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化思想史论:1912-1949
¥
80
九品
仅1件
作者何爱国 著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2014-01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11-15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何爱国 著
-
出版社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
出版时间
2014-01
-
版次
1
-
ISBN
9787510073052
-
定价
6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68页
-
字数
500千字
- 【内容简介】
-
近代中国的现代化思想,虽均重工业化、民主化、科学化这三大核心理念,也强调中国文化的现代复兴,但面对不同的历史情境,晚清与民国这两个时期又各有其独特性的一面。经济现代化方面,晚清强调“以商立国”、“商务”、“商战”、“自由经济”,民国则强调“以工立国”、发达国家资本、社会主义、统制经济计划经济;政治现代化方面,晚清强调“兴民权,开议院”、“君民共主”,民国则是国家主义、法西斯主义、新独裁论高涨;文化现代化方面,晚清强调“保教”、“以国粹激励种姓”、“古学复兴”等,民国则突出西化与苏化、现代化与世界化、科学与新道德等,展现出与晚清不同的特点。之所以如此,一则所学之典范欧西本身发生了历史与思潮的巨变,二则中国政局与思想脉络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历史的发展事实表明,任何一种现成的模式都无法全面解决中国所面临的各种真实问题。中国现代化必须是中华民族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扬弃、自我更新。因此,中国如何走符合自己的路,一直是一个强劲的诉求,并最终成为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主流。
- 【作者简介】
-
何爱国,1970年生,江西省东乡县人。2005年获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2005—2007年在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后流动站工作。2007年以来专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复旦大学中外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研究人员,复旦大学历史系教师。2011年以来兼任复旦发展研究院研究员,2012年以来兼任江西财经大学生态文明与现代中国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从事中国现代化思想史、中国现代化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的教学科研工作。承担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项目2项。在《当代中国史研究》、《史学理论研究》等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出版专著《当代中国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中国式现代化:小康理论及其指标体系研究》等,以及编著、合著多部。
- 【目录】
-
第一编 经济与社会
第一章 微弱的自由经济思潮…………………………………………………………………002
第一节 自由经济思潮…………………………………………………………………002
第二节流 派…………………………………………………………………………014
第三节 检 讨…………………………………………………………………………026
第二章 勃兴的统制经济计划经济思潮……………………………………………………045
第一节 统制经济计划经济思潮………………………………………………………045
第二节 流 派…………………………………………………………………………070
第三节 思潮评价………………………………………………………………………088
第三章 工业化的艰难抉择:20世纪上半叶工业化与农业化道路之争…………………116
第一节 20世纪20年代围绕“以何立国”问题的论争……………………………117
第二节 20世纪30年代围绕“如何救济农村”问题的论争………………………121
第三节 20世纪40年代围绕“以何立国”问题论争再兴…………………………127
第四节 对论争的检讨…………………………………………………………………131
第四章 应急与赶超的辩难:20世纪30年代乡村建设之争………………………………134
第一节 关于乡村建设运动之争………………………………………………………135
第二节 成绩与问题……………………………………………………………………150
第二编 思想与文化
第五章 激进还是保守?——近代社会思潮主潮论争的回顾与反思……………………154
第一节 “激进与保守之争”的来龙去脉………………………………………………154
第二节 对“激进与保守之争”的总结与反思………………………………………170
第六章 传统的发明:新文化运动的现代性建构……………………………………………176
第一节 “传统与现代”视角下“新文化运动”研究的三种范式……………………176
第二节 现代性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发明……………………………………………177
第三节 现代性对立面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发明……………………………………181
第四节 传统之现代:新文化运动建构现代性的反思………………………………185
第七章 现代化共识的养成——20世纪上半叶文化建设路向问题的论战………………188
第一节 全盘西化派……………………………………………………………………188
第二节 本位文化派……………………………………………………………………193
第三节 对两派的批评…………………………………………………………………195
第四节 现代化共识的养成……………………………………………………………203
第八章 儒家与现代化:反抗与调适………………………………………………………214
第一节 儒家对现代化的反抗…………………………………………………………214
第二节 儒家对现代化的调适…………………………………………………………220
第九章 建构与解构:现代新儒家对工业化市场化潮流的回应…………………………241
第一节 现代新儒家对工业化市场化的基本态度……………………………………241
第二节 建构主义:对工业化市场化的呼应与适应…………………………………244
第三节 解构主义:对工业化市场化的批判和纠偏…………………………………251
第十章 唯物史观引入与中国史学现代化——以《新青年》为中心的考察……………256
第一节 《新青年》对唯物史观的传播…………………………………………………256
第二节 唯物史观的诠释特点…………………………………………………………258
第三节 唯物史观与史学转向…………………………………………………………262
第三编 个案剖析
第十一章 东方文化危机的过度反应:章士钊的三农思想………………………………268
第一节 章士钊三农思想概说…………………………………………………………268
第二节 围绕章士钊农国论的论战……………………………………………………276
第三节 反思与评价……………………………………………………………………279
第十二章 效能与均富:马寅初的温和计划经济思想………………………………………283
第一节 基本构想与可行性分析………………………………………………………283
第二节 对既往学说、体制和思想的批判……………………………………………289
第三节 方案与评价……………………………………………………………………293
第十三章 非政府的计划经济:梁漱溟的乡村建设思想…………………………………301
第一节 乡村建设构想…………………………………………………………………301
第二节 合作化•工业化•理性化如何可能?………………………………………304
第三节 乡村建设方案的理性与非理性………………………………………………312
第十四章 计划与自由民主的兼容:张君劢、张东荪的民主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构想…317
第一节 计划经济概念…………………………………………………………………317
第二节 计划经济之路…………………………………………………………………323
第三节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政治与文化………………………………………………329
第十五章 孙中山与马寅初之资本观比较…………………………………………………332
第一节 三重现代性视野中的资本属性………………………………………………332
第二节 对资本文明性的利用…………………………………………………………338
第三节 对资本非文明性的限制………………………………………………………341
后 记…………………………………………………………………………………………348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