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罪与文学
  • 罪与文学
  • 罪与文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罪与文学

【现货速发】【正版实拍】【内页干净】

123 九品

库存2件

湖北武汉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刘再复、林岗 著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07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5-17

太祖书苑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商品描述
39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刘再复、林岗 著
  •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1-07
  • 版次 1
  • ISBN 9787508627199
  • 定价 45.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449页
  • 字数 390千字
【内容简介】
  《罪与文学》是一部无与伦比的触及中国文学根本的文学批评力作,相信它将给整个中国文学界带来巨大的震撼。因为它不仅发现和直面这样一个中国文学/中国文化的根本缺陷——缺乏“忏悔意识”,即灵魂论辩的维度;而且以“忏悔意识”这个特殊的视角进入,深入探讨文学的灵魂维度与思想深度;并以此为出发点,重新检讨中国文学的旧传统,特别是现代文学的新传统。
【作者简介】
  刘再复,1941年出生于福建南安刘林乡。1963年毕业于厦门大学中文系并到北京工作。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文学研究所所长兼学术委员会主任、《文学评论》主编。曾在美国芝加哥大学、科罗拉多大学、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加拿大卑诗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等院校分别担任过客座教授、讲座教授、名誉教授与访问学者。著有《性格组合论》、《鲁迅美学思想论稿》、《文学的反思》、《放逐诸神》、《罪与文学》(与林岗合著)、《现代文学诸子论》、《高行健论》、《告别革命》(与李泽厚合著)、《传统与中国人》(与林岗合著)、《共鉴“五四”》、《红楼四书》、《李泽厚美学概论》、《刘再复散文诗合集》、《刘再复文论精选》、《人文十三步》、《人论二十五种》、《双典批判》、《漂流手记》(十卷)等四十多部学术论著和散文集。作品已翻译成英、日、韩、法、德等多种文字。

  林岗,1957年生。现为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现当代文学教研室主任。主攻现当代文学史及文艺学。主要著作:《传统与中国人》(与刘再复合著)、《边缘解读》(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1998年)、《明清之际小说评点学之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罪与文学》(与刘再复合著,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2年)。
【目录】
中文简体字版序

导言

第一章 忏悔、良知与深层人性

1 有限的法律责任和无限的道德责任

2 道德承担的可能性

3 道德承担的现实根据

4 忏悔意识与救赎意识

5 良知——心灵体验到的责任

6 良知系统的结构

第二章 忏悔文学的基本形态

1 作家直接作为忏悔主体的身世自叙

2 由作品主人公替代作家承担忏悔主体的灵魂告白

3 具有忏悔主人公但非灵魂自传的忏悔文学

4 一般文本(非忏悔主题)中的忏悔意识

第三章 文学的超越视角

1 柏拉图对文学的指控

2 关于宗教大法官的寓言

3 文学的超越视角

第四章 灵魂的对话与小说的深度

1 道德心与自利心的对话

2 复调小说与小说的复调性

3 《列车正点到达》里的战争责任

4 复调小说中的灵魂对话

5 对话与小说的人性深度

第五章 忏悔意识与中国思想、文学传统的局限

1 忏悔意识的异化

2 传统的思想资源与罪意识

3 中国文学传统的局限

第六章 中国古代小说的叙事意识形态

1 世俗视角与超越视角的差异

2 叙事的意识形态

3 古典叙事的局限

4 逃避责任的写作

第七章 论《红楼梦》的忏悔意识

1 悲剧与“共犯结构”

2 忏悔者的性格与心灵

3 “还泪”的隐喻

4 伟大的忏悔录

第八章 新文化运动中的忏悔意识

第九章 中国现代文学的整体维度及其局限

第十章 20世纪中国广义革命文学的终结

第十一章 革命文学理论的华语和实际

第十二章 作家在时代压力下的写作

第十三章 文学与灵魂的自救

后记 十年磨一剑

主要参考书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