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讲解题对策·应知应会:初中物理(第1册)
  • 精讲解题对策·应知应会:初中物理(第1册)
  • 精讲解题对策·应知应会:初中物理(第1册)
  • 精讲解题对策·应知应会:初中物理(第1册)
  • 精讲解题对策·应知应会:初中物理(第1册)
  • 精讲解题对策·应知应会:初中物理(第1册)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精讲解题对策·应知应会:初中物理(第1册)

有笔记划线

0.01 八品

仅1件

北京大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陈平 著

出版社外文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01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2326

上书时间2023-12-21

北京交友书屋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陈平 著
  • 出版社 外文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8-01
  • 版次 1
  • ISBN 9787119048499
  • 定价 23.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大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49页
【内容简介】
  跨越世纪之交的本次课程改革已经进行了将近十年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成为最受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就自然科学来说,类比、归纳、演绎和化归等等,都是创新的有效手段。它们都以一定的知识和技能为基础,并伴随着充分的观察、实验、比较、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学生要掌握以上这些学习和研究自然科学的思想和方法,需要花费相当的气力。因此,他们渴望有一套能抓住这些学科基础部分中的核心、能揭示其思想方法真谛,并且撰述得简明扼要、便于把握的丛书,来作为自己的良师益友,帮助自己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切切实实地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
  要创新,必须先达到“知”和“会”。“知”就是拥有必要的学问,其中还包括主事和管理的才识;“会”就是能够用已“知”的学问去解决实际问题,这也是“知”的来源和目的。由此可见,精选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中的典型问题作为范例,从解决这些范题入手,提炼出“应知应会知识要点”并加以精讲,不失为一种能够得到公认的、较好的入门方法。
  入门以后怎么办呢?可以运用“类比”这一创新手段。“类比”就是用研究一类对象的知识和方法,去研究与其类似的另一类对象,将知识的“雪球”越滚越大,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举一反三”、“由此及彼”。通过类比,学生的知识和能力都得到了延伸。当然,类比也可以通过“解决问题”来进行,这些问题也应该精选精讲。
【作者简介】
  陈平,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物理系,现任北京市第二十中学物理教师。北京市海淀区骨干教师,先后被评为海淀区”先进工作者”,海淀区教育系统“青年先进教育工作者”,”海淀区中学优秀班主任”。《恒定电流》、《光学》、《交流电》等十多篇教材分析论文入选中央电教馆资源库。教学软件《中学物理实验仪器的读数练习》获得北京市一等奖。编写出版《金牌解析》、《2005年全国及各省市高考真题详解》等丛书。
【目录】
顾问推荐序——抓住核心 感悟真谛
作者序——携手共进学好初中物理
第1章 测量的初步知识
第1节 长度的测量
第2节 误差
第2章 简单的运动
第1节 机械运动
第2节 速度
第3节 路程和时间
第3章 声现象
第1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第2节 音调、响度和音色
第3节 密度的应用
第4章 质量和密度
第1节 质量
第2节 密度
第3节 密度的应用
第5章 力
第1节 什么是力
第2节 力的测量
第3节 力的图示
第4节 重力
第5节 力的合成
第6章 力和运动
第1节 牛顿第一定律
第2节 惯性与惯性定律
第3节 二力平衡
第4节 摩擦
第7章 压强
第1节 压力和压强
第2节 液体的压强
第3节 液体压强的计算
第4节 连通器
第8章 大气压强
第9章 浮力
第10章 简单机械
第11章 功
第12章 机械能
第13章 热现象
第14章 分子动理论 内能
第15章 内能的利用 热机
编后抒怀——无敌学习手把手 直面考试心贴心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