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永远的马头琴(以世界马头琴大师齐·宝力高为原型的儿童成长励志小说,随书附加齐·宝力高手绘藏书票)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永远的马头琴(以世界马头琴大师齐·宝力高为原型的儿童成长励志小说,随书附加齐·宝力高手绘藏书票)

22.8 5.0折 46 全新

库存10件

广东东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金少凡 著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

ISBN9787559674371

出版时间2024-06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46元

上书时间2024-07-08

艺美博文书屋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书    名】 永远的马头琴(以世界马头琴大师齐·宝力高为原型的儿童成长励志小说,随书附加齐·宝力高手绘藏书票)
【书    号】 9787559674371
【出 版 社】 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
【作    者】 金少凡 著
【出版日期】 2024-06-01
【开    本】 32开
【定    价】 46.00元

【编辑推荐】 
◎以世界马头琴大师齐·宝力高为原型的儿童成长励志小说,让每个追梦的孩子找到人生榜样。

◎主人公阿木尔和宠物小白马的感情让人心疼,虽然不舍,但有时为了梦想我们必须做出取舍。

◎家长是孩子实现梦想的*大助力者和支持者。

【内容简介】 
本书以国际马头琴大师齐·宝力高为原型,塑造了一个痴迷于马头琴音乐的男孩阿木尔的形象,他怀揣音乐梦,在爸爸的带领下遍访名师,历经无数磨难,*终成为享誉世界的马头琴大师。这部小说用榜样的故事激励每一个坚持梦想的孩子,命运不会亏待为梦想流下的每一滴汗水与泪水。

【目录】 
第*章 聆听天籁 1

第二章 游学四方 49

第三章 天上的风 121

第四章 失调琴声 157

第五章 草原音诗 171

尾 声 万马奔腾 201

后 记  弘扬民族精神,写好草原故事 207

【文摘】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body{font-size:1.28em}
                img {max-width:100%;}

            在巴雅尔、布林、吉日格勒这些小伙伴的眼里,近些日子,阿木尔的举动总是很奇怪。

轰赶着自家的牛羊朝乌力吉木仁河河边走的时候,阿木尔牵着他那匹心爱的小白马“巴特尔”(英雄之意),本来跟大家有说有笑,一来到乌力吉木仁河河边,把马和牛羊放开,让它们自由自在地觅食,大家不由分说,开始玩儿那个属于他们的游戏——寻找老鼠洞,查看、判断洞在地下的走势,之后,一拨儿用水桶从乌力吉木仁河里提水上来,把水灌进洞里,一拨儿手持木棍守着洞口,等着老鼠们仓皇地逃出来,然后送上当头一棒——可还没等游戏开始,阿木尔就忽然不再跟大家说笑了,不仅如此,他还哪拨儿都不参加,既不去提水,也不拿木棍,他离开了人群,只身沿着乌力吉木仁河,朝远处走了。

咦,好奇怪呀!

刚才还是个天真的九岁的孩子,可一眨眼,就变成了一副深沉的额布格(爷爷)的模样。若是他再把双手背在背后,那可就更像了。

“阿木尔!”*好的朋友巴雅尔喊他,“你怎么了?你要去哪儿?”

可是他不应,甚至头也不回。

“阿木尔,好东西你也不要了吗?”布林也喊他。好东西指的是老鼠洞里藏的粮食。老鼠是很狡猾也很讲究的家伙,它们把自己的巢穴建得就像一个地下宫殿。鼠洞里有寝室、育儿室,还有专属的粮仓。粮仓里的粮食,是它们费尽心机、不辞劳苦从牧民家里偷来的,有豆子、玉米、高粱。以往每找到一个鼠洞,用水将老鼠灌出,消灭掉,伙伴们会顺势将鼠洞挖开,之后找到老鼠的粮仓,将粮食挖出来—— 老鼠特别精明,为了防止粮食受损,粮仓的入口处总是被封堵得严严实实,所以水是灌不进去的——所得的粮食,伙伴们会平均分配,之后喂给自家的牛羊,而阿木尔的那匹小白马巴特尔,是特别喜欢那些豆子和玉米的。每次游戏开始, 它就紧紧地依在阿木尔的身边,目不转睛地盯着阿木尔挖老鼠洞的每一个动作,待阿木尔蹲下身子,将老鼠粮仓打开, 它便立即兴奋地打起响鼻,并发出“咴咴”的欢快的叫声。

