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如何治理?通向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道路 未拆封
  • 中国如何治理?通向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道路 未拆封
  • 中国如何治理?通向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道路 未拆封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如何治理?通向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道路 未拆封

7 1.0折 70 九五品

仅1件

北京昌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俞可平 编

出版社外文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05

版次1

装帧精装

货号D209

上书时间2024-05-21

一心书画堂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俞可平 编
  • 出版社 外文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8-05
  • 版次 1
  • ISBN 9787119114699
  • 定价 70.00元
  • 装帧 精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185页
  • 字数 16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中国如何治理?通向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道路》将深入浅出地从制度和程序两个角度论述改革开放后中国通向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道路,解析“中国发展之谜”,着重回答“中国的改革为什么能够取得成功”“中国是如何进行治理的”“中国治理模式的特征是什么”和“未来中国治理改革的重点是什么”等重大问题。“基本制度”部分概述国家治理所依托的“基本制度”,包括政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立法制度、行政制度、司法制度等,着重阐明中国治理模式的制度优势和制度特征。“治理方略”部分分别论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采取的重大治理改革战略,特别是在民主选举、依法治国、公共服务、政治诱明等方面的治理方略。
【作者简介】
  俞可平,出生于1959年,浙江诸暨人,政治学博士、教授、博士牛导师,中央编译局原副局长,现任北京大学讲席教授、政府管理学院院长、中国政治学研究中心主任。其倡导的“治理”“善治”“社会治理”“全球治理”“官民共治”“增量民主”“政府创新”“动态稳定”“协商民主”等理念引起广泛关注与反响。
【目录】
引论
走向国家治理现代化
第一部分 基本制度
第一章 中共如何领导
中国政党制度的特色
中国政党制度的形成
中国政党制度的作用
中国政党政治的未来前景
第二章 国家权力机构如何运行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主要特点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历史演变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作用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未来发展
第三章 多党如何协商
政治协商制度
人民政协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
改革开放与政治协商的发展
政治协商制度的未来改革
第四章 法律如何制定
立法制度的变迁
立法体制与立法原则
立法程序
立法监督
立法制度的未来改革
第五章 政府如何运行
行政制度的沿革
中央人民政府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行政程序
行政制度的未来改革
第六章 司法如何协调
司法制度的演变
审判制度
检察制度
仲裁、调解和律师制度
中国司法制度的特点
第七章 社会如何自治
民族区域自治
农村居民自治
城市居民自治
特别行政区自治
中国自治制度的特点
自治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第八章 国家如何防卫
国防体制及其变革
武装力量
国防动员
中国国防制度的特点

第二部分 治理方略
第一章 由人民选举
选举在探索中发展
选举的中国特色
民主选举的主要类型
选举民主的意义
中国民主选举的前景
第二章 从人治走向法治
依法治国的艰难探索
依法治国的主要举措
依法治国的作用和成就
依法治国的挑战与发展
第三章 有序地参与政治生活
政治参与的意义
政治参与的主要方式
政治参与在中国的发展
政治参与的成效
中国政治参与的特点
第四章 让决策更加科学民主
中国决策体制的特征
当代中国的决策体制
决策体制的改革
第五章 让政府更负责任
政府责任与责任政府
从加强政府责任到建设责任政府
建设责任政府是势所必然
责任政府建设的特点与前景
第六章 让政府提供更好的服务
从管制转向服务
全面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
建设服务政府的成就
推进服务政府的困难与前景
第七章 让公共事务更加透明
政治透明与民主治理
改革开放与政治透明
政治透明与政治发展
政治透明的挑战与前景
第八章 让权力受到有效的监督
权力监督的意义
当代中国的权力监督体系
中国权力监督的特点
进一步完善权力监督体系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