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正版!农村特困儿童社会救助 以西部地区为例陈天柱 苏祥9787520163743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保正版!农村特困儿童社会救助 以西部地区为例陈天柱 苏祥9787520163743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保证全新正版!7天无理由,17点之前基本当天发, 可开票,假一罚十.

61.84 4.8折 128 全新

库存4件

北京朝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陈天柱 苏祥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ISBN9787520163743

出版时间2020-09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128元

货号29120296

上书时间2024-10-19

慧成学苑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序  言

1989年11月20日第44届联合国大会第25号决议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在序言中写道,“世界各国都有生活在困难下的儿童,对这些儿童需要给予特别的照顾”。但世界各国儿童所处的困境不尽相同,与各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紧密相关。就中国而言,处于困境的儿童群体表现出类型的多样化和分布的相对集中化。
从儿童所处困境来划分,我国关于困境儿童的类型可达20多种,如单亲家庭儿童、被遗弃儿童(弃婴)、残疾儿童、贫困儿童、流浪儿童、留守儿童、被家暴儿童、艾滋病儿童、致残儿童、被拐儿童、服刑人员子女、童工、犯罪儿童、弱势儿童、问题儿童、失依儿童等。从困境儿童的分布来看,我国困境儿童的分布主要集中在西部农村地区。相关统计调查结果显示,截至2013年,西部农村贫困儿童比例是东部地区的4倍;2012年四川、重庆的留守儿童比例占全国留守儿童的50%以上;2005年全国孤儿排查结果显示,农村孤儿占全国孤儿的9成,西部地区孤儿占比高于经济发达地区。
本书以西部农村特困儿童社会救助为研究主题,对于保障儿童权利,改善西部农村特困儿童的生存与发展,推动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如何给予处于困境的儿童特别的照顾,西方福利国家以及我国港台地区进行了颇有成效的实践。在秉承“儿童福利至上原则”的福利国家和地区,福利对象、资源、传递、评估等方面已构建了一个较为完善的儿童福利框架。其中,救助的专业性已成为儿童福利框架中不可或缺的要素。本书的内容也大致以此而展开。
著者从儿童权利的视角界定了特困儿童的概念。正如书中所言,基于儿童权利的概念界定有利于特困儿童救助对象的确定,而且以权利定需求也符合我国儿童福利制度的发展趋势。通过抽样调查方式,著者从儿童的生存权、受保护权、参与权和发展权四个维度全面分析了西部农村特困儿童需求满足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翔实的数据和资料,......



导语摘要

本书稿是国家社科西部项目13XSH034 的研究成果。
西部农村地区已成为贫困儿童、留守儿童、孤儿等特困儿童群体分布的主要地区。但因特困儿童类型的多元化和复杂性导致了特困儿童概念界定存在纷争,同时也导致了儿童福利政策制定和具体救助实践存在各种问题。为改进西部农村地区特困儿童社会救助实践,本书稿从儿童权利视角对特困儿童进行了概念界定,并结合需求理论,将各社会权利操作化为具体需求指标。
依照各社会权利维度下的具体需求指标,研究抽样调查了西部农村地区特困儿童社会权利实现的状态。调查发现,西部农村地区特困儿童社会权利实现状态欠佳,对该群体的社会救助偏重于生存权,而发展权等其它社会权利的保障还不够充分。为了改进西部农村地区特困儿童社会救助实践,让该群体的社会权利得到更为充分的实现,本研究提出,通过建立特困儿童社会救助的社会工作体系,将专业社会工作引入西部农村地区特困儿童社会救助中,并介绍了社会工作介入西部农村地区残障儿童社会救助的具体方式和方法。
本书稿的价值:*,构建社会工作体系向西部农村地区特困儿童传递社会救助,通过社会救助制度衔接和资源整合,能避免因制度分割而导致的有限社会救助资源的重合与浪费,提高特殊困难儿童群体的需求满足程度,还有助于制定一个对特困儿童社会救助的综合性政策框架。第二,本研究以实践为取向,探索通过建立社会工作体系来传递西部农村地区特困儿童群体的社会救助资源,为我国社会福利资源的专业化传递提供一个范例,还能为社会工作在我国的专业化、本土化和职业化的发展做有益的探索。



