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装】功过格:明清时期的社会变迁与道德秩序
  • 【特装】功过格:明清时期的社会变迁与道德秩序
  • 【特装】功过格:明清时期的社会变迁与道德秩序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特装】功过格:明清时期的社会变迁与道德秩序

108 全新

仅1件

天津红桥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美]包筠雅 著;杜正贞、张林 译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07

上书时间2022-12-07

书友kw4440776的书摊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美]包筠雅 著;杜正贞、张林 译
  •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1-07
  • ISBN 9787208170452
  • 定价 75.00元
【内容简介】
功过格,是一种广泛流传于中国古代民间社会的善书,它通过列举善恶行为、量化功过等抽象概念来指导人们的日常道德实践。当时的士人和官员似乎把这种方法看作一种工具,它不仅有助于改善他们个人道德,也有助于教化百姓,巩固社会秩序。

本书集中研究明清嬗变时期功过格广泛流行的社会现象,是非中文世界第一部详细探讨该问题的专著。书中既利用了大量的第一手中文研究资料,同时也吸收了酒井忠夫、吉冈义丰、奥崎裕司等日本学者的研究成果,通过功过格来考察精英阶层对于明清之际社会经济变化,诸如中央权威的腐败和低效、不断增长的商业化过程对社会的影响以及理学一统局面的瓦解等等此类时代和社会变迁问题所作出的反应。
【作者简介】
包筠雅(Cynthia Joanne Brokaw),美国哈佛大学博士,现任布朗大学历史系教授、系主任。主要从事中国古代社会文化史、书籍史研究。所著《功过格:明清社会的道德秩序》《文化贸易:清代至民国时期四堡的书籍交易》在学术界产生广泛反响,先后被译介到国内。
【目录】
致谢1
序论1
16—17世纪的历史背景3
精英对社会变革的反应13
思想界对理学正统的挑战17
功过格27
一 积功的早期传统30
功德积累的基本原理35
《太上感应篇》39
《太微仙君功过格》47
功过体系与儒家命运观58
二 为升迁而积累功德68
袁家的传统72
袁黄的转变:《立命篇》84
云谷对功过格的新阐释101
袁黄对功过体系的解释106
三 关于报应和积功的争论123
《立命篇》的支持者:泰州学派126
对袁黄和功过格的批评136
对袁黄的反驳:刘宗周的《人谱》145
东林党人:理学的感应理论157
四 17、 18世纪的功过格:维护社会等级180
新的功过格180
功过格的社会愿景201
功过格的传布与使用248
结论265
附录 现存17、 18世纪的善书与功过格280
征引文献282
译后记316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