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危机中的中国思考(下卷):中国未来何处去
  • 危机中的中国思考(下卷):中国未来何处去
  • 危机中的中国思考(下卷):中国未来何处去
  • 危机中的中国思考(下卷):中国未来何处去
  • 危机中的中国思考(下卷):中国未来何处去
  • 危机中的中国思考(下卷):中国未来何处去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危机中的中国思考(下卷):中国未来何处去

2 八五品

仅1件

河南周口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夏斌 著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12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16一4

上书时间2024-05-18

海明图书社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夏斌 著
  • 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2-12
  • 版次 1
  • ISBN 9787506053693
  • 定价 56.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44页
  • 字数 320千字
【内容简介】
  《危机中的中国思考(下):中国未来何处去》记录了在危机前、危机中、危机后,对中国经济现实与未来的一系列深度思考与国策建议,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彰显了理性和前瞻的力量。要解决多年积累的大量经济问题,单纯从经济角度考虑,已经很难。必须从社会、经济、政治三个方面统筹考虑,作长期安排。《危机中的中国思考(下中国未来何处去)》作者认为,当前治国主要应抓三件事:第一,严惩党的腐败,让百姓拥护,巩固执政基础;第二,把已做大的GDP蛋糕向穷人倾斜切一块,在稳定民心的同时,提高消费;第三,只争朝夕抓改革,只有真正加快改革,才是解决各种长期问题的唯一出路。
【作者简介】
夏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原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中国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评审组专家,“中国经济学家50人论坛”成员,中国金融学会常务理事,《银行家》杂志编委会主任,上海、北京等多个省市政府特聘专家、顾问,中国数所大学及国家行政学院兼职教授,中国并购公会首席经济学家。曾任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副所长、中国证监会交易部主任、深圳证券交易所总经理、中国人民银行政策研究室负责人、非银行金融机构监管司司长。著有《中国货币供给理论的实证研究》、《货币供应量不宜作为货币调控的唯一目标》、《中国私募基金报告》、《关于中国30年渐进改革理论框架的认识》等,曾主编《金融知识百科全书·中国金融理论部分》(1991年)、《证券大辞典》(1994年),出版《金融控股公司研究》(2001年)、《转轨时期中国金融问题研究》(2001年)、中国金融战略2020(2011年)、《十问中国金融未来》(2011年),翻译《日本的自由化和金融革新》(1988年)。
【目录】
危机后中国企业奔向哪里?
(2009年8月28日)
中美经济学家颐和园话危机
(2009年8月29日)
中国金融成功的经验是什么?
(2009年10月15日)
关于当前国际金融体系改革与我国金融开放的思考
(2009年10月27日)
中国的主要结构问题是什么?
(2009年11月14日)
关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战略思考
(2009年11月29日)
一揽子刺激计划的效应评估
(2009年11月30日)
关于主要结构问题的探讨
(2009年12月10日)
超常规货币投放不应再延续
(2009年12月29日)
房市调控,路在何方?
(2010年1月2日)
如何读懂中国经济?
(2010年3月20日)
全球经济“乱象”背后的美国核心利益
(2010年3月24日)
推进人民币区域化,要让境外“玩起来”
(2010年4月13日)
从“广场协议”看日元升值的教训及启示
(2010年4月16日)
中国如何从资本大国走向资本强国?
(2010年5月29日)
三大政策变量事件影响今年中国经济
(2010年6月21日)
关于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调控
(2010年7月12日)
2020:中国金融战略的主要思考
(2010年10月7日)
宏观审慎管理:中国视角
(2010年11月4日)
针对美国政府滥发货币的中国对策
(2010年11月9日)
QE2与全球系统性风险
(2010年11月10日)
与美国财政部官员的谈话
(2010年11月11日)
形势判断与对策
(2010年11月22日)
在货币政策委员会会议上的发言
(2010年12月24日)
人民币区域化的路径和相关建议
(2011年3月4日)
中国未来金融的若干重大改革事项
(2011年3月7日)
把握好2011年的政策调控力度
(2011年3月9日)
房地产行业调控政策应进一步到位
(2011年4月15日)
发展亚洲美元债券,制约美元“放水政策”
(2011年6月4日)
微博摘录:调控要适应经济发展的内在逻辑
(2011年6月26日)
站在国家的土地上思考
(2011年7月8日)
当前的经济局势与政策
(2011年7月11日)
对美国国债违约问题的看法
(2011年7月17日)
关于中日货币金融合作的思考
(2011年7月26日)
微博摘录:美元由强转衰长周期过程中的中国选择
(2011年8月6日)
2011年8月CCTV-2“面对面”栏目访谈
(2011年8月14日)
答《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问
(2011年8月15日)
微博摘录:展望未来的世界经济
(2011年8月17日)
微博摘录:解决国际货币体系问题需渐进、改良的方法
(2011年9月24日)
微博摘录:未来是“一主多极”的国际货币体系
(2011年10月2日)
与吉姆·奥尼尔的谈话
(2011年11月2日)
历史为鉴,呵护私募基金未来
(2011年11月15日)
与乔治·索罗斯的谈话
(2011年11月20日)
2012年中国经济怎么办?
(2011年12月16日)
关于“顶层设计”的一次发言
(2011年12月19日)
第四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前夕答记者问
(2012年1月6日)
微博摘录:房市的关键在于政府明确的政策预期
(2012年4月30日)
如何思考中国经济的中长期问题?
(2012年7月21日)
后记:
30年伟大实践的理论
——关于建立渐进改革有效理论框架的认识
附录上卷导读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