“阿木尔,”吉日格勒喊,“你不消灭那些坏蛋了吗?” 坏蛋当然指的是地下的那些老鼠,它们不仅破坏草地,并且制造出的每个鼠洞都是陷阱,一旦飞奔的马踩到,蹄子便会立即陷进去,在前冲力的作用下,马腿会“咔嚓”一下被折断。草原上,这样的惨剧时有发生。无论是多强壮的马,只要是腿折断了,就再也不能在草原上驰骋了。等待它们的命运无疑是被卖掉,*后被宰杀。

阿木尔是*痛恨那些老鼠的,可是这次阿木尔仍然自顾自地朝前走去,连头也不回。

游戏里没了阿木尔,这让大家都很失望。要知道,他不管是在水边提水还是操木棍在鼠洞口迎候老鼠,都是一把好手。特别是提水的时候,绝对是缺他不可的。因为,要想站在河边,从河里面一下子提起满满一桶水来,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所有的孩子当中,只有阿木尔能做到。阿木尔提水的时候,看着都让人赏心悦目——他右手攥住水桶的提把,先朝上一甩,之后将腰一弯,身子往河面上一探,再迅即将水桶朝河水里一掼,就见那只水桶忽然有了魔力一般,先是在空中翻一个跟头,之后便会立起来,将桶口朝向下方,然后就像孩子们夏天在河里凫水扎猛子一样,“扑通”一下子钻进河水里,并迅即将水灌满。这是其他孩子怎么学也学不会的,无论是巴雅尔还是吉日格勒,无论他们怎么用力,水桶也掼不进河里,总要在水面上漂浮着,即便是把桶强迫性地按进水里,也只能勉强提半桶水上来。

“阿苏!”好朋友巴雅尔开始喊他的昵称。

但他仍然头也不回。

巴雅尔只能目送着他朝前走。

阿木尔默不作声地走啊走,跨过了远处的那道水沟,又走过了一小片芦苇,*终走到了视野尽头那根黑黢黢的、已经报废了许多年的电线杆下,据额布格们说,这是日本人留下的。

他在它面前站住,就像端详自己那匹心爱的小白马巴特尔一样,先上下打量了它一番,之后就靠近了,在它跟前坐下,把头靠在裂满了口子的木杆上,闭上眼睛,再之后就像睡着了一样一动不动了。至于他的小白马巴特尔啃食着青草跑得无影无踪了,他也全然不知。有一回,小白马巴特尔径自朝另一片草地走去,之后混在了其他的马群里。天黑之后不见小白马巴特尔,阿木尔才慌乱起来,忙着赶回家去找额布(爸爸)。小白马巴特尔两天都没有找到。只有那两天他没有坐到那根电线杆下。他跟着额布去了左旗,又去了右旗,*终在科尔沁草原的深处找到了它。伙伴们都以为阿木尔为此会挨打,额布那双蒙古靴上是带着马刺的,可是没有。再放牧的时候,额布跟着阿木尔来到了乌力吉木仁河河边,又跟着他来到了那根破电线杆跟前,把它很仔细地看了看,又用手拍了拍,再把耳朵贴上去听了听,之后就微笑着把阿木尔的头搂到了胸前,低下头在他前额上亲了一下。

【前言】 
弘扬民族精神,写好草原故事

在内蒙古草原上,有这样一句俗语:“有一株草就会有一颗露珠,有一颗露珠就会有一首动人的歌曲,有一首动人的歌曲,就会有一把马头琴在深情地为之伴唱。”应该说, 是这句话打动了我,让我产生了去为草原写一部小说的念头和冲动。这个念头*初萌芽,来自2004 年北京市文联组织“首都文艺家边疆万里行”活动,我们走中国的边防线,来到内蒙古大草原采风。2008 年我参与中央电视台非遗系列专题片制作,拍摄《马头琴》专题片,再次来到了内蒙古大草原采访。

参加了两次活动,让我对草原产生了特殊的情感,并且对马头琴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不过,两次采风的时间比较短。在采访时,我结识了马头琴演奏大师齐·宝力高和制琴师布赫、段廷俊、白苏古郎,通过交谈掌握了一些素材,但还需要进一步充实。于是,我在2009 年至2013 年间,自费六次到草原采风,东乌珠穆沁旗、西乌珠穆沁旗、科尔沁、鄂尔多斯、郭尔罗斯、查干湖,以及内蒙古大学等地,都有我拜访过的大师及民间艺人。我收集到了不同版本的有关马头琴的传说,以及苏和和白骏马的传说;还亲临了全国马头琴大赛的现场,聆听过齐·宝力高、布林、仟·白乙拉、李波等马头琴演奏大师的演奏;我采访到了马头琴在改革过程中的艰辛以及形制制定时期多层面的故事;目睹了布赫、段廷俊、白苏古郎等大师制作马头琴的过程。蒙古族著名学者、作家额鲁特·珊丹还把一些珍贵的图书、资料赠送与我。特别是在郭尔罗斯,一位老额吉,还给我取了一个蒙古族的名字:米尼·居日赫。

