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用衍生品:原理、定价及应用
  • 信用衍生品:原理、定价及应用
  • 信用衍生品:原理、定价及应用
  • 信用衍生品:原理、定价及应用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信用衍生品:原理、定价及应用

正版实拍 塑封保存 无笔记划线

30 5.4折 56 九品

仅1件

湖北武汉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史永东 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01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C

上书时间2024-06-28

中一书苑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史永东 著
  •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2-01
  • 版次 1
  • ISBN 9787030331724
  • 定价 56.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15页
  • 字数 27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信用风险是各类企业普遍面临的风险,而信用衍生品是迄今为止管理信用风险最为有效的市场化金融工具。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目前我国信用衍生品的发展和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借鉴国际经验和教训有助于我国建立健康、完善和有效的信用衍生品市场,而定价理论研究则是所有工作的基石。基于此,《信用衍生品:原理、定价及应用》首次在国内对信用衍生品的定价理论和应用进行了系统梳理和研究。
《信用衍生品:原理、定价及应用》主要内容分为七部分:第1章介绍《信用衍生品:原理、定价及应用》研究的现实背景和理论价值、研究方法;第2章对信用衍生品的定价理论文献进行了梳理;第3章和第4章研究了单名信用衍生品的结构模型和综合模型;第5章~第8章对组合信用衍生品定价模型进行了扩展;第9章考虑了基于行为金融的信用衍生品定价理论;第10章和第11章,对信用衍生品在美国次贷危机中的作用进行分析,并研究了定价理论的应用;第12章对《信用衍生品:原理、定价及应用》主要工作进行总结。
《信用衍生品:原理、定价及应用》可作为高校金融工程专业教师、学生,以及相关领域研究人员的参考书。
【目录】
前言
第1章导论
1.1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基本概念界定
1.3研究方法和本书结构
1.4主要贡献和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第2章信用衍生品定价理论文献回顾及评价
2.1结构模型
2.2简化模型
2.3综合模型
2.4经验事实模型
2.5小结

第3章信用衍生品定价的结构模型
3.1引言
3.2基于GBM的信用衍牛品定价结构模型
3.3基于AJD过程的信用衍生品定价结构模型
3.4AJD过程下具有动态回收率的结构模型
3.5小结

第4章信用衍生品定价的综合模型
4.1引言
4.2一个简单的综合模型
4.3资产过程带跳跃的综合模型
4.4跳跃扩散过程下具有时变跳跃强度的综合模型
4.5时变跳跃强度下具有动态回收率的综合模型
4.6小结

第5章基于Copula函数的组合信用衍生品定价模型
5.1引言
5.2Copula函数的定义和相关预备知识
5.3常见的Copula函数
5.4最佳Copula函数选取的一致性原则
5.5基于高斯单因素Copula的组合定价模型
5.6基于随机相关性的Copula模型拓展
5.7基于KJD分布的因素Copula模型
5.8小结

第6章基于VG分布的一般Copula模型
6.1引言
6.2相关研究综述
6.3标准因素Copula模型
6.4VG过程
6.5基于VG分布的因素Copula模型
6.6基本模型扩展一:基于随机关联
6.7基本模型扩展二:基于交易对手风险
6.8本章小结

第7章基于LevyCopula的组合信用衍生品定价模型
7.1引言
7.2相关研究综述
7.3LevyCopula的定义与性质
7.4多维Levy过程模拟
7.5LevyCopula在组合信用衍生品定价中的应用
7.6本章小结

第8章基于Levy过程的组合信用衍生品动态定价模型
8.1引言
8.2相关研究综述
8.3基于Levy过程的组合信用衍生品动态定价模型
8.4基本模型在组合信用衍生品定价中的应用
8.5本章小结
附录

第9章参与者行为对信用衍生品定价的影响
9,1引言
9.2跳跃扩散过程下违约的内生机制
9.3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对信用衍生品定价的影响
9.4小结

第10章信用衍生品在美国次贷危机中的作用
10.1信用衍生品的风险类型
10.2美国次贷危机中基于信用衍生品的风险传导
10.3次贷危机中信用衍生品的作用评价
10.4小结

第11章信用衍生品在我国的应用研究
11.1我国信用衍生品的发展路径
11.2我国信用衍生品市场的制度建设
11.3信用衍生品与国内出口企业应收账款风险管理
11.4信用衍生品与中小企业融资
11.5CDO与房地产贷款风险管理
11.6小结

第12章总结与展望
12.1本书的主要贡献
12.2政策借鉴
12.3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