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七年文学历史评价与人文阐释
  • 十七年文学历史评价与人文阐释
  • 十七年文学历史评价与人文阐释
  • 十七年文学历史评价与人文阐释
  • 十七年文学历史评价与人文阐释
  • 十七年文学历史评价与人文阐释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十七年文学历史评价与人文阐释

18 3.6折 50 九品

仅1件

湖北襄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吴秀明 编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04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3-08-11

清流书肆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吴秀明 编
  • 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7-04
  • 版次 1
  • ISBN 9787308052023
  • 定价 50.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其他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476页
  • 字数 515千字
【内容简介】
《“十七年”文学历史评价与人文阐释》精选了2006年4月21日至23日在浙江杭州联合组织召开的“文化生态环境与‘十七年’文学历史评价”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45篇论文。书中从不同角度对“十七年”文学中的文学文本与思想文本、“十七年”文学的发生史及叙述史、“十七年”文学的文学政治环境、“十七年”文学体制的建立、“十七年”文学在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地位、“十七年”文学经验的文学史意义等问题展开了探讨与讨论,并提出了不少颇具新意和启发性的观点,充分揭示出当下“十七年”文学研究中一些既受到广泛关注、同时又极富挑战性的命题和问题。《“十七年”文学历史评价与人文阐释》按内容大致分为以下三辑:总体历史评价、文化现象阐释、作家作品解读。
【目录】
第一辑总体历史评价
关于“十七年”文学研究的历史反思——以赵树理小说为例——董之林
一体与异质的复杂缠结——论“十七年”文学的矛盾性特征及其整体研究的几点思考——吴秀明
人民文学:未完成的历史建构——旷新年
现代民族共同体的想象与认同——论“十七年”文学的现代性品格——张志忠
重构现代性:国家意志与文学使命——略论建国后“十七年”文学的现代性——黄健
社会主义伦理与“十七年”文学生态——毕光明
主体资格的认定与文学话语权的分配——对建国后“十七年”文学创作生态环境的反思——郭剑敏
重在深层的清理与反思——论“十七年”文学中精神结构及质素与今天精神世界建构之关系——傅书华
论“十七年”文学的忧患意识——兼与夏志清教授商榷——张锦
政治哲学视野中的“十七年”文学——肖伟胜
当代开国文学的建构及其文学形态——南志刚
五个“关键词”的修订与当代文艺思潮的演进——王尧
“革命通俗文艺”文学史论断的批判——兼论当代“红色大众文艺”的特殊形态——刘起林

第二辑文化现象阐释
从胡风悲剧看当代知识分子的生态环境与人格自塑——张光芒
“自我”叙述与知识者的历史想象——从五四到“十七年”再到“新时期”——荆亚平
知识分子文学话语权力的“隐性”叙述及终结——“十七年”文学的一种文本解读——段怀清
皈依与反叛——“十七年”传统历史文学创作中的知识分子叙事——陈建新、张玲燕
冷战的焦虑:“十七年”文学的文化心态与特征——朱水涌
《文艺报》“编者按”简论——程光炜
在焦灼与兴奋中趋向大同:“十七年”作家体制心理的生成——以全国第一次文代会为中心——斯炎伟
重返文学的现场——建国前后文艺副刊考古手记之一——郝富强
工业题材与国家工业化的想象——对“十七年”与“文革”上海文学的一种考察——张鸿声、李力
乡村生态与“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贺仲明
历史幽灵的复现:从革命历史小说到新革命历史小说——刘复生
风俗化政治与文学叙事魅惑——以“萧也牧批判”为个案的一种考察——周保欣
“十七年”文学中的集体写作现象平议——黄擎
“十七年”文学中文化“恋父”心理分析——以《青春之歌》、《创业史》和《艳阳天》为中心——李遇春
论建国后乡村题材作品的非乡土化特征——王文胜
中国与美国的理想主义者——“十七年”电影与早期好莱坞“西部”电影之比较——[美]史瞻
“十七年”时期中国动画电影的独异性——郑淑梅、吴晓静
戴着镣铐的舞蹈——关于60年代历史剧大讨论的思考——杨利娟

第三辑作家作品解读
“政治”意识形态下的上海书写——重读《上海的早晨》——秀明、郭传梅
“突变英雄”为什么是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由《青春之歌》谈开去——叶立文
国家意志的叙事焦虑——解读“引路人”兼谈“十七年”小说中的人物设置——陈力君
吊诡的新人——“十七年”小说中的小资知识分子形象——张莉
追寻·牺牲·狂欢:《林海雪原》的战士形象——兼论古典小说对其影响——申艳国
论赵树理创作中的民间宗教思维模式——张翼
《“锻炼锻炼”》潜文本释义——关于赵树理评价问题——傅异星
话语“夹缝”中造就的叙事——论宗璞“十七年”的小说创作——孙先科
“十七年”文学中的“个人话语”——论陈翔鹤的两篇历史小说——郭冰茹
《刘志丹》:一本命运坎坷的小说——詹玲
从曙光乍现到山雨欲来——九叶诗人在1949-1966——孙良好
无法抵达的民间——《红旗歌谣》抒情主体性及其他——吴晓、胡苏珍
透视鲁迅的精神映象——谈“十七年”的鲁迅研究——孟念珩
“文化生态环境与‘十七年’文学历史评价”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吴秀明、段怀清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