有了丰富的素材,还需要有一个好的切入点。

历史和现实都证明,中华民族有着强大的文化创造力。越是民族的,就越能走向世界。我把书的着眼点放在有着“草原之魂”之称的马头琴上。马头琴,是蒙古民族的古老乐器,也是国**的非遗项目。《永远的马头琴》描写的是一个叫阿木尔的孩子,他痴迷音乐到了忘我的境地。他用独特的方法,聆听着草原上的天籁。在他拜师学艺的路上,充满了艰辛和曲折,我努力展现阿木尔的顽强和不屈不挠的意志。在表现马头琴魅力的同时,我还把草原上的多种非遗项目,诸如那达慕、呼麦、萨吾尔登、托布秀尔等有机地串联在一起。

《永远的马头琴》对于我的创作也是一次挑战。它的故事并不复杂,一反我的制造冲突、悬念迭起的创作风格,而是以草原长调一般悠扬的笔调,描写了主人公阿木尔痴迷音乐弄丢了放牧的马儿,追着美妙的声音顺着乌力吉木仁河奔跑剐坏了衣衫和皮肤,漫漫求学之路拜访各路名师,还有和小白马的悲欢离合等故事。

在《永远的马头琴》一书中,我给读者展示了辽阔无际的草原,展示了忠实于人类的马儿,展示了能表现草原天籁的马头琴;同时还展示了阿木尔孜孜以求的学习精神和改造马头琴的工匠精神。我力求用散文诗一样的语言,倾诉着我对草原的热爱。迷人的马头琴,舒缓优雅的《天上的风》,那些继往开来的、凝聚着历史的非遗项目,代表了那片草原,也代表了蒙古族人的精神风貌,这是草原的风情韵味, 草原的瑰丽画卷,也是草原的图景和味道。

在阿木尔四处学艺的过程中,无时无刻不体现着这图景和味道。

充满音韵的草原。

开满了鲜花的草原。

骏马奔腾的草原。

一座座蒙古包,一个个牧村,仗义、豪放、温情、憨厚、朴实的蒙古族牧人。

牧仁师父、宝音师父,格布拜尔老师、乌日根老师、布赫老师,一丝不苟地无私传授,这不仅体现了草原人伟大的匠人精神,同时也让马头琴这项古老的技艺得到了高质量的传承。

可以说,《永远的马头琴》的创作,努力将历史文化的元素蕴藏于字里行间,在小人物们的平凡生活之中,呈现给读者一幅草原独具的、蒙古族民风民俗的瑰丽画卷。

说实话,我一直想用文字对给我取蒙古语名字的那位老额吉表示感谢。

没有她,没有她的家人,或许我不会听到那么多蒙古族的民歌;不会听到那么多赞美草原的曲子;不会见到那么多的民族服饰;不会听到那么多有关草原,有关嘎达梅林、陶克陶胡,以及鸿雁的故事;不会得到那么多有关蒙古民族的民俗知识。是蒙古包里那一杯杯温暖的奶茶,让我找到了这部书的创作灵感。

我曾经写过一个短篇小说《鸿雁》,致敬这位老额吉。

但是我觉得远远不够,单薄的文字不足以表达我对她的感谢。

额吉,这个时候,已经化身为所有的前辈,化身为整座草原。

《永远的马头琴》一书中的人物虽然不是很多,阿木尔、巴雅尔、布林、吉日格勒、额布、额吉、布赫,牧仁、宝音、格布拜尔和乌日根,但是他们代表着草原,代表着草原人民。在他们的身上,体现着蒙古民族敬业、质朴和善良的精神特质;那些由马头琴所衍生出来的草原牧人们的寻常故事,无一处不体现着这个民族的正直与坚强。

一切看似都是那样的平凡,一切又都是那样的不平凡。

这就是我赋予《永远的马头琴》的灵魂。

这就是我献给草原的书。

致敬草原上的牧人!

是他们的歌声、他们的舞蹈、他们的酒和奶茶,给了我创作的源泉和动力。而书中的那些普通民众、那一件件乐器、那一曲曲飘荡在草原上空的天籁,则是蒙古民族生生不息的纽带。

致敬草原!

致敬生活在大草原上的蒙古族兄弟!

致敬那些千千万万像这部书中所描写的,看似平凡却又坚韧不屈的草原牧人!

他们不仅为中华民族提供了丰厚滋养,而且为世界文明贡献了华彩篇章。

金少凡

2024 年2 月10 日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