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源:中国古代艺术之旅(二版)
  • 美源:中国古代艺术之旅(二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美源:中国古代艺术之旅(二版)

正版保证 新华库房直发 可开电子发票 七天无理由退货让您购物无忧

66.2 6.1折 108 全新

库存15件

北京东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杨泓,李力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ISBN9787108071644

出版时间2022-0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108元

货号31399815

上书时间2024-09-06

弘文图书专营书城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我们依据什么了解已逝的艺术风貌?
考古百年,田野考古调查和发掘工作蓬勃展开,数量空前的古代艺术珍品呈现于世人面前,为构建一部中国艺术史积累了丰富的标本素材。每一件标本。都讲述着一个关于远古艺术的故事,它们连缀在一起,汇合成一部动人的“锄头掘出的艺术史”。
两位长期从事文物考古研究的专家,将美术考古的最新成果分类整理,进行扼要介绍,配以600余幅彩图,全面勾画中国艺术历史的发展轨迹,与读者一起探寻中国艺术之美。

作者简介
    杨泓,男,满族。1935年生于北京市。1953年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门化,1958年毕业。自1958年至今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原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工作,任研究员,并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考古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特聘教授。现担任《文物》月刊编辑委员会委员和考古月刊编辑委员会顾问。并被聘为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和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成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主要研究中国汉唐考古学、中国美术考古和古代兵器考古。先后参加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集体编著的《新中国的考古收获》(文物出版社,1961)、《新中国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文物出版社,1984)、《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等书的撰写工作。自1958年在《文物参考资料》(现《文物》)发表论文《高句丽壁画石墓》以来,迄今已在《考古学报》、《考古》、《文物》、《美术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逾300篇。主要学术专著有《中国古兵器论丛》(文物出版社,1980;增订本,1985)、《美术考古半世纪——中国美术考古发现史》(文物出版社,1997)、《汉唐美术考古和佛教艺术》(科学出版社,2000)、《中国古兵与美术考古论集》(文物出版社,2007)等。并与李力合著《华夏之美——中围艺术图鉴》(香港中华书局,1993)和《美源——中国古代艺术之旅》(三联书店,2008)。

目录
前言
1 美的萌发
2 原始陶艺
3 彩陶
4 陶器上的图画
5 陶器的造型
6 丰收女神
7 美石与玉
8 治玉工艺
9 八千年前的真玉
10 红山文化玉器:玉龙和玉凤
11 良渚文化玉器:神人兽面徽识
12 夏商玉雕:仪仗和宝玩
13 两周礼玉:环佩铿锵
14 汉玉:等级与不朽
15 夏鼎的传说
16 青铜礼器
17 青铜器的造型
18 兵器装饰
19 金文铭刻
20 新兴的铸造工艺
21无声的军阵——秦俑
22 精致的汉俑
23 生活中的俑像
24 动物雕塑
25 两晋南北朝俑群
26 纪念碑式的石雕
27 陵墓石刻
28 三彩造型
29 图绘缘起
30 汉代的绘画
31 汉画像石
32 汉画像砖
33 拼镶砖画
34 吴晋画艺
35 兰亭之谜
36 北方的画风
37 佛教艺术东传
38 金铜佛造像
39 中国石窟寺的再发现
40 石窟寺艺术之一:壁画和泥塑
41石窟寺艺术之二:石雕
42石雕造像和造像碑
43 舍利容器
44 隋唐绘画
45 山水花鸟画的发展
46 唐代墓葬壁画
47 五代绘画
48 两宋画院和文人画
49宋画艺术

