节“天地之性”与“大其心”
第三节“知礼成性”与“变化气质”
第三章程颢、程颐(二程)
第一节“天理”与“性”
第二节“识仁”与“以天地万物为一体”
第三节“格物致知”与“持敬”
第四章朱熹的理学
第一节理气论
第二节心性论
第三节居敬穷理论
第四节朱熹在中国哲学与文化史上的地位
第五章陈亮、叶适
第一节陈亮的事功思想
第二节叶适的功利之学
第六章陆九渊的心学
第一节“本心”与“心即理”
第二节“发明本心”的修养论
第七章陈献章、湛若水
第一节元代的朱陆之学
第二节陈献章的自得之学
第三节湛若水与“心体物而不遗”
第八章王守仁
第一节“心即理”说
第二节“知行合一”说
第三节“致良知”说
第九章黄宗羲
第一节批判专制主义政治
第二节“盈天地皆心”与“盈天地间皆气”
第三节“一本而万殊”的学术史观
第十章方以智
第一节“质测即藏通几”
第二节“气一火”一元与“盈天地者皆物”
第三节“相反相因”与“合二而一”
第十一章王夫之
第一节明有尽器
第二节尊生主动
第三节率性正情
第十二章颜元、戴震
第一节颜元重“习行”倡“实学”
第二节戴震重“血气心知”,察“理”明“道”
结语

第四编现代哲学
第一章康有为、谭嗣同与严复
第一节康有为
第二节谭嗣同
第三节严复
第二章章太炎
第一节以太阿屯说和真如说
第二节经验论、唯理论和直觉论
第三节科学进化论和俱分进化论
第三章孙中山
第一节以太说和生元说
第二节知难行易说
第三节民生史观
第四章陈独秀与李大钊
第一节陈独秀
第二节李大钊
第五章胡适、梁漱溟与张君劢
第一节胡适
第二节梁漱溟
第三节张君劢
第六章熊十力
第一节体用不二的本体论
第二节翕辟成变的变易观
第三节尽人合天的心性论
第四节崇尚性智的认识论
第七章冯友兰
第一节“新理学”本体论体系
第二节人生境界论
第三节“正底方法”与“负底方法”
第八章金岳霖与贺麟
第一节金岳霖
第二节贺麟
第九章李达与艾思奇
第一节李达
第二节艾思奇
第十章毛泽东
第一节早期哲学思想
第二节《实践论》:辨证唯物论的认识论
第三节《矛盾论》: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
第十一章牟宗三与唐君毅
第一节牟宗三
第二节唐君毅
结语
参考书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