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才性之辨——人格主题与魏晋玄学
  • 才性之辨——人格主题与魏晋玄学
  • 才性之辨——人格主题与魏晋玄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才性之辨——人格主题与魏晋玄学

10 5.3折 19 八五品

仅1件

四川成都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姚维 著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09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3-04-01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姚维 著
  •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7-09
  • 版次 1
  • ISBN 9787010064024
  • 定价 19.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其他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48页
  • 字数 184千字
【内容简介】
姚维博士的这本《才性之辨一一人格主题与魏晋玄学》虽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美学著作,但就其基本思路而言,却是与宗白华先生相接近的。作者在绪论中首先指出,魏晋玄学有四大主要论题,即有无之辨、言意之辨、名教与自然之辨和才性之辨。有无之辨,其性质为本体论;言意之辨,涉及认识论与方法论;名教与自然之辨讨论人的行为规范问题,属于社会哲学;而才性之辨关注的是人的本性的内在本质问题,追求一种新型的理想人格,其性质属于哲学人论,贯穿于魏晋玄学的始终,构成了魏晋玄学的核心内容。关于前三大论题,学术界已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很多成果,而才性之辨则长期以来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其所以如此,关键在于一些学者对才性之辨的哲学意义和价值认识不足。
【目录】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才性之辨的哲学意义  

  第三节  才性之辨的史料与方法问题  

第二章  人物品评与才性之辨

  第一节  名士与清谈

    一、名士  

    二、清谈  

  第二节  人物品评与用人制度  

    一、汉代察举制  

    二、曹操的“唯才是举”  

    三、九品中正制  。

  第三节  人物品评与自我标榜  

    一、人物品评  

    二、  自我标榜  

第三章  刘劭《人物志》的才性理论

  第一节  才性问题的本体溯源

    ——人物之本,出乎情性

    一、本  

    二、理  

    三、道  

  第二节  才性关系的价值取向

    ——仁者,德之基;智者,德之帅

    一、性  

    二、材(才)  

    三、才性关系  

    四、才性的价值观  

  第三节  理想人格的本体建构

    ——中庸之德,其质无名  

    一、中庸、中和

    二、平淡、聪明

    三、得道  

  第四节  理想人格的实现途径

    ——进德不止,学以成才  

    一、进德不止  

    二、学以成才  

第四章  《才性四本论》中的同异离合

  第一节  魏晋时期的才性概念  

    一、“性”概念辨析

……

第五章  才性之辨与魏晋玄学

第六章  才性之辨的历史影响

结束语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才性之放”研究概述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