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水赋生成史研究
  • 山水赋生成史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山水赋生成史研究

12 2.1折 56 九五品

仅1件

山东菏泽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孙旭辉 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12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c15

上书时间2024-06-27

韩珊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孙旭辉 著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3-12
  • 版次 1
  • ISBN 9787516108604
  • 定价 56.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67页
  • 字数 291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山水赋的动态诞生携带了丰富的美学信息,其生成史为考察中国传统审美治思线索及其特征提供了合适的标本。由审美角度入手阐释山水赋体文学诞生的动态过程,是基于如下逻辑完成:一方面,山水赋是赋体文学诸种题材交互共生、合力作用导引的结果,诸种题材的赋体文学在此过程中启发了迥异的审美角度。另一方面,促进山水审美意识臻于成熟的路径正是考量诸种题材赋作贡献所依据的标准。
  山水赋的诞生经由楚骚传统的中介,接收先秦沉淀的繁杂的山水内涵并加以转化。诸种赋类题材贡献于体物审美意识的生成之途,使之成为以文学演进为表象,以中古特殊哲学、美学之思为深层逻辑,记载中国传统审美意识和审美意识多元品格生成印痕的别样历史,在缘情、言志的主流诗文传统之外,开出审美意识的自然品格。
【作者简介】
  孙旭辉(1979-),女,河南许昌人,浙江大学中文系文学搏士,浙江树人大学人文学院讲师。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古典美学与文论。已在《文学评论》、《学术月刊》、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等刊物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并先后主持了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浙江省教育厅年度规划课题等科研项目。
【目录】

导论
第一节山水赋义界之厘定及其审美质素之说明
第二节山水赋研究况貌之回溯
第三节研究思路及框架
第四节研究角度与方法之甄别

上编
第一章先秦“山水”含义流变探源(一):对《周易》、《山海经》、
《诗经》的考察
第一节“类”之运思与“观物取象”审美观照方式:
《周易》卦象山水内质分析
第二节山川参悟与审美观照:《山海经》山水内质分析
第三节言志缘情的触媒:《诗经》山水内质分析
第四节结语
第二章先秦“山水”含义流变探源(二):楚辞传统的导引之功
第一节楚辞传统的确立及其主题
第二节楚辞传统审美意识变迁与赋体文学运动
第三节《楚辞》文学地理中的山水审美质素
第四节结语

下编
第三章从静态体物到畅游舒怀的审美嬗变——中古咏物赋、宴游赋与纪行赋的考察
第一节近身物什的静态展示
第二节苑囿园林中的流连观物
第三节山水行途的显志述怀
第四节结语
第四章由外而内的隐逸进路中山水自然审美品格的提升之途
第一节魏晋隐逸文化分期及其特征
第二节隐逸赋对体物审美意识的开拓
第三节结语
第五章玄理对体物审美质素的促发
第一节玄言赋承载玄理的方式
第二节玄言赋贡献的体物审美新质
第三节结语
第六章展望:中古语言文学观及审美经验发展的佛禅理路
第一节中古佛经翻译中的语言观及审美意识线索
第二节中古佛经受容中的语言文学观及审美意识线索
第三节结语
参考文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