作者简介

陈天柱,男,四川简阳人,1964年,硕士研究生,教授,乐山师范学院科研部部长,四川政治学会常务理事、四川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常务理事、乐山市哲学学会副会长。长期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社会问题和社会治理研究。主持国家社科项目(西部)1项,在思想政治教育、社会问题和社会治理,尤其是社会工作介入社会治理和社会问题领域发表论文多篇。
苏祥,男,1975年,湖北仙桃人,博士、副教授。长期从事社会分层、社会工作、社会保障等方向研究,主持省部级课题2项,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多篇,其研究成果曾被四川省《重要成果专报》刊用,并受到省委书记签批。



目录

章绪论1
节西部农村特困儿童群体和儿童救助制度1
第二节相关研究9
第三节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22
第二章西部农村特困儿童需求与救助现状29
节调查设计29
第二节西部农村特困儿童的家庭背景31
第三节西部农村特困儿童的需求42
第三章社会工作体系嵌入的必要性67
节社会工作体系嵌入的理论必要性67
第二节社会工作体系嵌入的现实必要性75
第三节社会工作体系嵌入的民族必要性86
第四章社会工作体系建构91
节社会工作体系建构的基本原则91
第二节社会工作体系建构的基本框架95
第三节社会工作体系各主体的职责99
第五章特困儿童社会救助的社会工作体系运行情况118
节具体运行主体118
第二节救助内容确定122
第三节救助资源整合128
第四节救助资源传递138
第六章特困儿童社会救助的社会工作体系运行效果评估143
节评估概述143
第二节评估原则146
第三节评估指标152
第四节评估操作176
第七章西部农村特困儿童社会救助中的民族互济性179
节西部农村民族文化中的互济因素179
第二节民族文化中互济因素对社会救助的影响186
第三节民族文化中的互济因素与社会工作体系192
第八章西部农村特困儿童社会救助政策202
节儿童社会救助及福利制度概述202
第二节西部农村特困儿童福利制度的现状及问题213
第三节西部农村特困儿童救助政策的制度创新225
第九章西部农村残障儿童社会救助236
节西部农村残障儿童现状与需求236
第二节西部农村残障儿童社会救助实践与缺陷241
第三节社会工作与西部农村残障儿童社会救助254
第十章研究结论265
参考文献269
后记281



内容摘要

本书稿是国家社科西部项目13XSH034 的研究成果。
西部农村地区已成为贫困儿童、留守儿童、孤儿等特困儿童群体分布的主要地区。但因特困儿童类型的多元化和复杂性导致了特困儿童概念界定存在纷争,同时也导致了儿童福利政策制定和具体救助实践存在各种问题。为改进西部农村地区特困儿童社会救助实践,本书稿从儿童权利视角对特困儿童进行了概念界定,并结合需求理论,将各社会权利操作化为具体需求指标。
依照各社会权利维度下的具体需求指标,研究抽样调查了西部农村地区特困儿童社会权利实现的状态。调查发现,西部农村地区特困儿童社会权利实现状态欠佳,对该群体的社会救助偏重于生存权,而发展权等其它社会权利的保障还不够充分。为了改进西部农村地区特困儿童社会救助实践,让该群体的社会权利得到更为充分的实现,本研究提出,通过建立特困儿童社会救助的社会工作体系,将专业社会工作引入西部农村地区特困儿童社会救助中,并介绍了社会工作介入西部农村地区残障儿童社会救助的具体方式和方法。
本书稿的价值:*,构建社会工作体系向西部农村地区特困儿童传递社会救助,通过社会救助制度衔接和资源整合,能避免因制度分割而导致的有限社会救助资源的重合与浪费,提高特殊困难儿童群体的需求满足程度,还有助于制定一个对特困儿童社会救助的综合性政策框架。第二,本研究以实践为取向,探索通过建立社会工作体系来传递西部农村地区特困儿童群体的社会救助资源,为我国社会福利资源的专业化传递提供一个范例,还能为社会工作在我国的专业化、本土化和职业化的发展做有益的探索。



主编推荐

陈天柱,男,四川简阳人,1964年,硕士研究生,教授,乐山师范学院科研部部长,四川政治学会常务理事、四川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常务理事、乐山市哲学学会副会长。长期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社会问题和社会治理研究。主持国家社科项目(西部)1项,在思想政治教育、社会问题和社会治理,尤其是社会工作介入社会治理和社会问题领域发表论文多篇。
苏祥,男,1975年,湖北仙桃人,博士、副教授。长期从事社会分层、社会工作、社会保障等方向研究,主持省部级课题2项,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多篇,其研究成果曾被四川省《重要成果专报》刊用,并受到省委书记签批。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