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教之彀与审美之维:当代诗歌中的比兴研究.
  • 诗教之彀与审美之维:当代诗歌中的比兴研究.
  • 诗教之彀与审美之维:当代诗歌中的比兴研究.
  • 诗教之彀与审美之维:当代诗歌中的比兴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诗教之彀与审美之维:当代诗歌中的比兴研究.

8 1.7折 46 九五品

仅1件

山东菏泽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雨 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02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c10

上书时间2024-05-25

韩珊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张雨 著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5-02
  • 版次 1
  • ISBN 9787516154830
  • 定价 46.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05页
  • 字数 215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传统比兴诗学,主要从两个层面展开,一是诗教的价值观念系统,二是文学的审美属性。张雨编著的《诗教之彀与审美之维:当代诗歌中的比兴研究》在梳理传统比兴诗学的基础上,考察了十七年诗歌、朦胧诗与第三代诗歌,呈现了传统比兴诗学在当代的延续、更新与消逝,呈现了文学现代化的过程中,历史影响的焦虑,以及远离历史后,诗歌写作的尴尬。《诗教之彀与审美之维:当代诗歌中的比兴研究》立足当下,打通古今,为诗歌研究提供了深度思考的空间。
【作者简介】
  张雨,男,1981年生,汉族,甘肃定西人。2005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2012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西北民族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及教学工作。
【目录】
导言
第一章 比兴的双重内涵
第一节 比兴与社会批评话语的形成
一 比兴的意义转换模式
二 比兴与美刺
三 比兴与讽谏
第二节 比兴与诗歌之美的形成
一 兴——诗情的发生
二 方法的自觉
三 诗后效应——诗歌的蕴藉性
四 从诗歌意境到人生境界——生命诗学的形成·

第二章 “十七年”时期的比兴研究
第一节 “美刺”、“讽谏”的文化语境
一 “理”的统一与“礼”的规范
二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第二节 “鸟兽草木”的诗歌景观
一 从“鸟兽草木”到“草木”“禽兽”
二 艾青的“鸟兽草木”
三 郭沫若与《百花齐放》
第三节 审美比兴的消逝
一 比兴与民歌改造
二 蕴藉表达的危险
三 “十七年”诗歌中的“自然”
四 “十七年”诗歌中的自然人性

第三章 朦胧诗与比兴研究
第一节 最后的“诗谏”
一 “诗谏”的发生——悼贤臣、清君侧
二 “诗谏”的高潮——“一切政策必须落实”
三 “诗谏”的尾声——控诉官僚主义
第二节 告别“谏者”
一 个人英雄的出现
二 从“相信”到“怀疑”
第三节 告别“温柔敦厚”——新的美学原则的确立
一 “温柔敦厚”的当代景观
二 告别“温柔敦厚”
三 比兴的现代转型

第四章 第三代诗歌与比兴研究
第一节 无“志”可言——第三代的诗歌处境
一 “天狗”的解救之道
二 绝望的“天狗”
三 绝路而返——第三代诗人的诞生
第二节 “去意存象”与“靠近能指”
一 去意存象
二 靠近能指
第三节 告别远方
一 远方的“声音”
二 告别远方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