内容摘要
 中国古代艺术辉煌灿烂,但因屡遭历史的战乱和劫难,传世者寥若晨星。所幸的是,20世纪后半叶以来,我国的田野考古调查和发掘工作蓬勃开展,特别是最近二三十
年,几乎每年都有令人惊喜的考古新发现面世,犹如开启了许多深埋地下的文物库房。数量空前的古代艺术珍品呈现于世人的面前,使我们有可能据以改写中国艺术史,特别是唐宋以前的古代艺术史。大量丰富的新获得的文物考古资料,一时还难于被艺术史家,尤其是广大中国古代艺术爱好者所熟悉,因此,必须有人从事开路架桥的劳作,本书的编写,正是想达到这一目的。
两位长久从事文物考古研究的专家,将美术考古的最
新成果分类整理,每类文物又以其发展最成熟、最辉煌的时期为重点,如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和玉雕,商周时期的青铜器,秦汉的墓葬俑群,魏晋南北朝的佛教雕塑以及唐宋以来的墓室壁画,等等,进行扼要的介绍,并配有600余幅彩图,力图全面勾画中国艺术历史的发展轨迹,与读者一
起探寻发现中国艺术之美。

主编推荐
我们依据什么了解已逝的艺术风貌?

考古百年,田野考古调查和发掘工作蓬勃展开,数量少见的古代艺术珍品呈现于世人面前,为构建一部中国艺术史积累了丰富的标本素材。每一件标本。都讲述着一个关于远古艺术的故事,它们连缀在一起,汇合成一部动人的“锄头掘出的艺术史”。

两位长期从事文物考古研究的专家,将美术考古的近期新成果分类整理,进行扼要介绍,配以600余幅彩图,全面勾画中国艺术历史的发展轨迹,与读者一起探寻中国艺术之美。

精彩内容
 我们依据什么了解已逝的艺术史?一批批古代艺术品因帛朽纸败或水沉火焚而散失,中国中古以前的艺术史几乎是一片空白,而近古艺术史的轨迹也只能通过一些传世的断简残篇来拼缀
。当20世纪初中国人开始建立“学科”意义的中国艺术史时,实物材料的匮乏成了首要的问题。
因此,这时期由西方传入的田野考古学的确是及时而发生的好雨。“中国考古学的发现,可惜现在还寂寥得很。”与1926年郭沫若这一慨叹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一个甲子之后的21世纪初,为构建一部新的中国艺术史而积累的考古学材料已是汗牛充栋。虽然缺环仍旧不少,但即使对已有的材料作基本归纳,也变得越来越不容易。依靠独有的视野和判断力,杨泓、李力的新著《美源——中国古代艺术之旅》,带领读者穿越考古材料和相关研究的密林,经历了一次魅力独特的旅行。
  杨泓先生是成就卓著的资深考古学家,读者们已经熟悉了他在中国古代兵器、汉唐美术、佛教、家具等方面出色的研究。李力女士是中年一代的学者,在汉唐考古方面发表有较多论著,而且是位写作文化散文的高手。两位学者还有两个共同点值得注意,其一,他们都对中国古代艺术充满兴趣,其先前的许多论著不仅为考古学界所熟悉,而且也为国内外中国艺术史研究者所称道。杨泓先生还是最早从理论角度阐释“美术考古学”概念的学者。其二,两位学者都曾长年从事文物考古专业书刊的编辑工作,数十年来,他们分别在《考古》《考古学报》和《文物》杂志编辑部工作。这三种杂志在考古学界有“三大杂志”之名,绝大多数重要的考古发掘与调查简报、报告发表在这些杂志上。此外,他们还是许多重要的中国考古学通论著作的主要作者和编辑。可以说,像他们二位这样既能全面掌握并驾驭各个历史时期的考古材料,同时又具备艺术史素养的学者,在考古学界是不多的。
  田野考古学早年也被称为“锄头考古学”。拿作者的话来说,这是一部“锄头掘出的艺术史”。全书正文11个单元,共77章,作者从艺术的起源谈起,依次论述了史前陶器、早期
玉器、三代青铜礼器和兵器、秦汉至隋唐墓俑和陵墓石雕、汉唐墓室绘画及佛教艺术、中古时期
的绘画艺术、青瓷白瓷与彩瓷、漆器丝绸和金银工艺、城市建筑以及与之共同发展变化的家具艺术等。尽管两位作者掌握着大量的材料,并有雄厚的研究作根基,但这部书的姿态却谦和平正,温文尔雅,它不像有的著作那样动辄以“颠覆”自居,相反,却处处注意与传统叙事方式的连接,而作为工具的方法论只是隐藏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