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具像的历史:照相与清末民初上海社会生活
  • 具像的历史:照相与清末民初上海社会生活
  • 具像的历史:照相与清末民初上海社会生活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具像的历史:照相与清末民初上海社会生活

45 八五品

仅1件

天津南开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葛涛 石冬旭

出版社上海辞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08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A8

上书时间2024-06-23

大爽爽的书摊的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葛涛 石冬旭
  • 出版社 上海辞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1-08
  • 版次 1
  • ISBN 9787532634231
  • 定价 35.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35页
  • 字数 189千字
【内容简介】
  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人类实现长久以来的梦想插上了翅膀。其中照相的发明与运用,就使人类在认识自然、社会以及自我的真实表象方面迈出了坚实而具有决定性的一步。作为忠实记录及传播真实性的工具,照相于近代社会可谓须臾不可分离。《具像的历史》以19世纪40年代中叶至20世纪20年代的上海社会为背景舞台,论述了照相传入以及发展过程中的诸多“故事”,阐述了这一近代科技发明在近代中国社会的遭际及其意义。
【作者简介】
    葛涛,男,1970年3月出生于上海。日本关东学院大学经济学学士、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学硕士、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任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从事上海史、中国近现代史、城市史、西物东渐史的研究,先后发表论文《照相与清末民初上海社会生活》、《声音记录下的社会变迁——20世纪初叶至1937年的上海唱片业》、(《电波中的唱片之声——论民国时期上海广播唱片的社会境遇》、《“党义”与“风化”之间——从审查、制度看民国时期政治对唱片的影响》、《“百代”浮沉——近代上海百代公司盛衰纪》等,翻译、出版了日本学者小滨正子的《近代上海的公共性与国家》。石冬旭,1976年生于黑江省大庆市。法学硕士。现任上海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政治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当代中国政治、政治社会史等。
【目录】
序言绪论第一章  “捕风捉影”的开始——清末民初上海照相业的演变轨迹  一、传人之初  二、规模初显  三、照相盛景  四、阻碍小析第二章  社会生活中的照相  一、照相与人物写真  二、镜头中的风雅——照相的娱乐功能  三、照相与石印第三章  影像与情义——照相的纪念意义  一、旅沪名人的拍照志奇——以郑孝胥为例  二、殊途留影——纪念人生的特殊时刻第四章  “画影图形”——照相与身份确认  一、“画影图形”传奇  二、“犯人留影”——新版“画影图形”  三、验明正身第五章  幻象与权谋——照片背后的政治角力  一、权贵政治与摄影  二、宫廷政治中的照相  三、照片中的共和先烈  四、时事摄影中的政情结语附表  一、清末民初上海照相馆及照相材料商行简表  二、清末民初上海照相业大事年表参考文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