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版NY 封建(学衡尔雅文库) 冯天瑜 9787214270337
  • 正版NY 封建(学衡尔雅文库) 冯天瑜 9787214270337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正版NY 封建(学衡尔雅文库) 冯天瑜 9787214270337

店铺商品库存书 ,正版新书 ,为了避免争议备注95品,请放心下单。有品相问题发货前客服会联系您。

25.2 6.3折 40 全新

库存13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冯天瑜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14270337

出版时间2023-02

四部分类子部>艺术>书画

装帧精装

开本其他

定价40元

货号T12192993

上书时间2024-04-29

艺雅文化的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汉语“封建”一词本指殷周分封制度,又延及后世各种封爵建藩举措,还指涉与分封制相关的朝政、官制、人身关系、土地制度、外交关系、民族关系等。为昭显“封建”本义,须略作文字考释及制度史追溯。



 
 
 
 

商品简介

本书在纵观古今、横亘中西日的时空坐标上对“封建”概念寻流讨源,分五大部分对此进行探讨。第一部分为古义演绎。第二部分为中外通约,考察欧洲feudalism概念东渐及新名“封建”在明治日本、清末中国的确立过程。第三部分为名实错位,近代一些人物把以君主集权和地主自耕农经济为特征的秦汉至明清的两千余年纳入“封建时代”,乃是“名实错位”。第四部分为正本清源,基于马恩经典著作的原典解读,探讨“封建”论之真正内涵。第五部分为制名指实,建议将秦至清这一时期主要时段的社会形态称为“宗法地主专制社会”,此两千余年简称“皇权时代”,以反映中国前近代社会的本真面目,并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较准确的前史表述。



作者简介

冯天瑜(1942—2023),湖北红安人。历史文化学家,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曾任湖北大学思想文化史研究所所长、jy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武汉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武汉大学台湾研究所所长。入选湖北省荆楚社科名家。



目录

题记

第一章 古义演绎
第一节“封建”本义
一、释“封建”:从“大立其福”到“封邦建国”
二、西周封建
三、东周:封建解纽
第二节秦至清的“封建论”
 一、秦廷议“封建”
 二、汉、晋“封建论”
 三、唐代“封建论”
 四、宋以后“封建论”的多元走向
第三节《文献通考》及其续编的《封建考》
 一、《文献通考·封建考》:集“封建”考释之大成
 二、诸续编的《封建考》
 三、中国传统语境中“封建”的广义与狭义

第二章中外通约
第一节西欧中世纪社会及其术语feudalism厘定
 一、西欧中世纪社会制度的来龙去脉
 二、feudalism释义
 三、中国、西欧比较:“宗法封建”与“契约封建”
第二节欧日封建制的“酷似”
 一、英国首任驻日公使欧卢柯库:日本是“东洋版feudalism”
 二、留学德国的福田德三在课堂上的“会心之笑”
第三节新名“封建”在日本的确立
 一、“籍土”“封建”对译feudalism
 二、新名“封建”的确立
第四节清末民初采用融通古义与西义的新名“封建”
一、黄遵宪《日本杂事诗》《日本国志》的“封建”用例
 二、梁启超兼容古义与西义的“封建”观
 三、严复:以“封建”翻译feudalism
 四、章太炎:前近代中国“去封建远”,日本“去封建近”
 五、孙中山:“中国两千多年前便打破了封建制度”

第三章名实错位
第一节五四时期陈独秀的“泛封建”说
 一、陈独秀“封建=前近代=落后”公式的提出
 二、陈氏命题忽略了中西日历史的重大差异
 三、“泛封建”说五四时期罕有同调,但对后世影响甚巨
第二节苏俄及共产国际以“半封建”指称现实中国
 一、泛化封建观的“祖义”
 二、“大革命”前后中国“半封建”说逐步流行
第三节中国社会史论战中的“泛封建”

一、“中国社会性质论战”导引出“中国社会史论战”
 二、古典封建论:以陶希圣为代表
 三、泛化封建论:以郭沫若为代表
 四、不应被遗忘的论者:李季、胡秋原、李麦麦
第四节从毛泽东著作看泛化封建观的定型过程
 一、泛化“封建”在毛泽东著作中较晚出现
 二、1926年以后毛泽东著作出现泛化“封建”用例
 三、《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的封建说
 四、“五种社会形态”单线直进说:泛化封建的理论基础

第四章正本清源
第一节马克思的“封建”论
 一、可以让渡的非贵族土地所有制与封建主义不相兼容
 二、君主专制、村社结构的东方中古社会与封建主义不相兼容
 三、用马克思的封建观判断周秦以下中国社会形态
第二节关注中国史自身特点的学者质疑泛化封建观
 一、周谷城及其《中国社会之结构》
二、王亚南及其《封建制度论》
 三、胡适及其《今日思想界的一大弊病》
 四、瞿同祖及其《中国封建社会》
 五、钱穆及其《国史大纲》
 六、张荫麟及其《中国史纲》
 七、雷海宗及其《中外的春秋时代》
 八、李剑农及其《中国经济史讲稿》
 九、缪凤林及其《中国通史要略》
 十、费孝通及其《皇权与绅权》
 十一、梁漱溟及其《中国文化要义》
 十二、齐思和、胡厚宣的思考
第五章制名指实
第一节历史分期命名标准刍议
 一、名辩之学不可轻慢
 二、中国历史分期命名四标准
第二节秦至清:“皇权时代”
 一、宗法制
 二、地主制
 三、专制帝制
 四、宗法地主专制社会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前言】

主编推荐

“学衡尔雅文库”丛书既呈现出统一而宏阔的理论关怀,也尊重术业专精、不设定法,通过作者个性化地对每一个关键概念进行深度的知识考古,交织成对东亚现代性的总体生成过程与内在张力的有机理解。

《封建》在纵观古今、横亘中西日的时空坐标上对“封建”概念寻流讨源,让人对这一概念的流变有了清晰的认知。


【内容简介】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